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港城第二實驗幼兒園 陸 珠
中秋節(jié)和教師節(jié)讓九月變得倍加溫馨。雙節(jié)假期前最后一天,我班的辦公桌上擺滿了鮮花,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觀看鮮花,邊聞邊說:“真香啊!”可愛的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說:“老師節(jié)日快樂!”
“老師,我們把這些美麗的花插到花瓶里,給花喝水吧,這樣花就不會渴死、枯掉……”從這稚嫩聲中我可以感受到:教育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隨即孩子們將幾束鮮花拆開,一支一支重新組裝。我放開手腳,讓孩子們自主組合、自由創(chuàng)作,忙得不亦樂乎的孩子們很快就組裝出了一束顏色相間的大鮮花。他們小心翼翼地將花插到大雪碧瓶子里,頓時教室里一片歡呼。孩子們圍著鮮花拍手、唱歌、跳舞,好似一場盛大的聚會。孩子們如同飽嘗了一頓甜蜜的果實,樂滋滋的。旁觀的我被這種情景感動,不知不覺中像個孩子似的手舞足蹈,融入其中。快樂的時刻過后,那美麗的鮮花放在我們的辦公桌上顯得格外耀眼,散發(fā)著芳香!
假期過后,鮮花就都干掉了,有老師想扔掉,片刻后又覺得不妥,擔心這樣做會傷了孩子的心。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班上的兩位老師開始爭辯。
辯論內容:教師節(jié)的花應該扔掉還是保留?
正方:當一朵朵鮮花出現(xiàn)在教師面前時,教師收獲的絕不僅僅是當時的感謝,而是一份永遠的祝福。教師應該對鮮花加以保護并珍視,不可以隨便扔掉,即使干了也可以再挖掘新的教育因素,讓孩子能夠時刻感受到老師對孩子祝福的珍視——這才是對孩子愛的最好感謝和回饋。
反方:教師節(jié)送花是孩子們對教師表達的一份愛心,當時教師和孩子已經建立了愛的情感。而且鮮花枯萎是必然的,教師和孩子說清楚后再扔掉也沒什么不妥。
反思:結合以上不同觀點,我們得到了兩種信息,一種是可以扔掉,一種是珍視并延伸教育。為了達成共識,我們邀請更多老師共同參與討論,大家通過換位法和移情法,體驗孩子的內心情感,明確教育觀念。
討論:如果你是孩子,你希望老師怎么做?
A老師:“我希望老師能夠喜歡我的花,每天給花換水,我會覺得特別美。”
B老師:“我希望老師每天都能看看我的花,使勁地聞一聞,再親親我的臉。”
C老師:“反正我不希望老師把我的花扔掉,還團一團、折一折,我會很傷心的?!?/p>
A老師:“如果我看到老師把我的花好好地保存起來,我心里會很舒服、很自豪?!?/p>
B老師:“我想起了小時候給媽媽買頭花,媽媽很隨意地放在一邊,我就會有一種傷心的感覺,由此我也想到了孩子送老師的花,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扔掉,孩子們一定會很傷心。”
小結:必要的移情研討是將教師從教育的高度回歸到孩子本位的有效方法。這樣更有利于教師用自己的心去想孩子的事,讓教師用自己的感受體驗孩子的需要,這是對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向的引領,也是提高教師觀察孩子、實施有效教育的途徑。
花會干枯是必然現(xiàn)象,面對這種必然現(xiàn)象時我們該如何做呢?這是值得我們深思與討論的問題。
B老師:“干了的花可以讓孩子合作制成香包,然后老師把香包珍藏起來。孩子會感覺到老師對自己祝福的珍惜,這是對幼兒實施情感教育的好方法,也是處理干花的好方法?!?/p>
C老師:“花不僅僅是干了以后才可以開展活動,在盛開的時候就可以延伸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如帶幼兒認識鮮花,了解鮮花的含義、作用;還可以延伸類似于之前做過的“我的花朋友”的主題活動。”
B老師:“可以和幼兒開展探索活動‘怎樣讓鮮花保持的時間長?’,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和探究興趣?!?/p>
A老師:“可以開展插花藝術、有關花的名畫欣賞,如《向日葵》;開展與花有關的水墨畫、線描畫等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的藝術表現(xiàn)能力?!?/p>
A老師:“可以開展花的數學教育,數數有幾朵花?數數有幾個小花瓣、幾片小葉子?看看花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以此來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還可以讓幼兒認識花的顏色。”
C老師:“可以結合中班的數學教育活動開展點數、不同花的排序等活動。借助實物開展活動,真正意義上落實數學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教育目的。”
B老師:“干了的茉莉花、玫瑰花、桂花還可以泡水喝呢!”
當老師們打開心靈的壁壘,呈現(xiàn)出來的是教育智慧的匯集。當教育智慧在這里凝聚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同伴力量的強大。這樣的活動不但可以推動主題活動的開展,同時也有效地實現(xiàn)了教師自我提升的目的,每個人的收獲都很多。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滲透了教育內涵,關鍵在于教師的思考與把握。
生活中的教育契機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教師要時時處處做有心人,要隨時準備接過孩子拋來的球,再有目的地拋還給他們——這需要教師在活動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研究和不斷反思。細節(jié)決定教育成敗,當鮮花干掉被教師隨意扔掉的時候,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心中的那份失落、那份無奈,更能夠體驗到我們教育中的那份失敗。一節(jié)好的活動并不是老師經營出來的,而是師幼共同生成的。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關注孩子的一日生活,從孩子身邊挖掘現(xiàn)有資源。讓我們睜大慧眼去捕捉、去實踐,擁有一顆和孩子們一同跳躍的心,想孩子想的事,和孩子共同成長。
一束鮮花傾注真情,一束干花生成教育,我們要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幼兒一日生活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把愛的陽光灑向幼兒的心田,讓教育不留任何遺憾,讓教育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