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榮 /北京
這些一邊插秧、一邊收割,一邊流汗的人,他們一直是在這塊土地上要被歌頌的人。
腰身彎下久了,應(yīng)該直一回腰呢。
勞動者的站立不一定能夠頂天立地,他們于是唱起了田歌。
歌聲直沖云霄,大片的云在天空駐足,它們聽到了土地的心跳。
同時心跳的還有插秧女、被陽光曬得黝黑的青年、給丈夫結(jié)漁網(wǎng)的漁姑,他們的歌聲里有炊煙的縹緲,有雞犬的生動。樸實的歌詞含有油菜花和稻谷這樣的佐料。這祥和的水鄉(xiāng)和水鄉(xiāng)里勞作、生活的人們,他們應(yīng)該自由地唱出心聲。
或者,他們應(yīng)該永遠(yuǎn)被歌唱。
敘事的田歌包括美滿或不幸的愛情,包括農(nóng)人所有的喜悅和悲傷,我聽過的幾首田歌,有的是藥一樣的自我安慰,有的則事關(guān)勵志。
丁柵村不大,這里的人們與土地上更廣泛的人群一樣,喜怒哀樂的生活真實只需一首歌去總結(jié),然后,勞動繼續(xù)進行,莊稼繼續(xù)生長。
祖祖輩輩之后,是子子孫孫。
田歌聽罷,和這片土地的關(guān)系便是熱愛和希望。
深入到時間的腹地,是為大往。
夏日正欣欣向榮,去遠(yuǎn)古里探尋往事,我們不能淺嘗輒止。
器皿在泥土里找,工具在石頭中覓。至于人跡,我們盡可以用模擬的方式去復(fù)活。
陶罐里的水被時光蒸發(fā),手握石鐮的人是最早的勞動者,也是我們今天要緬懷的祖先。
大往一下,時光一旦向前穿梭,就會看到從前只能樸素的我們。陶罐里的水,苦難時是淚,美好時是酒。漫長的歲月?lián)瘟蚜怂鼈?,它們是祖先最初的技術(shù),也是文明古老時的證據(jù)。
石斧、石錛、石鐮、石刀,勞動需要石頭的力量去輔佐?
我沒有看到石矛和石箭,說明老時光很平和,沒有爭斗的壯烈。
因為往事太久,塵土和霧嵐又經(jīng)?;樾值?。祖先們說過什么或記錄下什么,它們只能繼續(xù)神秘,沉默在土地的上與下。
但是,每一次的日出,意味著眾生必有一次覺醒。在“大往遺址”說大往,土地厚重,時光遼闊。往返一旦自由,覺悟后的未來就會如蒼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