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很難向沒有潛過水的朋友描述海底世界的夢幻,不論我如何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的經歷,總是得到“大海真的有那么大吸引力嗎?”的疑惑。很多愿意嘗試的小伙伴也因為恐水或不會游泳而猶豫不決。事實上,在取得潛水證書之前,我和他們有著同樣的困惑,但當我選擇在菲律賓的達拉蓋地(Dalaguete)成為一名真正的“潛水大師”(即休閑潛水的最高等級“Master of Scuba Dive”)后,“臣服”于大海的美,是我唯一能做的。
菲律賓擁有7100個島嶼和眾多潛點,而我這次選擇了達拉蓋地。要去往這個名字稍稍有些陌生的地方,只需從宿務機場出發(fā),大約2個多小時的車程即可到達。相較大名鼎鼎薄荷島來說,達拉蓋地旅游業(yè)的商業(yè)化程度不高,更接近一塊未開發(fā)的“處女地”。
達拉蓋地的潛水中心在一個叫Ocean Bay(海洋灣)的地方。面朝大海,椰林搖曳,不僅提供住宿,還有一家華人夫婦開的中餐廳,可以享受“家的味道”。測潛點海龜灣因經常能見到海龜而得名,是一個比較基礎的潛點。從這里下水,立即可見一大片海底草地,綠油油的海草隨水流輕輕蕩漾。草叢中有各種水下小生物。海龍、海兔,各種各樣的魚兒;再往前是一大片沙地斜坡,鰻魚、海蛾、圓點鰩、比目魚這些以沙地為家的水下生物隱藏其中。左右兩側則是風格各不相同的珊瑚峭壁,層層珊瑚礁上堆砌著各色軟珊瑚,還可以見到各種海葵蟹、三四米大的海扇、海綿等等。
這里也是學OW(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的好地方,背上潛水裝備便可直接走著下海,而我接下來幾周的訓練和部分專長課也會在這里進行。
在水肺潛水中提到最多的就是OW,屬于休閑潛水的入門課程,其學習內容包括技巧及理論,還有平靜水域、開放水域(open water)的訓練。一般來說花上3個整天就能完成一套課程。雖然說OW的課程是基礎,但是學得好與不好卻直接影響后續(xù)的潛水體驗,甚至人身安全。
拿到OW之后就能開始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開放水域進階潛水員,簡稱AOW)的課程。在這個課程中提供不同的專長潛水訓練,如深潛、船潛、水中導航及夜?jié)摰?。課程須完成5次開放水域潛水。一般達到這個等級后,世界上大多數的潛水點都會向你開放。所以如果你的OW學得比較順利,也可考慮和AOW連考,節(jié)約時間和金錢。
學成AOW后可往RESCUE DIVER(救援潛水員)進階,其課程主要是意外和緊急情況的應對,涉及救援計劃及各種救援方式的演練,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
很多人拿到救援潛水員后會覺得進階之路被限制在了Dive Master(潛水長,簡稱DM),而且DM需要的不僅僅是每年千元的年費,更要具備強健的體魄,每次出船小到搬運氣瓶,大到協(xié)助教練潛導,全都要親力親為,從一個休閑潛水員妥妥成了服務性工種。但達拉蓋地的潛水“大神”阿德卻給我指了一條康莊大道——潛水大師!
這是休閑潛水員的最高等級,在成為救援潛水員后,你只需要在16個潛水專長(詳見下表)中掌握5項專長,進行大約2周的課程就可以拿到這個頭銜。
高氧專長Enriched Air
深潛專長Deep Dive
水下數碼攝影專長Digital Underwater Photographer
水下推進器專長Diver Propulsion Vehicle
多層深度專長Multilevel Diver
干式防寒衣專長Dry Suit
AWARE - 魚類辨識專長 Dive Against Debris
側掛專長Sidemount
全面罩專長Full Face Mask
船潛專長Boat Dive
放流專長Drift Dive
夜?jié)搶iLNight Dive
緊急供氧專長Emergency Oxygen Provider
搜索與尋回
Project AWARE
珊瑚礁保育
我選擇的是:高氧、夜?jié)?、水下攝影、深潛、頂尖中性浮力。
高氧又稱為NITROX,是針對普通空氣瓶來說的。水肺潛水使用的空氣瓶并不是100%的氧氣,所以在上完OW理論課以后再用“氧氣瓶”一詞來指代,肯定會被教練罵,因為在OW所使用的壓縮空氣含量是21%氧氣、78%氮氣和1%的惰性氣體。超過21%氧含量即被稱為高氧,休閑潛水使用的壓縮空氣氧含量一般在21%到40%。
因為當我們潛得越深,壓力變得越大,氣體體積變小,用氣的速度也會變快,這也意味在海里停留的時間也會變少;另一方面,因為壓力的關系,氮氣在我們身體里累積的速度越來越快,導致人體的免減壓時間變得越來越短,很容易超過免減壓極限。簡單來說就是潛水中吸入更多的氧氣,更少的氮氣,減輕體內氮氣含量以達到潛得更持久、水面休息時間更少等目的。所以如果你將來打算船宿或者高頻率重復潛水,那么一張高氧潛水證是必不可少的。gzslib202204021707深潛時使用高氧瓶,先一口氣潛到水下40米深的位置,在此處停留時,我和我的潛伴都沒有氮醉反應。但在這個位置,時間好像過得很慢,我感覺已經過了快十分鐘,但事實上我們只停留了一兩分鐘。另外,深潛難度不在于下潛,而在于上升,需要分段做停留,在40米深的位置停留時間越久,排氮時間越久,上升也會耗費更多時間。
夜幕降臨后,大海會給你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與白天不一樣的神秘。即使是同樣的潛點,白天和晚上也有很大的區(qū)別。夜幕降臨之后海面上自然是伸手不見五指,但這時的海底卻是另一番靜謐與美麗的景象,會有白天看不到的海底生物出現。
但是由于夜?jié)撓啾劝滋齑嬖谝欢ǖ娘L險:這時候就不得不提到夜?jié)搶iL,這是一個不僅在夜晚會使用到的技能,在渾濁低濃度潛水環(huán)境下也適用。
接下來整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選不是所有的潛點都適合夜?jié)摚?最好是白天確認,所以我們夜?jié)摱际窃跐摰觊T口的海龜灣。
在夜晚很多潛在危險可能傷害到的水下生物,比如海膽、石頭魚。
夜?jié)搹拈_始潛水到潛水結束都必須要保持手電開啟狀態(tài), 特別是在靠近峭壁和接近水面的時候都要用到手電筒,潛水長會根據燈的數量來確認人數。
此外,夜?jié)摰牟糠炙率謩輹c白天的有所不同,與潛伴下水前應該再確認一下手勢。
殘壓表一般都是夜光的,用手電照射之后就能反光了。
這次夜?jié)摃r發(fā)現了海龜,注意不要直接照射它們的眼睛,強烈的光線有可能對它們造成傷害。
“中性浮力”,一個水肺潛水繞不開的專業(yè)術語。所謂中性浮力,就是自己連同所攜潛水裝備在水中不同深度都可以自由懸浮。掌握它就能讓你在水中自如懸浮、上升、下降,如履平地。
除此之外,良好的中性浮力還有助于潛水安全,尤其在上升過程中,如果沒有較好的中性浮力,容易造成肺部過度擴張的損傷。另一方面,很多其他技術專長都以頂級中性浮力為前提, 比如水下攝影,如果沒有好的中性浮力,無法停留拍攝;而一些高難度的潛水項目,像是洞潛、進入沉船內部,都需要更好的中性浮力。
很難用文字來描述中性浮力,每個人對中性浮力的掌握程度也大不相同,總的來說還是要多做潛水練習,讓身體肌肉慢慢找到感覺。通常潛水達到50次潛,就能掌控得比較好了。
學習水下攝影無疑是個大日子,我們決定前往達拉蓋地附近的潛點之一Oslob。Oslob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可以看到鯨鯊,甚至與它們同游。有過一些潛水經歷的朋友都知道,在一般潛水過程中遇見野生鯨鯊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在Oslob你可以100%見到他們,因為這里的鯨鯊是允許被投食的。有很多“環(huán)保主義者”可能會說這樣非自然和過度的喂養(yǎng),會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但是從前鯨鯊會吞噬魚蝦,漁民因此會捕殺鯨鯊,這其中孰是孰非,可能也難以用是非來簡單判斷。
乘坐潛店的小巴開出大概一個半小時,我們就來到了Oslob,換好潛水裝備、背著氣瓶出發(fā)了。在下水之前,教練Jeff把我們叫到身邊,開始和我們傳授拍攝鯨鯊同游的策略——
第一準則:你永遠不可能追上一條鯨鯊。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看準鯨鯊的前進路線,和它往同一個方向游動,然后保持好中性浮力,不要做出過大的動作。
在制定了潛水行進路線之后,我們便紛紛下水,在能見度不算太高的海水中摸索了一會兒,帶頭的德哥對著我比劃道:看你背后。
只見一條巨大的鯨鯊朝我游來!雖然知道鯨鯊是溫馴的動物,它們沒有牙齒,只靠過濾海洋浮游生物為生,但是當一條體長七八米的龐然大物突然朝你游弋過來,還張開大口吞噬吸水,外加水下視物會有放大和拉近的效果,震撼之余依然會有些許害怕。
適應后,興奮之情還是占了上風,我們一行人開始擺出各種造型和鯨鯊合影,在邊玩邊學中完成了水下攝影的課程??赡苁怯捎谔^激動,這次潛水我的氧氣消耗比較快,所以跟鯨鯊同游的時間也相應少了,雖然有些遺憾,但也給了我期待下次再來的最佳理由。
1 身上不能涂防曬,以免對鯨鯊造成刺激。
2 不能觸碰鯨鯊,觸碰者會被罰款3000比索不等,監(jiān)禁4到6個月。如果會與鯨鯊發(fā)生不可避免的接觸,應保持身體不動,四肢自然舒展,以示被動接觸。
3 禁止扔垃圾。
4 一條鯨鯊不要多于6人圍看。
5 與鯨鯊保持4米距離。
6 禁止使用閃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