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鵬飛
(西北民族大學 電氣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目前,中國盲人數量已突破兩千萬大關,而城市盲道設計不合理、盲道被非法侵占等危害盲人出行安全的問題屢禁不止[1-3]。隨著科技發(fā)展,智能盲杖不斷涌現,但這些智能盲杖并不智能[4-5]。針對市售智能盲杖無法探測上方障礙物、地面路況(如凹坑、樓梯高度)等缺點,本系統(tǒng)基于89C52單片機,采取多傳感器融合的技術實現對上方障礙物、前方障礙物、路面情況的檢測,并且輔以優(yōu)化算法增加檢測頻率,使盲杖反應更快速、檢測更靈敏。另外,盲杖還具有智能語音播報、夜晚LED安全燈、傾倒檢測等輔助功能,方便盲人的出行。
本系統(tǒng)由89C52作為控制核心,由超聲波測距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光敏傳感器、語音播報模塊和電池模塊組成。實物圖如圖1所示,超聲波探測角度及范圍如圖2所示,總體設計框圖如圖3所示,系統(tǒng)所有硬件初始化后,光敏傳感器首先開啟,檢測光線強度,光線弱則打開LED燈,確保盲人夜晚出行安全。此后超聲波測距循環(huán)開啟,若前方傳感器檢測到1.5 m內有障礙物,或上方傳感器檢測到小于1.5 m的障礙物,抑或下方傳感器在0.2 m內檢測不到地面,則控制語音模塊播報障礙情況。同時,進行檢測加速度,判斷是否摔倒,摔倒則立刻報警。
圖1 實物示意圖
圖2 三組超聲波工作示意圖
圖3 總體結構框圖
89C52價格低廉,處理器RAM內有雙重功能的地址區(qū)間,既可作字節(jié)處理,也可作位處理,使用方便。其I/O口的設置也很簡單,且經過幾十年發(fā)展,各類傳感器及傳感器源碼很完備,可以大大簡化設計難度。
本系統(tǒng)采用HC-SR04超聲波測距模塊,其通過IO觸發(fā)測距功能,電路原理圖如圖4所示。使用時,首先向trig端口輸入一個大于10 us的高電平,觸發(fā)測距功能。此時,超聲波發(fā)送口發(fā)出8個40 Hz的方波。若在指定時間內接收口收到回波,則echo端輸出高電平且啟動定時器,以計算高電平輸出持續(xù)時間。當echo端停止輸出高電平時,定時器也停止計時。此時定時器所計時間,即為發(fā)出超聲波遇障礙物往返一程所用時間。最后可以通過公式,算出距離前方障礙物的距離。其計算公式為:
圖4 HC-SR04電路原理圖
距離=(高電平持續(xù)時間*340 m/s)/2。
傾角加速度檢測采用GY521模塊,其集成MPU-6050傳感器。因為STC89C52芯片沒有集成I2C控制器,故使用軟件模擬的方法來實現GY521的I2C功能。
使用時,首先通過I2C讀寫寄存器,進行初始化。傳感器原始數據的AD值是16位數字量,一個數據需要兩個字節(jié),來分別儲存軸向加速度的高八位及低八位,共同組成16位數據。最后把16位數據除以16 384,即可得到單位為g的軸向加速度。
語音播報模塊采用XY-V17B,集成IO分段觸發(fā),UART串口控制,ONE_line單總線串口控制,標準MP3等功能;支持MP3,WAV解碼格式,最大支持32 G TF卡存儲,可通過USB數據線連接電腦更新TF卡存儲音頻文件,語音播報模塊電路原理圖如圖5所示。
圖5 XY-V17B語音播報模塊電路原理圖
運行時,若檢測到障礙物,則根據障礙物情況不同,通過3個IO口高低電平的不同的組合,來播報不同的提示語。
光敏傳感器是一種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傳感器,光敏二極管管芯是PN結,具有光敏特性,有單向導電性。本文的傳感器采用telesky的光敏傳感器,電路原理圖如圖6所示。其優(yōu)點為使用簡單,調節(jié)方便(可直接通過內嵌的滑動變阻器調節(jié)閾值),若外部光線強度小于所定閾值,則DO口輸出高電平,若大于所定閾值,則DO口輸出低電平。
圖6 telesky光敏傳感器電路原理圖
多傳感器融合是本導盲杖的主要特點。硬件初始化后,首先光敏傳感器會檢測當前場景光線情況,若光線不強,則傳感器DO口輸出高電平,使LED燈亮起,確保盲人夜晚出行安全。此后上中下三組超聲波傳感器依次啟動檢測,當上方障礙物低于1.5 m時,語音播報“上方障礙物過低”;當前方障礙物小于1.5 m時,語音播報“前方有障礙物”;當檢測到下方地面距離大于0.2 m時,語音播報“下方凹坑,請注意”。因為上中兩組傳感器只檢測小于1.5 m范圍內的障礙物,故計算后可得,當上中兩組超聲波回傳時間大于9 ms,可直接結束檢測,進入下方傳感器的檢測,優(yōu)化響應速度,提高導盲杖靈敏度。
每輪距離檢測結束后,再進行三軸加速度檢測并計算合加速度[6]。若合加速度過大,1 s后再進行1次檢測,若合加速度為0,則判斷為使用者摔倒并語音報警。
為驗證導盲杖報警靈敏度與其他功能的可靠性,于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進行了多組實驗。取其中的兩例:一為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校區(qū)圖書館正門的連續(xù)臺階處至升旗臺的70 m區(qū)域,二為校門出口前50 m至出口處車輛升降桿的區(qū)域,實驗數據見表1、表2。
表1 圖書館區(qū)域檢測結果
表2 升降桿區(qū)域檢測結果
經試驗,該盲杖在路況結構簡單的區(qū)域內,均反應靈敏,可及時提醒使用者路面情況,夜晚LED燈也能根據光線情況自動開關,傾倒報警功能正常。但在路況復雜,人流量大的地段,會出現報警頻繁的現象。另外,若障礙物體積過小,會有一定概率檢測不到。
基于多傳感融合的智能盲杖采用多組傳感器結合,不僅能探測前方障礙物,還能檢測上方障礙物,還可對地面路況進行檢測,是其他同類盲杖所沒有的功能。經測試,本盲杖能可靠檢測樓梯的階梯高度及凹坑深度,對盲人來說,不僅減少了盲杖下探這類繁瑣動作,還避免了下探過程中出現摔倒或意外踩空的危險。另外,傾倒檢測及夜晚LED等輔助功能為使用者的出行提供了方便與保障。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在萬物互聯及智慧城市的建設中,盲道智能化的建設也會迎來大的發(fā)展,而作為配套終端的智能盲杖,會擁有更廣闊的發(fā)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