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潔
什么是滲透壓?
滲透壓為在一定溫度條件下,某溶液與純溶劑以半透膜隔開時,引起滲透作用所產生的壓強。簡單地說,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
決定滲透壓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shù)目,即溶質微粒越多,對水分子的吸引力越大,其滲透壓就越高。
血漿滲透壓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含量有關。人體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Cl-。血漿滲透壓可分為膠體滲透壓和晶體滲透壓,其中,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稱為膠體滲透壓,由無機鹽等小分子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為晶體滲透壓。
溶質成分相同的兩種溶液,如何比較滲透壓大?。?/p>
當兩種溶液的溶質相同時,不論溶液濃度用哪種濃度表示,都是濃度越大滲透壓越高。
質量分數(shù)相同而溶質成分不同的兩種溶液,如何比較滲透壓大???
若兩種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而溶質成分不同時,需要比較微粒當量濃度的大小,當量濃度越大則滲透壓越大。如等質量分數(shù)的蔗糖溶液與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滲透壓大于蔗糖溶液滲透壓。
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過程中,滲透壓與細胞吸水力如何變化?
洋蔥表皮細胞放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此時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滲透壓小于蔗糖溶液滲透壓,細胞失水。在失水過程中細胞液滲透壓在升高,細胞吸水力也在增加。當細胞內外滲透壓相等時細胞不再失水,細胞處于相對平衡狀態(tài)。
已發(fā)生質壁分離的洋蔥表皮細胞放在清水中,植物細胞液滲透壓大于外界滲透壓,細胞吸水,在細胞吸水過程中滲透壓下降,細胞吸水力減小。
若將洋蔥表皮細胞放入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中,在質壁分離轉為復原的轉折點,細胞內外滲透壓相等。離子隨著主動運輸進入細胞內,細胞液滲透壓大于外界溶液滲透壓,細胞吸水,在吸水過程中細胞液滲透壓下降,直到細胞內外滲透壓相等時細胞不再吸水。
食物過咸、飲水不足、飲水較多時動物細胞外液滲透壓如何變化?
當食物過咸或飲水不足時,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上升,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通過傳入神經(jīng)到達下丘腦調節(jié)中樞(滲透壓中樞),然后由下丘腦合成并由垂體后葉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通過血液循環(huán)的運輸作用于腎小管和集合管,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從而降低細胞外液滲透壓,尿量減少。
正常人大量飲用清水后,胃腸腔內的滲透壓下降,經(jīng)胃腸吸收進入血漿的水量會增加,從而使血漿滲透壓(晶體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釋放量減少,尿量增加。
營養(yǎng)不良如何通過影響滲透壓變化引起組織水腫?
嚴重營養(yǎng)不良引起血漿蛋白減少,使血漿滲透壓(膠體滲透壓)下降。水分由血漿進入組織液,組織間隙液體增加,可引起組織水腫等。
一次吃糖過多與糖尿病對腎小管腔等滲透壓變化有何影響?
當某人一次吃糖過多時,血漿中由于溶質微粒數(shù)的增加滲透壓會有所升高,但是當血液循環(huán)流經(jīng)腎時,在腎小球處大量的水分、葡萄糖、無機鹽等物質經(jīng)濾過作用進入腎小囊后流入腎小管腔,從而使腎小管腔中液體的滲透壓高于正常值,因此水分被重吸收量減少,造成多尿。另外,由于腎小管腔與外界相通,因此它不屬于外環(huán)境,當腎小管腔中部分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時,造成尿中含糖,尿液滲透壓也會增加。
與正常人相比,糖尿病人由于體內水分排出較多引起血漿滲透壓升高,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覺器興奮,使大腦皮層產生渴覺,出現(xiàn)多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