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 供稿
1月14日凌晨3時50分,零下2℃,武漢鐵機路公交場站,整夜始終有一個忙碌的身影。
拔下最后一把充電槍,歐陽俊通宵7個小時的工作結(jié)束,他的微信步數(shù)顯示2萬步。
今年34歲的歐陽俊是武漢公交充電安全管理員。
武漢綠色環(huán)保純電動車增多了,夜間充電安全管理員也應(yīng)運而生。每當(dāng)夜幕降臨,奔波一天的公交車陸續(xù)回場站,充電工上場——對每臺車接車、檢查、插槍充電、巡視、換車、拔槍、核實充電情況。這樣的流程,歐陽俊每晚重復(fù),以確保場站的十多臺車白天有足夠動力營運??此坪唵蔚墓ぷ?,實則是市民出行的關(guān)鍵保障。
2021年3月,開了11年公交車的歐陽俊成為一名充電工后,開始了白天黑夜顛倒的生活。
1月13日晚9時,歐陽俊來到上班的鐵機路公交場站。這里每晚將有17臺純電動公交車在此停放充電。
晚上9時開始,運營了一天的公交車陸續(xù)回場站。歐陽俊和駕駛員進行交接,詢問車輛用電情況,記錄第二天發(fā)車時間,為夜間統(tǒng)籌安排做準(zhǔn)備。
晚10時左右,隨著最后一輛末班車進場站,歐陽俊更忙了。他需要把剩余電量多、充電時間短的車輛優(yōu)先充滿電,再重新挪車,為剩下的5臺車充電。
電看似簡單,但其中的維護工作繁雜,需要耐心。
充電前,歐陽俊先把第一批12臺車一輛輛開到充電樁前停好。打開充電口,打著手電筒一個個檢查接口處是否有水漬以及樹葉、顆粒狀灰塵等雜物。這一道檢查很重要,如果不清理干凈,充電過程中容易造成短路或設(shè)備損壞。
充上電并不意味著完事?;氐街蛋嗍倚菹?0分鐘后,他回到車前,每一根充電的線纜他都要摸一摸,看是否發(fā)燙,防止因短路出現(xiàn)發(fā)熱甚至起火現(xiàn)象。線路檢查沒問題,他還得對著手機軟件一輛輛看車輛充電進度。
每隔20分鐘就要重復(fù)這一系列工作,讓他通宵都不可能睡覺。為了驅(qū)逐困魔,保持頭腦清醒,他就在周圍跑步,每天都不少于2萬步。
清晨5;30左右,頭班車和二班車的駕駛員提前來到場站,與歐陽俊正好對接上。
歐陽俊說,幕后工作也是為乘客服務(wù)的一部分,做好了,讓車輛運營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是自己的一份光榮。
駕駛員熊步偉很感激歐陽俊這位充電工。他說,以往他們開車回場站后都是自己充電,原本一天開車很勞累了,還要等一兩個小時充電。如今,像歐陽俊這樣一批充電安全管理員走上崗位,幫了駕駛員大忙。駕駛員可以安心將車交給他們,第二天,駕駛員就可以駕駛著一輛輛電力滿滿的車行駛在街頭了。
隨著武漢綠色公交的推進,純電動公交車的數(shù)量會越來越多。當(dāng)前,武漢公交純電動公交車數(shù)量已達4918輛,占運營車比例58.8%。全市共有200多個充電場站,每個場站都配備有像歐陽俊這樣的充電安全管理員。在每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刻,無論酷暑還是寒冬,他們都在一個人的場站里忙碌著,為城市的平安出行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