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鳳
①是誰在烏黑的窗欞上鋪展一派春意?是誰在漫天飛雪里開出一枝紅梅?是誰經過剪刀輕靈的裁剪,給家中增添喜氣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②我去趕年集,總是特意尋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紅窗花,每一幅都經由一雙靈巧的手撫摸過,充滿智慧和愛意;剪刀裁出的線條簡約而質樸,有著人間煙火的氣息。
③窗花承載著我美好的記憶。幼時鄉(xiāng)下的冬日,紅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著針線笸籮,用小剪刀在紅紙上勾畫自己的夢。剪了一輩子窗花的奶奶,頭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戴著花鏡盤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輕盈地旋轉、舞蹈。左旋右轉之間,一朵朵美麗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綻放: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裊裊出水,鯉魚蹦出水面;懷抱大鯉魚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臉上帶著笑……剪著剪著,奶奶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光,勾起了她對勞動歲月的記憶,嘴角笑起兩朵花兒。她剪出肌腱有力的農夫揚鞭驅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趕著滿載的馬車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場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釣于湖畔,一圈圈細紅的曲線就是湖水的漣漪;搖蒲扇的奶奶在大樹下安詳地微笑。
④日頭升上來又落下去,窗欞紙暗下去又亮起來。那些盛開在笸籮里的窗花,耐心地等著好日子到來。到年關,女人們刮掉舊窗紙,給窗欞撣去塵埃,貼上嶄新的白紙。那雪白的新窗紙,將覆蓋過往日子里的辛勞,給平實的生活增添浪漫。
⑤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開些花兒才有生機。等過了年,春天就到了,是應該紅紅火火地開著花迎接它。于是,人們將紅彤彤的窗花張貼在雪白的窗紙上。年輕人的新房窗上貼的是鴛鴦戲水、喜鵲登枝、麒麟送子,從晨曦微明到月籠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滿著幸福。姑娘們的窗上貼著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鳥朝鳳,這是她們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氣和期盼都張貼在窗上。住著學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無形的教科書,窗花有聞雞起舞,有精忠報國,老人居住的窗上則貼著桃園結義、孟母三遷,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輩子的念想。
⑥火紅的窗花,把風景、傳說、戲文撒到窗上來,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結在窗上。窗花是枝頭飛翔的詩歌,是心頭傳承的薪火。
⑦每年春節(jié)前,我都抽空剪幾幅自己的窗花。我的窗花師父是一位七十歲的老人。十幾年前她全家從農村遷到城里,離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給親戚朋友。后來不斷有人聯(lián)系購買,這鄉(xiāng)村里的老手藝竟然被城市人接納和喜歡,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業(yè)。
⑧老人的窗花有傳統(tǒng)的樣式,也有女兒給設計的新穎花樣。我買窗花都是買雙份,一份貼在窗上,一份收藏著用來自己學著剪。從最簡單的花樣開始,從笨拙漸漸嫻熟,線條由粗陋漸漸圓潤。有一年,竟也剪出幾幅頗為滿意的白菜圖,過年前分給親友們張貼,皆大歡喜。
⑨去年我買了一套膠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張,有小嫚、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栩栩如生,動作鮮活動感。把它們一一張貼到窗上,屋里登時熱鬧起來,就像在炕頭上演了一場秧歌大戲。新年的陽光里,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樣,彩綢飛舞,扇子翻飛,耳畔似乎響起鑼鼓嗩吶的歡暢曲調。
⑩不經意抬頭往外看,見對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貼著這種窗花。小區(qū)喇叭里響著熱鬧的《春節(jié)序曲》,屋角的紅燈籠在風里晃動著。那一刻,我感覺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動,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風,團團祥和的喜氣籠罩著家家的春節(jié)。
(選自《人民日報》2021年2月11日,有刪改)
閱讀
練習
1.文章第③段說“窗花承載著我美好的記憶”。請你認真閱讀③~⑤段,概括作者回憶了哪些事情。
2.請結合上下文理解第④段畫線句中加點詞使用的妙處。
那些盛開在笸籮里的窗花,耐心地等著好日子到來。
3.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進行分析。
4.聯(lián)系下面的“鏈接材料”,以文中的“窗花”為例,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意義。
鏈接材料: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習近平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他多次在不同場合闡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chuàng)造和延續(xù)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fā)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他常常在考察中點贊那些植根于人民群眾樸素勞動、傳承守護至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孫俊強 設計)
(參考答案見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