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軍輝
(廣東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 廣州 510670)
隨著智能時代到來,萬物互聯,傳統(tǒng)家居作為家庭必需品也升級到了智能家居時代,現代人對晾衣機的外觀審美、使用體驗、智能化度有著更高的要求,晾衣機的發(fā)展過程是從傳統(tǒng)的手搖晾衣機—通過手臂力量搖動卷輪,帶動鋼絲繩達到晾衣架升降來實現晾衣的基本功能,發(fā)展到電動晾衣機—通過遙控器控制電路板,從而控制電動機實現晾衣架的升降來實現晾衣功能,同時集成了燈具照明、烘干、消毒的功能,目前進入到了智能晾衣機時代—在電動晾衣機的基礎上通過集成聲控器,Wi-Fi控制器等,實現利用人體發(fā)出的聲音、手機等智能終端的信號來控制電路板,從而控制電動機實現晾衣架的升降。智能晾衣機(架)典型的外觀如圖1所示。
圖1 智能晾衣機(架)典型的外觀
由于目前國家強制性認證(CCC認證)目錄未列入智能晾衣機(架)產品,市場上的智能晾衣機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本文依據標準QB/T 5202-2017《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動晾衣機》對智能晾衣機(架)的電氣安全和性能質量常見問題進行解析。
用戶如何使用智能晾衣機(架)產品和了解產品的安全注意事項,首先想到的就是查看標志銘牌和說明書,所以銘牌和說明書必須符合標準的規(guī)定,根據QB/T 5202-2017標準7.1標志條款,標志銘牌和說明書發(fā)現有如下常見問題:
1)智能晾衣機(架)銘牌未標識出額定承重;
2)器具沒有在明顯的位置標識出“請勿將手放在剪刀片架上及勿將本機器當成‘蕩秋天’等玩具玩耍”的警告語;
3)銘牌粘貼在可拆卸的剪刀架上,未貼在器具主機本體顯眼的位置上,見圖2;
圖2 智能晾衣機的主機和剪刀架部分外觀
4)銘牌未標識出生產日期或出廠編號;
5)銘牌標識需持久耐用,通過沾水的布擦拭15 s,再用沾汽油的布擦拭15 s,銘牌標識變模糊,不易分辨,見圖3,銘牌應采取鍍膜處理;
圖3 智能晾衣機的標志銘牌
6)額定重量單位大寫,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應為小寫kg,見圖3。
產品使用說明書中未注明電源軟線損壞更換的說明。
目前,智能晾衣機(架)的外殼多采用不銹鋼材質,由于不銹鋼材料質量、種類多,企業(yè)為了節(jié)省材料成本,采用了劣質的不銹鋼材料,這種材料不具備很強的抗大氣氧化能力和抗銹蝕能力。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3.3不銹鋼制件條款要求:按照GB/T 2423.17-2008的方法,對不銹鋼制件進行24 h的鹽霧試驗,銹跡的面積不應大于1 mm2,我們發(fā)現有如下問題:劣質不銹鋼件,在經過GB/T 2423.17-2008的方法24 h鹽霧試驗后,表面銹跡超過標準規(guī)定的1 mm2限值,見圖4。
圖4 劣質不銹鋼材料經過鹽霧試驗后表面生銹
智能晾衣機(架)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4條款噪聲限值要求不應大于72 dB(A),且噪聲明示值與實測值的允差不應超過+3 dB,企業(yè)常出現以下問題:
1)企業(yè)忽視了標準規(guī)定的說明書中的噪聲明示值與實測值的允差不應超過+3 dB,生產企業(yè)為了宣傳產品靜音效果,虛標低噪聲值,明示值與實測值的允差超過了+3 dB。
2)噪聲限值大于72 dB(A)。主要原因是晾衣機有裝起晾干功能的大功率的風扇,其噪音比較大,還有一些是機構件裝配不夠精密,比如剪刀架等,建議企業(yè)將產品的結構設計的更加精密。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5條款,智能晾衣機(架)在額定電壓、額定頻率下,晾桿上掛載額定承重負載,器具運行,使晾桿全程升降一次(即晾桿從最高位置下降到最低位置,再上升回最高位置),之后停止5 min,以上作為一個工作循環(huán),重復以上工作循環(huán)6 000 次或產品明示的升降次數,取較大者。很多企業(yè)生產的產品使用的是交流電容電機來作為升降電機,由于某些品質差的電容電機經過多次的循環(huán)升降,繞組容易過熱,導致電機保護,最終無法完成耐久性試驗,建議企業(yè)采用質量較好的電容電機或使用直流電機來替換電容電機。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6條款標準規(guī)定智能晾衣機(架)主機長度的偏差為±5 mm,晾桿最大長度的偏差為±10 mm,由于標準規(guī)定的偏差比較小,容易出現以下尺寸偏差問題:
1)生產企業(yè)工程師在測量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標準對這個長度偏差的規(guī)定,測量出來的值大部分都容易超出標準的規(guī)定;
2)生產企業(yè)在測量晾桿長度的時候沒有把晾桿兩端的可拆卸部件(比如螺桿塞、衣桿封口等)長度量進去,正確的測量方法,見圖5,建議企業(yè)質量人員注意標準規(guī)定的偏差范圍,提高量測的準確度。
圖5 智能晾衣機的主機和晾桿的最大尺寸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6條款智能晾衣機(架)在掛有額定承重的負載時,應能正常運行,額定承重不應小于20 kg,當器具掛有1.2 倍額定承重以上(含1.2 倍)的負載時,器具應停止工作且不應損壞,企業(yè)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企業(yè)在定晾衣機升降功率的時候,往往未考慮在量測升降功率的時候,晾衣機應該掛額定承重負載;
2)生產企業(yè)往往定額定承重的時候,只參照電機的輸出功率來定,未考慮到當器具掛有1.2 倍額定承重以上(含1.2 倍)的負載時,器具應停止工作且不應損壞的標準要求,所以往往定的額定承重偏低,當器具掛有1.2倍額定承重時,晾衣機仍然可以升降,不符合標準的要求。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9條款規(guī)定智能晾衣機(架)晾桿在空載條件下的升降速度應30~80 mm/s,器具在額定承重條件下的升降速度應為20~60 mm/s。這個測試項目的問題主要是:器具在額定承重條件下的下降速度超過60 mm/s,主要是因為電機的電流過大等原因,建議企業(yè)根據器具在額定承重條件下的下降速度不超過60 mm/s,來適當降低電機電流的大小。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13條款規(guī)定帶有烘干功能的器具,出風口溫度不應高于50 ℃,生產企業(yè)為了追求烘干效果,選用了比較功率大的發(fā)熱體,容易導致出風口溫度高于50 ℃,建議企業(yè)降低發(fā)熱體的功率,使出風口溫度小于50 ℃。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2條款電氣安全要求,智能晾衣機(架)作為一種家用電器,在正常使用狀態(tài)下,在可拆卸部件拆除之后,B型試驗指通過開孔,不能觸及帶電部件以及II類結構里面的基本絕緣部件,如圖6、圖7,B型試驗指能通過主機兩端(為II類結構)的開口觸及電機電容兩端的電線基本絕緣,主要是因為主機兩端的開口過大,建議企業(yè)采用增加擋板的方法,封住兩端過大的開孔,使B型試驗指不能通過開口進入器具內部。
圖6 智能晾衣機主機兩端開孔外部
圖7 智能晾衣機主機兩端開孔內部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2條款要求,智能晾衣機(架)烘干電機的活動部件應適當安置或封蓋,以提供防止人身傷害的保護,保護性外殼、防護罩等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以下是烘干出風口格柵不牢靠,材質硬度不夠,經過0.5 J的沖擊試驗后,B型試驗指能通過格柵口觸及的電機運動部件,見圖8、圖9:建議企業(yè)增加格柵的硬度,使經過0.5 J沖擊試驗后,格柵不變形,B型試驗指不能通過格柵開孔觸及器具里面的運動部件。
圖8 智能晾衣機的烘干出風口經過0.5 J沖擊試驗后
圖9 B型試驗指通過智能晾衣機的烘干出風口
根據QB/T 5202-2017標準第4.2條款要求,智能晾衣機(架)屬于Ⅰ類器具,Ⅰ類器具易觸及金屬部件,永久可靠地連接到一個接地端觸點上,以下器具接地端子壓接在易變形的軟線固定塑料件上,易觸及金屬部件未可靠的連接到接地端子,見圖10,建議企業(yè)不要將接地端子壓接在易變形的塑料件上,接地端子應該獨立于軟線固裝置,鎖在外殼金屬上。
圖10 智能晾衣機內部接地端子
綜上所述,智能晾衣機(架)有類似于其它家用電器的基本安全問題,只要企業(yè)加強對安全標準的理解,加上檢驗機構對標準的解讀宣導,我相信這些安全質量問題企業(yè)容易避免,其它的一些性能質量問題,筆者認為是企業(yè)需要仔細研讀性能標準、提高自身產品工藝和加強元件來料的管控來解決,期待智能晾衣機(架)行業(yè)質量水平能有進一步的提高,達到高質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