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君姐:
你好!不知道怎么回事,工作兩年后,我似乎進入了倦怠期,做什么都提不起勁來。最近公司上馬一個大項目,我完全沒有參與的興趣和熱情,但又找不出理由,如果不參與,就只有辭職一條路了。父母總催我回去相親、結婚,我想,回歸家庭、相夫教子,是一條不錯的道路。人生為什么一定要選擇“Hard模式”呢,我選擇“Easy模式”不可以嗎?
小朦
親愛的小朦:
你好!謝謝你的提問。你有沒有發(fā)現一個現象,當我們對某件事失去興趣的時候,難免會覺得十分無聊、無趣,面對它時備感無奈,提不起一點精神來。那么,這件事到底是難,還是易呢?顯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對于一個非常愿意拼搏的人來說,遇到工作上的壓力和挑戰(zhàn),他會覺得精神百倍、干勁兒十足??此破D難的事,對他來說,反而是“雖難卻易”,因為他對此充滿了激情和興奮。
對于一個熱愛家庭的人來說,制作一日三餐、家人溫暖的圍繞,會讓他(她)覺得幸福無比??此迫諒鸵蝗盏馁I菜、洗菜、做飯、帶孩子,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困難和繁瑣的事,對他(她)來說卻輕而易舉、甘之若飴。
回到你的問題,工作兩年后,你似乎進入了倦怠期,做什么都提不起勁來,公司很快要上馬一個大項目,你卻完全沒有參與的熱情和興趣。讓我們看看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先不要簡單地下任何結論,回想你最初踏上工作崗位時的那份熱情和初心是什么?在兩年中都經歷了什么,以至于令你“初心不再”、熱情消失殆盡?是重復單調的工作?是復雜的人際關系?是未能預料到的工作強度,還是看不見目標的未來?我相信其中一定會有點滴的積累,從而導致你目前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親愛的小朦,我并不建議你此刻急于做出任何決定。要知道在你沒有想明白自己內在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只是單純因為倦怠而選擇辭職回家,聽父母的話去相親、結婚,過你期待的相夫教子生活,這樣的選擇未免有些草率。畢竟覓一個如意郎君,過一種衣食無憂的生活,每日素手羹湯、相夫教子的生活并不容易。試想,假如有一天你和先生鬧起別扭,或者孩子不好帶,卻沒人可以幫你,或者家中的生活支出全靠先生一人,你還會覺得這樣的生活很Easy嗎?
請你先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空間,平靜自己的內心,仔細想想你的興趣點在哪里,你對自己的人生有怎樣的期待和目標。當你找回久違的初心和熱情,你可能就會知道自己何去何從了。
最后回答你的問題,“人生為什么一定要選擇‘Hard模式’呢,我選擇‘Easy模式’不可以嗎?”我的答案是——你當然可以選擇Easy模式,假如這種模式存在。自然有陰陽消長,人生有成敗興衰,沒有什么是永恒的,任何模式都不可能一成不變。也許此刻你覺得Easy的模式,某日就會讓你備感煎熬;此刻令你痛苦不堪的Hard模式,過段時間回頭看時,未必不會覺得——好Easy啊!所謂的難易,并不在于事情本身,既在于時勢,也在于我們看待的角度。
最后送給你一首我非常喜愛的小詩,讓我們共勉: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你的朋友:南林君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