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景洪市人民檢察院
她辦理了全國首例導游強迫交易案,為旅游行業(yè)的文明經營劃定了底線;她化解了校園欺凌引發(fā)的傷人糾紛,讓兩家人握手言和,挽救了兩個孩子;她為身世坎坷的迷途姐妹指明出路,現身說法提醒村民遠離毒品……玉喃溜,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從檢10 多年,一直奮戰(zhàn)在公訴一線,先后榮獲全國“最美公務員”、全國“優(yōu)秀女檢察官”、全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三次。2022 年3 月,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雖然榮譽加身,她卻常將“做得還不夠”“我應該再多做一點”掛在嘴邊。
1700 多個案件,無數次的深入調查,她深知,每一起案件都關乎法律、政治,關乎厚積或侵蝕公平正義,對涉案人及其家庭來說都是“天大的案件”。在玉喃溜“人生詞典”里,有一個詞叫作“情義”。
案件雖小,關乎涉案人的人生。在基層檢察院工作多年的玉喃溜深知,基層檢察院作為輕微刑事案件辦案主體,更應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具體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她在司法實踐中積極踐行“少捕慎訴”理念,通過不斷提升辦案人擔當意識、將“少捕慎訴”理念落實與檢察聽證工作結合起來等方式,加強釋法說理、提升辦案質效,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努力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在一起涉嫌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的公開聽證會上,玉喃溜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jiān)督員介紹案件情況,并說明擬不起訴理由。犯罪嫌疑人巖某獵殺鳳頭鷹,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就是這樣一樁小案,本可以走完程序,直接起訴,但在辦案中,細心的玉喃溜發(fā)現,該案的犯罪嫌疑人巖某家庭生活困難,其自身患有殘疾,妻子又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日常起居皆需巖某照顧。而自己飼養(yǎng)的小雞卻常遭鳳頭鷹的捕食,不堪其擾,巖某便使用粘條將一只前來捕食小雞的“繞子”粘住并打死。
玉喃溜認為,從法律條款看,作出起訴公平公正,沒毛病,但卻失去了情理與溫度,與百姓日常生活遙遠且陌生?!胺扇藨斃硇?、堅強,但絕不是麻木不仁!”玉喃溜通過調查走訪,詳細了解了巖某的生活情況和獵捕動機,認為可以依法從輕處理。在她的堅持下,一場公開聽證會如期召開,既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又能夠消除社會公眾對司法辦案的疑惑,以“看得見”“聽得到”的方式傳遞司法溫情。
作為公訴人,她已記不清自己辦了多少案件,但是作為檢察官,她清楚知道,只有在司法的理性中融入了人情的溫暖,只有將“天理、國法、人情”融合,才是真正在厚植黨長期執(zhí)政的基礎。
走遍轄區(qū)86 個村委會、數百個村小組,她只為解開群眾的心結,她深知每一個案件的結果,都可能影響當事人的一生,她努力讓人們看到法律的光亮。在玉喃溜的“人生詞典”里,有一個詞叫作“善意”。
一起普通的初中生傷人案,玉喃溜抽絲剝繭,發(fā)現背后隱藏的校園欺凌問題,原來傷人者常年受到欺凌,沖動反抗犯了罪?!叭绻豢紤]孩子今后的成長問題,簡單地結案了之,那就是不負責任,那就對不起這身制服!”玉喃溜清楚地知道,這個案件如果簡單辦理,雙方的矛盾和積怨將會持續(xù)發(fā)酵,影響到的不僅是兩個家庭的關系,還是兩個孩子的成長,是村寨里的團結和諧。于是,她利用休息時間對兩個孩子進行感化教育,并反復做雙方家長的工作。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兩家人最終握手言和,玉喃溜對傷人者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的檢察意見,如今兩個孩子都已經重返校園。
在一起毒品案件中,女嫌疑人小雅“以販養(yǎng)吸”,家人拋棄了她,她的生活籠罩著黑暗。辦案中,玉喃溜卻對她多了一份關心,了解小雅的情況后,幫她申請了法律援助。小雅從未想過站在“對立面”的檢察官居然真誠地幫助自己,她不知如何感謝,決定現身說法。于是玉喃溜與法官商定開展一堂陽光庭審,并將案件審理地點選在了禁毒重點整治的村落,以小雅的真實經歷,警醒人們遠離毒品。
1000 多次出庭公訴、短短3 頁起訴書,玉喃溜卻五味雜陳,她心里充滿無盡的自責,她認為,如果自己能夠多做一些法律普及工作,就可以避免很多案件的發(fā)生。在玉喃溜的“人生詞典”里,有一個詞叫作“歉意”。
2018 年初,一段“導游在云南辱罵游客、強迫購物”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云南當地公安部門和檢察院介入調查。導游強迫游客購物,能夠被判刑嗎?國內并沒有先例,但媒體和公眾卻在等待著答案。負責這個案子的玉喃溜,查找了大量材料,翻閱有關法律法規(guī),整整一個星期吃住在辦公室。她多次到看守所與李某溝通,李某因為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導游,卻因為缺乏法律知識,把“行業(yè)潛規(guī)則”當做賺錢小把戲觸碰法律底線,玉喃溜在向她釋法說理時,內心感到十分惋惜和自責。
在辦理一起錯綜復雜的跨境犯罪案件時,玉喃溜和同事們僅用了25 天,就將43 名嫌疑人繩之以法。可當專案組受到嘉獎時,玉喃溜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在查案中,她注意到43 名被告中大多是普通村民,而這些村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觸犯了法律。在辦理了大量的因為不懂法而犯法的案件后,玉喃溜陷入沉思:就算法律嚴懲了他們,但是他們沒有醒悟,家屬不能理解,又有何意義?從那時起,內心有個聲音不斷地告訴玉喃溜:要盡全力,讓更多少數民族群眾了解法律,懂得尊法學法守法的重要性。
從那以后,街道路口、田間地頭、山林小溪……到處都有玉喃溜普法的身影,她說,短短的幾頁起訴書可能會將罪犯繩之以法,卻不能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通過辦案、通過宣傳讓更多邊疆群眾知法守法是我新的努力方向!
百余場法治課、20 余次普法直播、十余萬村民參與互動……為了讓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真正聽懂、讀懂法律,玉喃溜發(fā)揮自己作為傣族的語言優(yōu)勢,開展充滿親切感的雙語普法活動。在玉喃溜的“人生詞典”里,有一個詞叫作“愛意”。
在傣族村寨長大的玉喃溜,從小受到民族團結和睦、友愛互助的影響,在工作崗位上,她也立志要讓傣鄉(xiāng)良好的傳統傳承下去。她常說:“我們西雙版納有13 個世居民族,群眾利益無小事,維護民族團結是我不變的初心和使命。”
她積極聯系當地的報社、電視臺民語中心的傣語老師,將相關的法律條款翻譯成傣文并制作傣漢雙語宣傳冊,送法進學校、進企業(yè)、進村寨,用民族語言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多年的辦案經驗讓玉喃溜意識到,不僅要將罪犯繩之以法,更要讓群眾受到教育、知法守法。為此,她將案件辦細辦實的同時,思考著如何給邊疆少數民族群眾帶去法律產品,于是手機直播普法節(jié)目和《檢察官微課堂》視頻應運而生。漸漸地,直播和微視頻受到當地群眾的熱議,很多村支書提前下“菜單”、訂節(jié)目,組織全村村民收看,大家紛紛訂閱了微信公眾號,不錯過任何一期《檢察官微課堂》。隨著手機直播普法工作的日益成熟,她又針對法治問題相對突出或者法治宣傳需求大的村寨開設法治學堂,以進村面對面宣講和接受咨詢的方式進行精準普法,這種機動靈活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普法形式廣受村民喜愛。
作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第一批入額的雙語檢察官,玉喃溜深知自己身上的擔子不輕。她認為,懲治犯罪只是一種手段,各民族和諧共處、攜手發(fā)展才是共同目標。她始終堅守人民檢察官的理想信念,結合辦案積累的豐富經驗,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民族語言優(yōu)勢,既當護法的衛(wèi)士,又做普法的先鋒,活躍在邊疆的村村寨寨。
對于檢察官來說,依法辦案并不難,難的是在辦案中體現司法溫情;難的是通過辦案傳遞法治正能量;難的是時時刻刻將人民群眾利益放在心上。這一切,玉喃溜都出色做到了!她用柔韌的雙肩,扛起了守衛(wèi)公平正義的重任;她用堅定的步伐,踐行了檢察為民的初心;她用剛毅的身影,在祖國邊陲留下一抹抹美麗的“檢察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