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蕾,(1987.11-),女,吉林白城,大學本科,助理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摘要:基層黨校經濟管理建設是黨中央密切關注的焦點問題,當前,在市場經濟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作用下,導致社會的市場環(huán)境愈加復雜,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變化環(huán)境,基層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當前的黨政干部必須要熟知目前面臨的國際經濟以及國內經濟環(huán)境,并且具備相對專業(yè)的經濟管理理論以及手段,才能切實地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貢獻一份力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層黨校在經濟管理教學中的問題以及發(fā)展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黨校;經濟管理問題;發(fā)展思路
黨校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基層干部以及社會主義未來建設者的重要場所,能夠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建設以及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相應的基層建設人才,而在黨校積極地開展關于經濟管理的相關課程,能夠幫助現(xiàn)階段的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識,更加清晰地意識到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的發(fā)展形勢,同時,也有助于黨員干部未參與市場競爭的相關企業(yè)以及人民群眾提供更加高質量的經濟服務。而在當前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發(fā)展形勢下,對于黨校的經濟管理課程建設,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基層政府干部在參與,黨的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學會科學合理的應用黨校學習的經濟管理理論基礎知識,結合我黨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有效地推動黨在新經濟常態(tài)下經濟建設的發(fā)展。
1 基層黨校開展經濟管理課題的主要問題
基層黨校開展的經濟管理課題培訓工作本身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存在一些重要問題,導致實際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1.1 黨校的經濟管理培訓模式較為單一
當前,黨校在經濟管理培訓過程中,相對來說缺乏教學資源,并且在培訓的方式上略顯單薄,很多經濟管理的理論課程培訓只是形式化的表面工程,而真正的教學內容涉及的專業(yè)知識較少,并且涉及到的經濟管理學科面積相對來說較為狹窄。除此之外,當前有許多黨校在經濟,管理,教育過程中只涉及到了一些馬克思,列寧主義等基礎的經濟理論,而對于其背后蘊含的深層次社會現(xiàn)象,并沒有進行聯(lián)動式的教學,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也限制了基層黨員干部對于相關經濟管理理論的學習興趣,從而降低了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培訓的效率以及質量。
1.2 黨校內部的教學管理質量較低,存在嚴重的堅持現(xiàn)象
從黨校教師的招聘以及構成方面來看,當前,很多黨校教師存在兼職的現(xiàn)象,大多數教師只是把黨校教職工作當成兼職工作,或是在完成教育工作后還需要兼職其他工作。而這樣的兼職現(xiàn)象存在,也導致黨校內部對于教學工作者管理工作整體上來說質量較低,無法對黨校的教職人員形成有效的約束,除此之外,教職工長期的兼職工作也會影響到教職工作者在教育過程中的身心投入,阻礙了黨校教育過程中經濟管理教學的發(fā)展[1]。
1.3 黨校學員的身份構成較為復雜
當前,在黨校培訓的基礎學員自身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不同學員的學歷水平以及專業(yè)性質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也導致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難。除此之外,由于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很多黨員干部的工作性質不同,因此,對于經濟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也有所差異,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面臨著部分學員缺少經濟管理,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實踐經驗的問題,這也導致黨校的經濟管理課程難以推進。
1.4 黨校經濟管理方面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經濟管理課程是許多中央黨政干部必須學習的專業(yè)理論課程,而黨校經濟管理相關的調研工作,必須要與國家現(xiàn)行的經濟體制以及當前市場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狀相匹配。但是就目前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工作來看,經濟管理的教育工作存在一系列的問題,當前,關于經濟管理方面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很多經濟管理方面的教師文化素養(yǎng)缺失,這也導致黨校的經濟管理教育無法滿足現(xiàn)階段基層干部對于經濟管理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教學的需求[2]。
2 黨校開展經濟管理教學的新定位
2.1 黨校管理教學中應該注重對經濟管理教學的新定位
在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建設中,經濟是推動現(xiàn)代化建設的先決條件,也是推動國家基礎建設的命脈。經濟管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且實踐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可以說,經濟學不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還與當前的社會發(fā)展形勢以及市場發(fā)展趨勢存在著密切的關聯(lián)。目前,國家對于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需要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工作,能夠基于當前的市場經濟發(fā)展形勢以及國際經濟發(fā)展形勢,在與經濟相關聯(lián)的教學領域中,應該更加凸顯出知識的時代性特征,能夠使現(xiàn)代教育培訓的理念更加深入,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性的全新型教學模式。因此,從黨校師資條件力量的角度出發(fā),黨校管理人員以及教育工作者應該及時做到管理理念方面的更新和變革,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創(chuàng)新性教育教學方式的研究和更新,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術的相互結合,使經濟管理這門學科的實踐性價值更能凸顯出來。從教育實踐工作的角度出發(fā),雖然當前我國黨校已經建立起了教科研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機制,并且,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從當前黨校內部經濟管理教學工作的現(xiàn)狀來看,黨校內部教學工作依然存在人才水平與經濟管理教學相脫節(jié)的局面。這一問題就需要黨校在經濟管理學科教學中始終遵循時代性的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通過進一步的總結教學經驗,針對經濟管理教學中存在的系列性問題開展深度的探討,并且能夠進一步的分析各類型教學指標,將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從淺層的知識教育階段上升到理性教育的高度,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提供教育力量。
2.2 黨校提升經濟管理教學工作質量是時代發(fā)展的新要求
黨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主要是針對黨政領導干部而開展的,而黨政領導干部是引領我國各項工作開展的核心人物所在,可以說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黨校教學內容中所涉及的知識大部分都是以黨政知識為主,而這類型知識主要是為了提升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以及基層黨員的個人這是水平和精神涵養(yǎng),能夠約束黨政領導干部的思想精神。而經濟管理教學學科在黨校教學中的開展,相比于其他黨政知識教學學科來說起步較晚,發(fā)展的時間也較短,而基于黨校教學對象以及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如果在經濟管理教學學科中,按照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應用,往往會脫離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目的的初衷,加之黨校師資力量以及教育力量存在不足的問題,各類型教學資源相對來說不夠完善,這也讓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工作陷入了困境。從黨校學員的角度來說,黨校學員基本都屬于在崗工作人員,這類型黨員與實踐工作距離較近,因此,開展經濟管理教學工作,必須要結合學員的實際工作情況,能夠遵循理論教育與一線工作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但是由于黨校學員的工作領域各不相同,無論是工作內容還是設計的工作層次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些學員在面對工作崗位,時間問題時所存在的判斷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工作中,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能夠順應時代發(fā)展以及崗位的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首先,黨校應該將經濟管理作為一門公共類學科進行教學,體現(xiàn)出經濟管理學科的普適性。在授課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員掌握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命脈和基本規(guī)律,再結合社會發(fā)展形勢以及市場發(fā)展形勢對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判斷。其次,黨校應該將經濟管理教學作為一門專業(yè)性的學科開展,突出該門學科的專業(yè)性。尤其是對于黨校內部的高層領導干部學員,考慮到這部分高層領導干部學員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層級,更應該注重對教育內容的進一步細化,能夠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形勢以及國際經濟形勢,有針對性的開展宏觀經濟管理課程以及微觀經濟管理課程,使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
3 黨校經濟管理課程的建設策略
3.1 注重采用研究型的學習方式,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多變
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員學習經濟管理相關理論知識的興趣,當前,在黨校進行經濟管理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應該由傳統(tǒng)的理論知識教學課堂轉變?yōu)槔碚撆c實操相結合的教學課堂,這樣不僅能夠確保黨校的學員能夠進一步地掌握經濟管理相關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夠切實的在實踐活動中完成對知識的遷移以及應用,提升黨校學員,對于目前國家經濟發(fā)展狀態(tài)的認知,同時,也切實的提升學員內在經濟管理能力以及黨性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加強經濟管理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經濟活動的緊密結合,確保黨校經濟管理課堂氛圍的活躍性,切實加強教師與學員之間的互動與溝通,能夠真正地在黨校的經濟管理教育模式中實現(xiàn)教與學的互動學習模式。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研究型的教學方式作為黨員干部經濟管理素質的方式。這種研究型的經濟管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必須要以傳統(tǒng)的經濟管理教學模式作為基礎,靈活的變動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的教學內容,以此來凸顯出當代黨校經濟管理培養(yǎng)的現(xiàn)代化特色[3]。首先,在研究型培訓方式應用的過程中,黨校學員應該提升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通過在課下應用互聯(lián)網設備以及圖書館資源,查閱相關資料提前預習經濟管理本課程的學習內容,在課上可以向教師提出疑惑的問題,通過教師解惑,加強理論與實踐經濟問題之間的結合,并且通過根據市場經濟中的現(xiàn)實經濟現(xiàn)象,培養(yǎng)對經濟問題的敏感程度,進一步地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黨校教師要注意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對參與經濟管理學習的黨員干部進行科學理論指導,并且劃分好經濟管理理論的學習階段。可以通過課前導入、個人問題研究、小組經濟問題研討、班級經濟問題總結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將經濟管理的現(xiàn)實問題以及理論化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讓黨員干部能夠真正地在課堂中暢所欲言,提出自身對現(xiàn)代社會經濟現(xiàn)象的見解。最后,學員在學習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改變固化的思維,通過相互探討問題,在將經濟管理的理論遷移到社會現(xiàn)實經濟現(xiàn)象中,學會舉一反三,切實的解決好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經濟管理問題[4]。
3.2 增強黨校內部的師資力量,注重對黨校教職工作人員的管理
由于參與黨校經濟管理學習的學習成員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差異性較大,這也導致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工作推進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必須要建設一支具備經濟管理專業(yè)素質的黨校師資培訓隊伍,才能夠應對當前經濟新常態(tài)下經濟市場發(fā)展的狀態(tài)[5]。除此之外,黨校教師還應該不斷提升自我素養(yǎng),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黨校的領導干部也應該組織關于經濟管理方面的教師進行定期培訓,這樣才能夠確保為黨校學員提供更加與當代時事熱點相符合的專業(yè)知識,滿足黨校學員的各類型教學需求。在對黨校教職工作人員管理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建立完善的黨校教師管理機制,實現(xiàn)對黨校教師的嚴格監(jiān)督以及管理,同時,也能夠為黨校的經濟管理,教育工作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尤其是針對當前黨校中普遍存在的教師兼職現(xiàn)象還應該進行規(guī)范化的處理,必須讓黨校的經濟管理,校職工作人員明確自身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能夠在黨校教職工作人員的崗位上為學員提供更加高質量的教學服務[6]。其次,對于黨校經濟管理工作的教學實際情況,也要進行靈活的調整,對于剛進入黨校學習的入黨積極分子,應該根據個人素質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的掌握能力進行分班分級式的教學,同時,還要對這些對黨性初步探索的積極分子實行啟蒙式的教育,可以通過組織集中培訓或分階段教學的培訓方式,確保黨校經濟管理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7]。
4 創(chuàng)新經濟管理課堂的授課策略,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加強經濟管理理論知識的教學質量
當前,許多黨校在講解關于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是多數以經驗式的教學方式為主,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必須要根據現(xiàn)階段市場經濟以及全球經濟的變化形式,深入的聯(lián)合經濟管理理論知識,以獨特的見解以及案例結合是的授課方式,對市場中現(xiàn)行的經濟管理問題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尤其是能夠在經濟管理教學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案例學習教會學員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效地增強本堂課程與實踐經濟管理工作的聯(lián)系,同時,提升本堂課程的教學趣味性,將課堂中黨員干部的新引力全部集中到教學案例中。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注重對掌握程度不同的黨校學員進行啟發(fā)式的教學,在課堂中留給學員充足的思考間,并且能夠讓不同黨員干部針對同一問題暢所欲言地發(fā)表自身對于問題的真正看法,真實的投入到課堂問題的探討過程中。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底蘊以及對于社會現(xiàn)實經濟問題的獨特見解,通過個人的人格魅力吸引黨員干部的學習注意力,這就需要黨校經濟管理教師時刻關注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動向,不斷提升自我教育素質,通過在課堂中靈活地分配案例討論以及學生個人探討的時間,抓緊教材中理論知識與當前社會經濟熱點話題之間的聯(lián)系,讓黨員干部在探討經濟案例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掌握理論知識,實現(xiàn)理論知識的內化和遷移[8]。
除此之外,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黨校的經濟管理教育也應該積極地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實現(xiàn)跨界融合,在黨校教育工作中,應該拓寬教育視野,將經濟管理的教學內容與黨組織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理念相結合。在黨校的經濟管理教學工作中,還應該實現(xiàn)對教學平臺的創(chuàng)新,采用現(xiàn)代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建立黨校經濟管理的教學平臺??梢酝ㄟ^積極研發(fā)黨校經濟管理課堂的PC端或手機移動端,讓黨校的經濟管理教育工作能夠從課堂時間拓展到課后時間,能夠讓黨員干部隨時隨地的學習到相關的理論知識,為黨員干部學習經濟管理知識提供了便捷的學習平臺。與此同時,在平臺中還可以設置有關經濟管理學習的課后測評環(huán)節(jié),黨員干部可以通過自身的掌握程度,隨時隨地的在課后進行理論知識的練習,從而明確自身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9]。
5 結語
綜上所述,黨校的教育能夠為中國現(xiàn)代社會主義的建設以及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提供建設性的黨員干部人才,而黨員干部通過在黨校學習,經濟管理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能夠充分地將理論知識遷移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過程中,從而為推動我國的經濟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因此,新時代黨校作為培養(yǎng)建設人才的主要基地和場所,也應該充分的了解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動向變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及思路,切實的解決黨校經濟管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教育力量。
參考文獻
[1] 侯棟明.基于黨校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4,1310:233-234.
[2] 王琴琴.新常態(tài)下基層黨校經濟管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思路探討[J].知識經濟,2018,03:9-10.
[3] 朱敏.基于經濟新常態(tài)下黨校經管教學設計探究[J].現(xiàn)代國企研究,2018,04:210.
[4] 汪章進.針對黨校經濟管理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才智,2015,08:76+78.
[5] 李麗.經濟新常態(tài)下加強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思考[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13:135-136.
[6] 芮云.論經濟新常態(tài)下加強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思考[J].營銷界,2021,03:66-67.
[7] 王悅.黨校經濟管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方法研究[J].辦公室業(yè)務,2018,23:181.
[8] 洪崢.黨校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教育意義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0:211+240.
[9] 王慧玲.經濟新常態(tài)下加強黨校經濟管理教學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