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親近的人離開,無異于最珍貴的東西丟失,要走出來適應新的生活,需要時間,也需要機會。
有一天,我正在醫(yī)院查房,看到一個50來歲的男家屬在樓道里哭。我過去詢問他怎么了,他告訴我:“我們很恩愛,她病了以后,我放下所有工作精心照顧她??墒亲蛱焖谷簧攘宋乙欢?,僅僅因為粥太燙了?!彼氩幻靼祝郧皽厝狍w貼的妻子現(xiàn)在怎么就變成這樣一個人?
她患的是胃癌,一發(fā)現(xiàn)就已經很晚了。在醫(yī)院,我們看到她丈夫對她無微不至。而她像變了一個人。我也特別理解,因為身患重病的人,都會特別絕望和恐懼,性情可能會完全顛覆,以前對家人溫和、體貼,通情達理,現(xiàn)在可能會經常發(fā)脾氣、挑剔,變得不可理喻。這種情況,有的就是老北京說的“不留念想”,也就是人到最后要離開時,用折磨人的方式讓親人割舍。
我把這些告訴了他,并給他講了我遇到過的一對夫妻。
一個男患者,胃癌,找到我們時已經是復發(fā)轉移了,才40多歲。整個治療過程,我們目睹他對妻子的各種好,安排妻子今后的生活、各種叮囑。直到最后離開,還在囑咐妻子好好照顧自己。結果他走了以后,妻子10年走不出來。每年在他去世的那一天,他妻子都會給我打電話,她把我當成了傾訴對象,一聊就是一個小時。
我是負責她丈夫生命最后一年的醫(yī)生,我知道除了找我,她的情緒沒有出口。我鼓勵她去看心理醫(yī)生,好像也沒起作用。直到10年后的一次電話,她很開心地告訴我自己重新談戀愛了,人家給她介紹了一個對象,相處了幾次覺得還不錯。我鼓勵她繼續(xù)下去,并配合她幫對方做了健康檢查。從此以后,她漸漸很少給我打電話,我想她應該已經真正走了出去,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親近的人離開,無異于最珍貴的東西丟失,要走出來適應新的生活,需要時間,也需要機會。
我講完這個故事,對他說:“她用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你,你未來走出來的可能性就更大?!彼麑ζ拮拥哪且欢忉屓涣?,之后的日子更加精心地照顧癌癥晚期的妻子。
醫(yī)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病人,迎來送往,有的診療十幾年,有的幾年、一兩年甚至只有幾個月,總會遇到刻骨銘心的病人讓你很長時間走不出來。
一個30多歲的女人,北京大學博士畢業(yè),孩子只有五六歲。她患了胰腺癌,手術后復發(fā),一直在我這里治療。整個治療過程中,她抗癌信念很強,求生欲望也很強,順從地配合醫(yī)生、護士的所有安排,通情達理,從不給別人添麻煩。
經歷了化療等一系列常規(guī)治療,她復發(fā)后還生存了近一年,但誰也無法改變胰腺癌的兇險,她的生命最終還是走到了盡頭。那天,她的狀態(tài)非常不好,我明白她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階段。我本來下午5點多下班,但為了她,我一直留在醫(yī)院。晚上7點多,我去看她,她已經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將耳朵貼近她嘴邊,她用極微弱的聲音對我說:“張大夫,你孩子還小,快回家吧,我這里不需要做什么了?!蔽椅罩氖郑旨又氐匚樟藘上?,強忍著眼淚,對她點了點頭。
我心里實在承受不了這種悲傷,交代值班大夫和護士把她安排好,然后就離開了辦公室。果然,當天晚上她就去世了。她已經走了10多年了,到現(xiàn)在我都記得她的樣子,每次想起來都特別難過,這輩子都放不下她。
楊子江摘自《在人間:腫瘤科女醫(yī)生
親歷記錄》(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