蔡育姬
池莉在《女人與花事》中曾說:“只是說與花草的知覺、敏感、親近,吝惜與護愛,那就見得女子性情了。”可見,女子愛花,性情使然。我亦如此,倘使驅(qū)車途中偶遇一樹、一叢,甚至只是幾朵,便會立馬停車,雀躍奔去。
在老舍《我的理想家庭》一文中看到這么一句話:“桌上老有一兩枝鮮花,插在小瓶里。”言中心聲。平日,我總喜歡在餐桌或小茶幾上置一兩個花瓶,養(yǎng)三五枝花—或玫瑰、薔薇,明媚以驅(qū)寒;或康乃馨、百合花,清新以養(yǎng)眼。一日下班,推門瞬間被玄關(guān)處盛開的百合驚艷,那種喜悅和感動至今猶存,有種極致的優(yōu)雅令人靜默不敢語。
于是,開啟與花有約的美好周末。周六,和閨密兩人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終于找到了攝友推薦的位于泉州東郊靈山南麓的一座公園。據(jù)說,此處梅花已綻放,許是前幾日天氣驟冷所致。公園內(nèi)古樹幽幽,落葉重重,小徑深深,人跡罕至,似有一絲寒意。不知梅花藏身何處,只好沿路而行。當(dāng)我們爬上一小坡時,眼前豁然開朗,一行風(fēng)姿綽約的白梅樹映入眼簾,只見樹上白花點點。原來風(fēng)景就在此處。我倆相視一笑,拾級而上。
近了,近了,滿樹繁花呈現(xiàn)眼前,枝橫花繞。幾株都是白梅,花蕊嬌小,不染纖塵,潔白素雅。近前一聞,暗香浮動,絲絲縷縷,若有若無。曾幾何時,所有對梅花的感知與向往都停留在那一句句詩詞中。“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詩人陸凱對友人范曄“聊贈一枝春”的真摯、純粹、美好的友情,曾令年少的我艷羨不已。終身不娶、以梅為妻的宋代詩人林逋更是將“愛梅情結(jié)”升華到了至高境界。
曾與孩子們共讀過一系列與梅有關(guān)的詩詞,了解了與梅有關(guān)的一個個典故。在抑揚頓挫的誦讀中,孩子們感知到梅的高潔、堅強和謙遜。師范畢業(yè)時,優(yōu)雅如梅的雪瑜老師在我的紀(jì)念冊上所題寫的贈言,即是《卜算子·詠梅》中的“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輕聲吟來,心生歡喜。
而今,身臨其境,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優(yōu)雅可人的梅花,一陣無法抑制的幸福感頓時充溢心田。午后的暖陽下,兩個聞香而來的女子就在梅花叢里歡喜流連,樂不思?xì)w。
周日,依舊是午后,廈門同安前格村,我看到了格?;ê!8裆;ū臼鞘⑾臅r節(jié)盛開在西藏的幸福之花,如今,在冬天的南方,卻也凌寒綻放,許是想把幸福帶給善良好客迎她入境的南方人民吧。
站在坡上俯視,映入眼中的是一片紫色的海洋。紫色代表浪漫,看來這是一次浪漫之旅。走進花海,才發(fā)現(xiàn)色彩繽紛,有純白的、有粉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紫白相間的。似雪如霓,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挨挨擠擠,熱鬧得很。湛藍的天空,絢麗的花海,令人心生暖意。我走下田壟,藏身花叢中,近距離地與花兒凝眸對視,并為她定格了許多美麗的倩影。
因是周末,游人眾多。舉目四望,有十指相扣徜徉花海的情侶,有大手牽小手的溫馨家庭,更有滿頭銀發(fā)攜手緩行的古稀老人。我在陽光照耀下的花海里看到了幸福最美的模樣。格桑花海,幸福之海。
以花事記載時光,歲月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