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曉佳和毓霞是兩位年輕的女教師,在同一個教研室里辦公。
幾天前,午飯后曉佳回辦公室晚了一步。進門之前就聽到里面的說話聲,她知道是毓霞在和另外兩位老師聊天??墒牵瑫约堰M門后,毓霞的談話卻戛然而止,幾個人突然做出埋頭備課的樣子。曉佳心中疑惑:背人沒好話,是不是在議論我?一定是,要不怎么突然沒話了?
毓霞看出了曉佳臉色不對,解釋說:“我們正在說校長昨天的講話,還以為你是……”曉佳搶過來說:“說校長跟我有什么關(guān)系?何必解釋?”心里想:做賊心虛!
于是,曉佳回想起了上班之后的種種細節(jié)。
那天毓霞在電腦上處理文件,突然曉佳叫她過去幫忙,說有一個文檔總是設(shè)置不好。毓霞看了看說:“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睍约丫筒桓吲d了:“你瞧,還真謙虛!”心里想:這點事還拿一把,愛告訴不告訴,總有你問我的時候!
從那以后,曉佳感覺毓霞總是跟自己很別扭,而且其他同事也對自己不好了。她感到非常困惑:我為什么沒有毓霞人緣好?
也許是大家的生活軌跡本來差不多,也許是事有湊巧,毓霞也確實遇到過和曉佳相似的問題。那么,毓霞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這一天,曉佳和同事正談得熱烈。眼看快到上班的時間了,毓霞推門進來。一時間,曉佳的談話也戛然而止,并且趕緊趴在辦公桌上做出備課的樣子。毓霞笑呵呵地拍了一把曉佳說:“還假裝備課,把我當校長了吧?接著說,跟我也分享分享?。 睍约堰@才放松下來說:“真把你當校長了!”幾個人哈哈大笑起來。
還有一次,毓霞也是電腦出了一點問題,請曉佳幫忙,曉佳也不明白。毓霞輕松地笑笑說:“我還拿你當師傅呢,看來我們不是電腦專業(yè)的就是不行,還是請教真正的師傅吧?!闭埥虒I(yè)教師之后,毓霞和曉佳當場演練,很快就解決了。曉佳說:“我也借光學(xué)了一手?!必瓜几吲d地舉起水杯:“來,咱們以水代酒,干杯!”曉佳拍著毓霞開心地笑了:“你真好!難怪你人緣好!”
為什么毓霞比曉佳的人緣好?
心理學(xué)家做過一個實驗,讓兩組參加者給同一位女士打電話。告訴第一組的人說,對方是一個冷酷、呆板、枯燥、乏味的女人。告訴第二組的人說,對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第二組的人與那位女士的交談非常投機,通話時間明顯比第一組的人要長。而第一組的參加者很難與那位女士順利地交談下去。這是因為,第二組的參加者通話時,把那位女士想象成一個“天使”,把她看作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有趣”的人,而第一組正好相反。
這是為什么呢?研究表明,決定你對一個人的態(tài)度好壞的,不單是那個人及其言行本身,還包括你對那個人的認知評價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所以,如果你事先對別人有一種積極或消極的看法,那么,這種看法勢必會在你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中,有意無意間流露出來。對方覺察到你的信息后,也會做出相應(yīng)的回應(yīng)。于是,人際關(guān)系就有了不同的走向和結(jié)局。
如果你習(xí)慣于對人做消極的認知評價,就會對人沒有好態(tài)度,別人也往往會這樣回應(yīng)你。于是,人際交往進入惡性循環(huán),你也就沒有了好人緣。
曉佳老師就是這樣。她遇到事情總是習(xí)慣把別人往壞處想,別人看到自己中止談話,就認為是別人在議論自己;別人不懂電腦的處理,就認為別人在故意難為自己;等等??偸且赃@樣的心態(tài)看待人,等于自設(shè)了一道心理障礙,哪里還有好人緣?
相反,如果你習(xí)慣于對人做積極的認知評價,就會對人有個好態(tài)度,別人也往往會這樣回應(yīng)你。于是,人際交往就進入良性循環(huán)。于是,你也就贏得了好人緣。
毓霞老師正是這樣。她遇到事情總是習(xí)慣把別人往好處想,別人看到自己中止談話,她認為是別人誤會而鬧出的笑話;別人不懂電腦的處理,她認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及時請教專業(yè)人員以解決問題。有這樣的好心態(tài),還愁沒有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