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白卷起黃昏的金邊。
黃昏還沒有褪去,風(fēng)中,湖面不停擦拭自己淡藍色的杯口。
在冬日,你找不到柔軟的花瓣,來傾聽身體中嗚咽的風(fēng)聲,它可能需要一株毛茛花的堅韌,或者風(fēng)信子重疊的裙裝。
你的冬日是鋪滿河床的水草,她低語過的薄冰,在柳樹下修飾著光線。光線已止住了腳步,黃昏也正在抖落周身的鱗片。
你傾聽過的沉寂,是黃昏為夜晚鋪墊的溫床,而雪,悄無聲息就進入了你夢境的果園。已沒有聲音要在此刻響起,你春日里踱步的河岸,在夢中尋覓著鳥雀的方向。蘆葦開始搖曳,平滑的弧度半掩過薄雪的翅膀。你需要一些月光,在夜里輕拭過毛茸茸的夢境,你需要一些夢境,在夜晚打開月光的尾音。
而你只是夜晚掉落的花瓣,不需要畫筆將它重新挪到紙上,雪還在落,那么清寂的孤單,需要一個人細細聆聽,需要一個人將逃離的聲響,捉回原處。
她用紅色的濃妝將春日留下,再將黃色的素顏遞出院門。
那時的春日還是一截一截的雨水,水珠順著綠葉淌在薔薇花苞上,花苞半開,像翻過一半的掌心,總想握住些什么。
外表的刺還在,但更多的,我愿意它也是滿月,蒲草,是忍冬花下擺渡的螞蟻。我沒有看清它的面容,夢境告知我的,我都已側(cè)耳傾聽了,如果不是,我希望是草尖起舞的精靈,是池塘悠然的睡蓮。
蝴蝶的低語是一種力量,它偶爾停留,為薔薇梳理起春日的華袍。華袍是立體的,充滿苦味的甜蜜在陽光下漫踱著舞步。我也曾在陽光下,細嗅過薔薇,光線賦予我的暖意也同樣賦予薔薇,當我還不是一株薔薇,卻同樣默認著季節(jié)在我們身上的綻放與枯萎。它們釋放出陽光和雨水的面容,又將單薄的葉片棲息在蟲鳴之下。
沒有孤獨是彩色的綻放,沒有綻放是帶刺的絢爛。
我已聽從時間的指令,將一顆細軟的刺注入體內(nèi),并時常接受季節(jié)的審視。
春日還在更深的漩渦里嬉戲,我們都是一株薔薇,在每一個清晨,等著防御,等著融化。
星辰是夜晚放牧的羊群,而羊群,是山坡豢養(yǎng)的星辰。
我曾在夏夜的麥場上,細數(shù)過星辰,那些明亮的,我叫不上名字的星辰,在我頭頂閃爍,幼小的我內(nèi)心的激動和空曠無以言表。第一次覺得自己如此渺小,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辰,閃爍在無數(shù)個屋頂上空。
麥場上也坐著乘涼的大人,他們說家長里短,也說鬼神童話,麥場周圍是一圈高大的槐樹,不時傳來鳥叫聲,在夏夜顯得格外響亮。我細細聽過那些叫聲,高亮的聲音像是在呼喚一個不回家的人,而低沉的鳴叫仿佛是對星辰的竊竊私語。
這都讓我想起外公放牧的羊群,白花花的羊群點綴在碧綠的山坡上,山坡因為羊群而更加生機勃勃。我和外公坐在羊群邊上看它們吃草,它們不時變換著吃草的位置,仿佛我們是被放牧著,而它們才是這片山坡真正的主人。
我認真觀察過一只羊吃草的樣子,像我認真等待過流星滑過頭頂,那些真切的動態(tài),一次次填滿著我童年記憶中的溫暖情愫。
我也曾趴在石碾上認真許過愿望,盡管我已忘了愿望和它是否實現(xiàn)過,但我記得自己內(nèi)心的虔誠和安靜,像熱愛一顆糖果一樣愛著滑過頭頂?shù)牧餍?,那是?nèi)心的另一種天堂,在無數(shù)個童年的夜里安撫著我內(nèi)心的高度。
當我步入中年,再也沒有那樣認真看過星辰和羊群,但我深知它們始終在我記憶的明亮之處,等著我放慢腳步,等著我祈禱,許愿,等我走回童年夏夜的麥場上。
龍少,女,陜西西安人,80后。有作品見于《人民文學(xué)》《詩刊》《中國作家》《十月》等刊物,參加第十屆十月詩會,曾獲詩探索中國春泥詩歌獎,莫干山首屆國際詩歌節(jié)金獎等獎項,出版詩集《推窗有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