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強
(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河南 安陽 455000)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亢)屬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者通常具有體重降低、進食增加、心率加快等表現(xiàn),也可伴有視力減退、眼瞼水腫、突眼等癥狀,對患者健康造成嚴重影響[1]。有研究[2]表明,我國甲亢發(fā)病率超過2.5%,20~40歲年齡段群體發(fā)病風險較高,女性更易發(fā)病。臨床對于甲亢的治療,通常采取甲狀腺切除手術(shù)、放射性131I、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其中抗甲狀腺藥物應用率最高。在抗甲狀腺藥物中,主要有硫脲類、咪唑類藥物,尤以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最為常見。這兩種藥物均能夠顯著緩解臨床癥狀,但也容易引發(fā)不良反應,其中以肝損傷較為常見,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關(guān)于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治療甲亢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機體的損傷,尤其是對肝臟的損傷及損傷程度,臨床醫(yī)生的意見不一[3]。本研究通過對本院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8例甲亢患者采取丙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治療,探究兩種藥物的療效差異,報告如下。
選取濮陽市安陽地區(qū)醫(yī)院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甲亢患者68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研究組34例,男12例、女22例,年齡22~63歲、平均(42.53±14.36)歲;對照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齡23~67歲、平均(42.76±14.42)歲。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凹覍倬栽竻⑴c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
入選標準:1)符合“甲亢臨床檢查與最佳治療方案”[4]中關(guān)于甲亢的診斷標準;2)有體重降低、進食增加、心率加快等癥狀;3)無肝臟損傷史;4)依從性較高。排除標準:1)甲狀腺癌患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3)患精神疾?。?)合并有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5)過敏體質(zhì)者。
對照組接受丙基硫氧嘧啶治療:丙基硫氧嘧啶(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31130702)起始劑量300 mg·d-1,維持劑量50~150 mg·d-1,分次口服。研究組接受他巴唑治療:他巴唑(北京太洋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10202),起始劑量30 mg·d-1,維持劑量5~15 mg·d-1,分次口服。2組均持續(xù)治療1個月。
觀察2組不良反應、治療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標及甲狀腺激素水平。
1)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肝損傷、粒細胞減少等。2)肝功能指標,采用肝功能檢測儀(日立)檢測,包括血清總膽紅素(TBil)、堿性磷酸酶(ALP)及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3)甲狀腺激素水平,包括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及游離甲狀腺激素(FT4)。檢測方法: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收集患者3 mL靜脈血,常規(guī)離心,轉(zhuǎn)速為3000 r·min-1,離心10 min,取其血清,采用化學發(fā)光法通過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天津德普診斷產(chǎn)品有限公司)檢測。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例
與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后血清TBil、ALP、ALT水平顯著升高(均P<0.05);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治療后上述指標水平升高幅度明顯減小(均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2組治療后血清TSH水平顯著升高,F(xiàn)T3、FT4水平顯著降低,且研究組治療后上述指標水平變化更為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作為內(nèi)分泌疾病,甲亢主要是由甲狀腺激素的大量釋放引起,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tài),患者通常表現(xiàn)為明顯出汗、進食增加、心率加快等癥狀,部分可伴有突眼癥,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5]?,F(xiàn)階段,臨床上關(guān)于甲亢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6]表明,情緒創(chuàng)傷、感染、遺傳缺陷均可引發(fā)甲亢。由于甲亢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通過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全身器官及組織,影響神經(jīng)、消化、循環(huán)系統(tǒng),同時影響生理功能,損害身心健康。因此,需對甲亢患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以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病情。
臨床上對于甲亢的藥物治療,主要以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為主,兩種藥物均能夠改善患者病情,藥效顯著[7]。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作用機制相似,主要是通過降低甲狀腺過氧化氫酶活性,避免將聚集在甲狀腺的離子碘氧化為活性碘,從而保護絡氨酸,同時其能夠干預碘化絡氨酸的縮合作用,避免甲狀腺素與三碘甲狀腺原氨酸作用,從而達到改善病情、緩解臨床癥狀等功效[8]。但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均能夠誘發(fā)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肝損傷、粒細胞減少、頭暈、味覺減退、皮膚瘙癢等,尤其以肝損傷明顯,不利于患者的治療。符寶林等[9]研究顯示,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引起肝損傷的途徑主要包括:1)藥物通過肝臟代謝后,可產(chǎn)生毒性代謝物,從而使肝實質(zhì)受損;2)若甲狀腺素含量較高,對相關(guān)代謝酶類的抑制作用更加明顯,體內(nèi)排出的膽紅素減少,使肝臟負擔加重;3)由于分泌大量的甲狀腺激素,使肝臟負荷增加,并提升耗氧量,由于供氧不足進而引起肝細胞壞死。但對于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兩者引起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臨床尚無統(tǒng)一觀點。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與姚曉燕等[10]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筆者分析可能是因為他巴唑劑量更小的緣故,進而降低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血清TBil、ALP、ALT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TBil、ALP、ALT均為肝功能指標,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與他巴唑比較,丙基硫氧嘧啶對肝功能損傷更加明顯,導致TBil、ALP、ALT水平升高。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研究組治療后血清TSH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F(xiàn)T3、FT4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丙基硫氧嘧啶及他巴唑均能夠促進TSH正常分泌,同時降低FT3、FT4水平,但相較于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療效更加顯著。相同劑量下,他巴唑的療效更優(yōu),且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被胃腸道吸收,藥效起效快,持續(xù)時間長。陳慧等[3]研究顯示,他巴唑的吸收率超過80%,30 mg劑量的藥效便可持續(xù)1 d,而500 mg的丙基硫氧嘧啶的藥效僅僅持續(xù)8 h。因此,他巴唑的持續(xù)效果更好,對病情改善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在對甲亢患者的治療中,相較于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引起肝功能指標升高的幅度更小,不良反應更少,甲狀腺功能改善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