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衛(wèi)
摘要: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英語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的出現(xiàn),深受師生喜愛,可以實現(xiàn)課堂智能化,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英語學習。因此,中學英語教師應關注新課程改革對中學英語教育的新要求,立足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充分優(yōu)化教學方式,積極調整英語教學舉措,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今后的社會競爭中具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在英語教育中的應用,可以把教師從低效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不用花太多的時間在黑板上,使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課堂實踐詳細分析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教育質量和效果的有用知識。
1、轉變思路
新課程的推廣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然而,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中,通常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教師往往采取“填鴨式”的形式,一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枯燥的課堂內容容易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往往達不到教學效果。在教學初中英語“Doyoulikebananas?”時,可提問:Class,I’m a little hungry. Are you hungry?We should havesome food.What food do you know?Hands up.據(jù)此引導學生主動發(fā)言。接著,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出示一組圖片———不同的食物,色彩鮮艷的影像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學生可以跟著錄音規(guī)范單詞發(fā)音,依次說出banana,tomato,pear... 指導學生將食物分為蔬菜類、水果類。談論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可以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
2、優(yōu)化英語教學設計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和學科特點設計課件,編寫教案。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應適當加入一些信息技術處理的問題,實現(xiàn)人機交互、資源共享等,創(chuàng)造理想的網(wǎng)絡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根據(jù)實際教學內容,可以利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模擬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己練習,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提高學生獲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學習“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度進行教學設計,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針對現(xiàn)有的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如“易錯知識點”的設計,首先可以將易錯知識點以對比的形式為學生進行講解,如“when”與“what time”的區(qū)分與運用。在詢問時間時,兩者時可以互換使用,“When /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而當詢問鐘表所顯示的時間時,只能用“what time”詢問,如“What time is it?”;當然,當詢問時間為“年、月、日”的時候,只能用“when”。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信息技術的教學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更多插圖與教學短視頻,一些趣味性插圖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英語教師通過優(yōu)化教學設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帶來較好的學習體驗,這對發(fā)展初中英語教學會產生長遠的意義。
3、構建語用情境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tǒng)搭建一個服務平臺,為學生搭建一個英語場景,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首先,在英語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構建英語情境時,一定要讓情境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理解,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其次,利用信息技術建構情境也要圍繞學習主題,從不同角度設計多樣化的情境,讓學生自行挑選合乎自身興趣、認知的情境,并依照自身的學習方法落實學習目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協(xié)助學生了解學過的內容,需要教師依據(jù)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性,構建不一樣的學習情境,并供應給學生充足的學習材料,從而使學生可以受到啟迪,提高學習的興趣。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引領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特別注意對學生開展正確引導,使學生可以學好英語的基礎知識,并擴寬學生的視線。
4、采用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
初中英語教學內容廣泛。教師應該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促進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序發(fā)展。語音教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語音教學的質量將直接決定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語音學習枯燥乏味,部分學生容易缺乏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這時,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語言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發(fā)音的準確性、專業(yè)性,輔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在向學生講述音標知識內容時,教師就要采用動畫形式來把發(fā)音時音帶震動的過程用視頻形式展現(xiàn),并配上相應音效,為學生重復播放,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促使學生中掌握發(fā)音手段。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可以采用多媒體制作拼讀卡,像 [i:] 發(fā)音的字母和組合主要有 e/ea/ee,那么教師應把其歸納出 e:me,be,she,evening;ee:sweet,bee,sweep;ea:meat,leaf,同時也應為學生分組,以小組的形式競賽,在提升教學趣味性的同時,讓學生的詞匯學習變得更加輕松、愉悅。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要求初中時期的學生掌握1500個單詞,所以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任務重。
結束語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教師應在英語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深入提煉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增加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使用頻率。另外,加強對學生信息獲取與運用等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學習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構建自己的資源庫,提高其實踐運用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豐霞.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整合探析[J].名師在線,2020(11):91-92.
[2]潘小青.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探討[J].校園英語,2020(13):181.
[3]陳霞.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J].科技資訊,2020,18(09):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