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水英 羅瓊清
下肢骨折常表現(xiàn)為肢體腫脹、疼痛等。骨科牽引技術是臨床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其中,布朗氏牽引架是骨科最常用的牽引裝置。一般臨床采用繃帶纏繞布朗氏牽引架面,操作煩瑣,浪費時間和人力等;在牽引過程中還會造成繃帶松散、不整潔等問題,影響牽引效果。特別是開放性骨折或患肢有傷口出血、滲液時,污染繃帶不易更換,甚至會污染傷口引起感染。并且,繃帶粗糙,柔軟性差,長時間使用可導致接觸部分壓力性損傷。目前尚未檢索到可以同時克服以上弊端的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本研究設計并應用一款中藥熱敷型布朗氏架套,用于下肢骨折牽引,觀察并探究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材料與制作 中藥熱敷型布朗氏架套的特點:由透氣透熱純棉布材質制作主支撐體套面,從主支撐體左右兩側向前延伸構成連接片,連接片的下表面設有魔術貼,當主支撐體位于布朗氏架上的兩個支撐桿之間時,兩個連接片可分別繞過兩個支撐桿后反向粘接在連接片的下側面并將主支撐體固定于布朗氏架上。主支撐體為三層結構,中間層將上層和下層分割為上容腔和下容腔,上容腔內設有中藥包;下容腔中設有電加熱墊。上容腔和下容腔的開口位于主支撐體的一端端部。上容腔中間隔設有若干個分隔帶,若干個分隔帶沿主支撐體的長度方向平行間隔設置,若干個分隔帶將所述上容腔內部區(qū)域分割為多個中藥包放置腔,中藥包放置腔中,見圖1~圖3。中藥配方:骨碎補15g、續(xù)斷15g、桑寄生20g、木瓜10g、川牛膝15g、紅花10g、蘇木10g、延胡索10g、當歸12g、赤芍15g、雞血藤20g、焦梔仁10g,艾葉10g,丹參10g,田七10g,川芎10g,制沒藥10g,細辛3g。使用前,接通電源將開關打開,把調溫扭轉置高檔,預熱5min左右,開始熱敷。熱敷時,請調至低檔,停止熱敷時,將開關關掉,拔掉電源即可,夏天每天熱敷2次,冬天每天熱敷3次。每次熱敷20~30min。采用3檔控溫,可以隨時調節(jié)溫度,讓熱敷更安全,使用時受熱均勻,防水、散熱、阻燃性能好,達到一定溫度可自動斷電,安全性能好。
注:1.2.布朗氏架支撐桿;3.4.布朗氏架外套主支撐體;5.布朗氏架外套第一連接片;6.布朗氏架外套第二連接片;7.布朗氏架外套第三連接片圖1 布朗氏架
注:2.4.布朗氏架外套主支撐體;5.6.7.布朗氏架外套連接片;8.魔術貼圖2 中藥熱敷型布朗氏架套
注:3.上層;9.中藥;10.中間隔層;11.電加熱墊;12.下層;13.分隔帶圖3 中藥熱敷型布朗氏架套設置容腔結構示意
1.2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下肢骨折需下肢牽引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69.16歲,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67.8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受傷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一般布朗氏架,用繃帶纏繞于架面數(shù)層,患肢直接擱在繃帶纏繞的牽引架上面進行下肢骨牽引。觀察組使用中藥熱敷型布朗氏架套取代繃帶纏繞套于架面,通過布朗架套內的中藥電熱敷效應,敷在患處,直接作用于下肢骨折部位,可使藥物透皮吸收,利用溫熱之力使藥性通過體表透入經絡、血脈,從而達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腫等作用。
1.4 觀察項目 觀察并記錄兩組布朗氏牽引架安裝與拆除時間、住院期間患者壓瘡發(fā)生率和患肢腫脹消失時間。
2.1 兩組牽引架安裝與拆除時間對比 觀察組布朗氏牽引架安裝與拆除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01),見表1。
表1 兩組布朗氏牽引架安裝與拆除時間比較 單位:min
續(xù)表1
2.2 兩組壓瘡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壓瘡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壓瘡發(fā)生率比較 單位:例
2.3 兩組患肢腫脹消失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患肢腫脹消失時間明顯快于對照組(P<0.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腫脹消退時間比較 單位:例
布朗氏架是骨科最常用的牽引裝置,通過牽引力與反牽引力施加在骨折部位,達到整體復位牽引或脫位、維持復位后位置或矯正關節(jié)畸形、解除肌肉痙攣和疼痛的目的。此外,布朗氏架是臨床上常用于下肢損傷患者抬高下肢及下肢骨折患者的牽引工具,有利于下肢的血液回流,避免患肢發(fā)生水腫、炎癥。然而,傳統(tǒng)的布朗架是用繃帶反復多層纏繞作為固定支撐物,但繃帶粗糙,柔軟性差,且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往往極易污染繃帶,甚至造成感染[1,2]和壓力性損傷。
下肢骨折屬于中醫(yī)學傷筋、斷骨傷筋、跌撲損傷的范疇,主要病機是骨斷筋離,傷及氣血,血溢脈外,瘀滯腫脹,經絡不通,不通則痛,氣滯血瘀,筋骨失養(yǎng),折傷難愈,需要經歷祛瘀、新生過程才能愈合。中藥外敷可使藥物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并避免了口服給藥對胃腸道的刺激和肝臟的首過效應,安全可靠,療效好[3,4]。既往研究表明,在腫脹部位外敷中藥制劑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中藥制劑可有效減輕下肢骨折部位腫脹以及患者的疼痛,取得不錯的療效。電磁波療法主要可以擴張血管,加快血液循環(huán),也可促進原先發(fā)生淤滯性擴張的血管收縮,從而達到輔助加快活血化瘀的目的[5]?,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xù)筋類中藥,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組織代謝,減少滲出,減輕細胞水腫,消除腫脹,促進血腫吸收,增加骨生成細胞的數(shù)量和活性,降低致痛性神經遞質水平,緩解疼痛,補充微量元素,調控成骨細胞、成骨生長因子表達等作用,故能促進骨折愈合和肢體功能恢復[6,7]。
賀曉連等[8]研究得出,下肢牽引患者以往使用的支撐物是采用繃帶反復多層纏繞,纏繞操作時極為煩瑣,用繃帶纏一個牽引架面的支撐物需5~7個繃帶,消耗時間約14min,拆卸時間需約4.5min。萬紅英等[9]對傳統(tǒng)布朗架進行改進。但既往設計優(yōu)化中,多未從中藥熱敷型布朗氏架套的角度進行改進和提升。
中藥熱敷型布朗氏架套是用純棉布制作,具有柔軟、舒適、透氣、吸水性強等優(yōu)點,患者更易接受,同時可緩解局部組織所受的壓力,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減少了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另一方面,通過布朗架套內的中藥熱敷滲膚式效應,可使藥物透皮吸收,直接作用于下肢骨折部位,從而可緩解患區(qū)疼痛,增進活血化瘀,利于患者下肢腫脹消退,提高康復的療效。當中藥熱敷型布朗架套上出現(xiàn)污物或血跡后,可以直接更換干凈的中藥熱敷型布朗架外層套,所以相對于繃帶而言,更換方便簡單,節(jié)約時間,減輕護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使用中藥熱敷型布朗架套,病房更加整潔、美觀,患者更加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