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想活得漂亮一點,不就是要追求人格的穩(wěn)定性嗎?
駱玉明在《雅量——魏晉士人的理想人格》一講中說,雅量的核心內(nèi)涵即是人格的穩(wěn)定性。人在世間漂泊,生命無根卻有八面來風,只有堅守對自我的期許,才能證明生命確然是高貴的。
雅量的第一種重要表現(xiàn),可以以嵇康為代表。嵇康臨死彈琴展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美的姿態(tài),它表達了對世間的邪惡與強暴的蔑視,和對人格完美的追求。人不能因為危險而變得丑陋,因為這將損壞他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期待,并令施害者竊喜。而應為了維護人格尊嚴,特意顯示出優(yōu)雅從容的姿態(tài)。
雅量的又一種重要表現(xiàn),是遭遇他人輕辱時淡然處之,不興計較。在很多情況下,對輕辱的漠然就是最好的回應。心胸寬廣、人格穩(wěn)定之人,對自我價值的認定不賴于他人的看法,因而能夠站在輕辱所不能觸及的位置上,它當然是對自我的高貴意識的維護。
人格的穩(wěn)定性,除了以上這兩種表現(xiàn),還有很多。如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也不忘形;利益當前,吃相不過分難看;困難來臨,別逃得太快;對權貴不諂媚,對平民有禮貌等。
我承認,我宿慧不夠,努力也不夠,只是僥幸沒遇到“威武”和“富貴”的考驗;但對那些翻臉如翻書、待人如抽風的人,我還是盡量避而遠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