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
鳥飛高處,云去閑處。留下敬亭山,與我獨處。
曾與詩為伴,曾與書為侶。曾經(jīng)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忘在別處。
山不再重,水不再復。順著那條彎彎曲曲的小路,每一棵草木,都回到了自己的故土。
秋去春來,緣來緣去。故鄉(xiāng)有茅屋三間,還有荒地兩畝。門前一條小溪,正好長滿野菊和菖蒲。
一枚月亮,從屋脊升起。一輪夕陽,打案頭落地。一首民歌風里來雨里去,引領(lǐng)百年風騷,再唱時,早已不悲不喜。
燕麥抽穗,苦蕎揚花。土豆在土里,隱忍著長大。北風走過南風來,一把鐮刀如梭,割不完飽經(jīng)風霜的光陰。
現(xiàn)在,故鄉(xiāng)不在身邊。不在身邊的,還有那個記住鄉(xiāng)愁的人。當你無處投宿,也無法入眠,抬頭,正好看見敬亭山。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一言不發(fā)的敬亭山,什么時候和我一樣,在暮靄中孤立,在燈火里落單。
山坡羊
一個上午,羊都在山坡吃草。云朵一樣,移來移去。
一個上午,陽光如金色瀑布,在山坡上開放、流淌。
除了些許微風,這世界不需要多大聲音。溢出夢境的,除了花朵,就是草香。
有人在云里走動。有人在云端歌唱。有人迎風醒酒,四仰八叉地,睡在山梁上。
一個上午,陽光灑在山坡,陽光照在草上。山坡傾斜如波浪,所有花草,都向上生長。
山坡上有草,山坡上有羊。山坡上,有人愛走,有人愛唱。有人失聲,一直在故鄉(xiāng)。
長滿青草與花朵的山坡,眾生緘默的一個斷面。沒有表達與釋疑,只有唇齒間草尖的聲響。眾生緘默,血氣,風云一樣激蕩。
這世間偏安的一隅,眾生緘默,和聲隱去。赤手空拳的牧羊人,在坡上張望。
白云。羊群。吹不散的頭發(fā)。與光影扭在一起的風。
一個上午,那些純粹、散漫、溫暖的事物,一直糾結(jié)在一起。
夜搗衣
深夜,那搗衣聲,直抵心里。
我仿佛看見,夜色在水里攪動、翻騰,墨色四濺。
沒有比這更古老更久遠的聲音了,它糅雜在凌亂的衣物里,散發(fā)著疲憊的體溫、淋漓的親情。
它告訴我們:愛,經(jīng)得起如此反復用力地揉搓和淘洗,直至空曠的心底,一片月色。
年邁的母親,中年的妻子,或是還未完全長大的姐妹。沾滿塵土、煙火和油膩的衣服,在她們手里,突然變輕。
沒有幽怨。只是輕輕疲憊中的嘆息,使夜陡然有了紗的柔情、汗的粘味和水的涼意。漫漫長夜,足夠你把一闋漢賦或宋詞反復念記。
把那闌珊燈火也揉進水中淘洗吧,讓它們在星光璀璨的夜空,泛起生活彩色的泡沫。讓這一生中,你愛過怨過恨過的人,在星光下、泡沫中,一一走過。
深夜,那搗衣聲,直抵心底。它帶給我們長夜的輾轉(zhuǎn)反側(cè),也帶給我們夜風后的燥熱和忐忑。
聽,那搗衣聲,又在潺潺的水邊響起。她低著頭,既揉著晚霞如火的黃昏,也揉著朝露閃爍的黎明。
我看見,她把一縷炊煙也折疊起來,放進了水里。一把古琴,因為長久的撫摸,在她的眼里,溪流一樣,律動了起來……
敕勒歌
胸膛,敞開大地的視野。云朵,打開天空的喉結(jié)。
敕勒川,陰山下,牛羊湖泊、海子一樣聚凝、散落。你在馬背上望北方:草深至膝,看不見慢慢下沉的落日,追不上彎彎曲曲的長河。
生命盡在無邊的草里,就像愛情,永遠流浪在風里。飄著奶香與雨腥的風告訴你:一切,就在那寧靜溫馨的帳篷,在那朵怦然心動的云里。
看不見的旌旗,摁不住的律動。你就喜歡,那顛簸的鞍韉,騰空的四蹄。
勒勒車疾馳而去,套馬桿拋向空中。那些受驚后開始奔跑的山脈,也被你攔停,久久佇立,深情回眸。
一生,都在深深的草里。被野花熱吻,被溪水環(huán)抱,被那四季的野風吹,干干凈凈,結(jié)結(jié)實實。
一生,都在馬背上生活、做夢,生兒育女。逐日、攬月、追云。風中,望雁陣轉(zhuǎn)場;夢里,抬大帳出征。
一往無前的征途,無處不在的家園。夢里夢外,呼吸青草的氣息,跳動英雄的脈搏。
大吼一聲,還是這片靜謐的草原。一聲不吭,還是那道藍色的山脈。
一支歌,像馬兒那樣奔跑,像鞭子那樣纏繞。一首詩,像炊煙一樣妖嬈,像篝火那樣縱情。
馬頭琴再一次響起,整個草原,都是你的,縱橫馳騁的旋律。
激越中我看見,一匹棗紅馬在草上疾馳,萬匹火焰駒在云中奔騰。十萬朵云在草里生產(chǎn)、蠕動,一只鷹,在頭頂鳴叫、懸停。
敕勒川,陰山下。一陣風撲面而來,把一座座穹廬吹醒。十萬匹馬調(diào)頭而去,把一個夢留在天際。
堆雪,甘肅榆中人,現(xiàn)居新疆。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見于《詩刊》《星星》《西部》《飛天》《綠風》《詩潮》《綠洲》《詩歌月刊》《解放軍文藝》等,有作品入選《新中國60年文學大系》《祖國萬歲·名家筆下的愛國情懷》《紅色經(jīng)典作品朗誦》等文集、音像作品集。著有詩集《靈魂北上》《風向北吹》《夢中跑過一匹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