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維華 魏先平 張瓊元 高振桓 聶麗萍 鞏秀芳
(1.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四川618000;2.長壽命高溫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618000)
收稿日期:2021-11-25
作者簡介:郭維華(1987—),女,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汽輪機及燃氣輪機材料開發(fā)與設(shè)計。
提高透平初溫是提高工業(yè)燃氣輪機功率的一種重要方式,這對透平葉片的承溫能力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目前,先進燃氣輪機的透平初溫達到了1 500~1 600℃,透平動、靜葉等高溫部件的材料幾乎無一例外選用鎳基高溫合金。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鎳基高溫合金從變形高溫合金(Wrought)、鑄造高溫合金(CC)發(fā)展到定向凝固高溫合金(DS)和單晶高溫合金(SC),單晶高溫合金葉片由于消除了晶界,其使用溫度提高到熔點的0.85倍(約1 150℃),且高溫時組織穩(wěn)定,綜合性能很好,所以越來越多的重型燃機透平葉片選用單晶高溫合金,美國GE的H級及德國西門子的F/H級燃機第一級透平動靜葉片均采用了單晶合金[1-3]。目前國內(nèi)自主研發(fā)的重型燃機葉片材料較少,單晶葉片材料長時服役組織演化規(guī)律及成分變化研究較少。
由于材料在高溫服役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材料的組織變化。而部件服役性能的變化或衰減的本質(zhì)原因是材料組織的變化。對于長時工作的單晶葉片材料也不例外,這就要求葉片用單晶材料具備良好的高溫組織穩(wěn)定性。單晶合金強度主要取決于γ′相的沉淀強化,γ′相的形貌對合金的性能有很大的影響[4]。本文通過對含Re鎳基單晶高溫合金進行長時時效,分析其組織演化規(guī)律,建立材料組織隨溫度變化的組織圖庫,指導(dǎo)單晶葉片選材及壽命評估。
采用的鎳基單晶高溫合金材料為自主研發(fā)的DF系列單晶高溫合金中的一種,以下簡稱為DF20,其化學(xué)名義成分如表1所示。試驗采用HRS法澆注,通過選晶法在高溫度梯度真空定向凝固爐中,得到[001]取向的單晶合金試棒,單晶試棒尺寸為?14 mm×200 mm,如圖1所示,經(jīng)過XRD測其單晶偏離角度為3.3°。采用自主設(shè)計的熱處理工藝在真空熱處理爐中對試棒進行兩次固溶,如圖2所示。截取高度h≤15 mm的試塊,進行機械研磨、拋光和腐蝕。通過DM6金相顯微鏡和JSM-6490LV掃描電鏡,觀察熱處理前后樣品橫截面的微觀組織形貌,觀察γ/γ′的形貌并統(tǒng)計γ′相的尺寸。在大氣爐中進行長時時效試驗,時效溫度為950℃,研究熱處理后的DF20試棒在該溫度下時效2 000 h、5 000 h和10 000 h的組織變化特征。通過Apreo掃描電鏡觀察長時時效后試棒的γ/γ′的筏化規(guī)律及通過BRUKER能譜儀測試γ′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
圖1 單晶試棒DF20Figure 1 Single crystal test bar DF20
圖2 DF20熱處理工藝Figure 2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DF20
DF20合金試棒經(jīng)過熱處理后微觀組織形貌如圖3所示,固溶后99%的鑄態(tài)γ′溶解,經(jīng)過高溫時效,析出細小、均勻分布的立方體γ′相,其平均尺寸為400~450 nm。DF20的設(shè)計使用溫度為900~1 000℃,因為γ′相顆粒的尺寸,在枝晶間和枝晶干為400~450 nm時能達到理想的抗蠕變性能[5-6],再經(jīng)較低溫度(870℃或760℃)時效后,進一步在γ′基體上析出更為細小的γ′相,其尺寸約為300 nm,有助于增強阻礙位錯運動的作用,提高材料的綜合性能[2]。
圖3 二次固溶時效后的DF20試棒的微觀組織形貌Figure 3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y of DF20 test barafter the second solution and aging
對DF20鎳基單晶試棒進行2 000 h、5 000 h、10 000 h的長時時效,時效溫度為TCP相析出的敏感溫度950℃,從圖4可以看到2 000 h、5 000 h、10 000 h的長時時效后的顯微組織均沒有產(chǎn)生TCP相。由于TCP相會降低合金的抗蠕變性能,說明DF20合金組織穩(wěn)定,抗蠕變性能在10 000 h內(nèi)有一定保證。繼續(xù)觀察長時時效后的枝晶干部分的強化相γ′相的形貌,可以看到當長時時效時間為2 000 h、5 000 h時,仍然有大面積的立方狀γ′存在,并與基體保持共格關(guān)系,部分γ′的立方體結(jié)構(gòu)有粗化趨勢,立方體的γ′逐漸向菱形變化,枝晶間區(qū)域出現(xiàn)了筏化現(xiàn)象。隨著時效時間的延長,筏排化現(xiàn)象越顯著,當時效時間為10 000 h時,出現(xiàn)了長方形的γ′相組織。同時,γ′強化相時效時間越長,強化相析出尺寸越大,其顆粒析出尺寸在2 000 h時效后為450~727 nm,而5 000 h時效后粗化至500~956 nm,10 000 h時效后部分區(qū)域大于1 μm。這主要是部分的γ′相發(fā)生了聚合,γ相通道變窄,元素發(fā)生遷移,γ′相開始沿不同的[001]方向擴散長大[7],但此時并沒有產(chǎn)生TCP相,組織相對穩(wěn)定。
(a)2000h(b)5000h(c)10000h
從圖5可以看到元素分布的情況,γ′相的主要元素為Ni、Mo、W、Al、Ti、Hf。其中Cr、Mo和W的含量上升時,錯配度顯著增大(其中錯配度對單位含量的Mo更敏感)[8]。Mo元素可顯著提高合金錯配度和TCP相析出,影響合金的長時組織穩(wěn)定性,結(jié)合表2可知Mo元素在2 000 h、5 000 h成分變化不大,γ′相保持穩(wěn)定。W元素顯著提高合金錯配度,在長期時效過程中元素成分基本沒有發(fā)生變化,且W元素對TCP相析出的促進作用較弱,W元素保持穩(wěn)定。而Co的影響很弱,γ′相中未檢測出Co元素,Co元素主要分布γ相中起沉淀強化作用,在含量變化時錯配度基本不變。而γ′相中Re含量降低(如表2所示),使DF20合金的一次枝晶間距增加,γ′相尺寸增大,立方化程度減弱出現(xiàn)筏化[9]。
(a)×50 000,2 000 h;元素依次為Al、Ni、Ti、Hf、Ta
表2 DF20試塊長時時效后的γ′相化學(xué)成分(質(zhì)量分數(shù),%)Table 2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γ′ phase in the DF20 test block after long-time aging(mass fraction, %)
經(jīng)不同時間時效后γ′相各元素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如表2所示。從表2可知,Al、Ti、Hf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在2 000 h、5 000 h、10 000 h時效后變化不大,而Al、Ti為γ′相的主要組成元素,所以經(jīng)過950℃/10 000 h長時時效后組織穩(wěn)定性仍較好,無有害相析出。觀察到γ′相中的Cr、Mo、W在2 000 h、5 000 h時效后的成分含量變化不大,而在10 000 h時效后的變化相對較大。有報道分析Mo含量的增加可促進Re在γ相中富集,也使Cr的分配比增加[10]。從表2中可知,Mo含量降低,使Re元素不能穩(wěn)定在γ相中富集,長時時效后元素有擴散,γ/γ′相界面能和彈性應(yīng)變能降低,大的γ′相長大,小的γ′相溶解,γ′相按Ostwald熟化方式長大[11-12],γ′呈長方體與立方體共存。
(1)DF20單晶高溫合金經(jīng)過950℃/10 000 h長時時效,沒有TCP相析出,合金長時組織穩(wěn)定性良好。
(2)DF20單晶高溫合金時效2 000 h、5 000 h后,γ′成分基本沒有變化,γ′相仍然與基體保持共格,有部分枝晶間的γ′相粗化,γ′相尺寸在500~730 nm之間,當長時時效到10 000 h后,由于元素遷移,γ/γ′相界面能和彈性應(yīng)變能降低,γ/γ′共格弱化,大尺寸的γ′相長大,小尺寸的γ′相溶解,導(dǎo)致γ′呈長方體與立方體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