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英, 楊 力, 劉華東
(1.河北省承德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醫(yī)療評價指導中心, 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承德市口腔醫(y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牙體缺損屬于牙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病因包括齲病、牙周病以及牙外傷等,其不但會對患者的牙齒美觀度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會影響其咀嚼功能,促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下降,甚至引發(fā)一系列負性情緒[1,2]。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以及健康意識的逐漸加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口腔健康問題。既往,臨床上針對牙體缺損患者的口腔修復治療以拔除患牙牙根為主,會對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從而導致該治療方式的臨床推廣普及受限[3]。隨著近年來牙科治療手段的日益發(fā)展以及全瓷冠的開發(fā)應用,對牙體缺損患者實施保留殘根的口腔修復治療成為可能[4]。其中粘接是全瓷冠修復過程中關鍵性的步驟之一,差異性粘結(jié)劑對全瓷冠的粘結(jié)效果截然不同,如何選擇正確、有效的粘結(jié)劑有助于提高修復體的適應性,進一步導致全瓷冠的固位力和抗力的提升,繼而在改善患者預后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多功能玻璃離子粘結(jié)劑以及Panavia F樹脂水門汀均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粘結(jié)劑,然而有關兩者的臨床應用差異研究鮮見報道。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牙體缺損患者修復過程中應用Panavia F樹脂水門汀現(xiàn)代口腔粘接技術的作用價值,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方案支持,現(xiàn)作以下報道。
1.1一般資料:將河北省承德市口腔醫(yī)院醫(yī)院從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4例牙體缺損患者納入研究。按照患者就診先后順序,以單數(shù)作為以電腦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作水門汀組,以雙數(shù)作為玻璃離子組,每組各47例。其中水門汀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齡20~65歲,平均(36.23±12.05)歲;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2.05±3.61)年;病因:齲病20例,牙周病17例,牙外傷6例,其它3例。玻璃離子組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齡19~65歲,平均(36.31±12.08)歲;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2.14±3.66)年;病因:齲病21例,牙周病16例,牙外傷7例,其它2例。各組上述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組標準:①所有受試者均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為牙體缺損;②均為單牙缺損;③均擬行口腔修復治療;④均為成年人;⑤無臨床病歷資料的缺失;⑥一般狀況良好。剔除標準:①存在口腔修復治療禁忌癥證;②合并其他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者;③意識障礙或合并精神疾病者;④入組前30d內(nèi)接受過外科手術治療;⑤正參與其它研究者;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入組人員均于同意書上具名,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獲悉并核準。
1.2方法:所有受試者均開展口腔種植修復,即術前予以常規(guī)消毒處理,以2%濃度的利多卡因進行麻醉,借助手術引導板明確口腔植入點。隨后通過環(huán)形刀對黏骨膜進行切開,深度以骨面位置為宜。之后完成剝離、測量黏骨膜厚度的操作,充分暴露牙槽骨,對植入點實施鉆孔,以形成種植窩。其中玻璃離子組予以多功能玻璃離子粘結(jié)劑實施干預,水門汀組則予以Panavia F樹脂水門汀實施干預。相關操作均以說明書為準。
1.3評價指標:對所有受試者均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觀察,隨訪方式為電話隨訪以及患者來醫(yī)院門診上門隨訪,隨訪頻率為每三個月1次。分析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牙菌斑指數(shù)(PLI)、探診深度(PD)以及出血指數(shù)(BI)變化情況,患牙牙齦變色、牙齦炎以及牙齦出血發(fā)生率,治療前后牙齒美觀度評分變化情況等方面的差異。其中療效判定標準如下:①顯效:治療后牙體缺損狀況基本恢復至正常,和正常牙齒對比幾無二致;②改善:治療后牙體缺損狀況有所好轉(zhuǎn),和正常牙齒對比無明顯差異;③無效:治療后牙體缺損狀況無好轉(zhuǎn),甚至惡化??傆行?(顯效+改善)/總?cè)藬?shù)×100%。牙齒美觀滿意度的評估主要是通過醫(y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實現(xiàn),包括服務態(tài)度、醫(yī)療水平以及護理質(zhì)量等,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0~5分,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預示患者牙齒美觀滿意度越高。
水門汀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87%,高于玻璃離子組的82.98%(P<0.05),詳見表1。水門汀組PLI、BI值治療前后差值均高于水門汀組治療后PLI及BI值分別為(0.63±0.12)、(1.02±0.24),均低于玻璃離子組(均P<0.05)的(0.88±0.27)、(1.50±0.35)(均P<0.05),詳見表2。水門汀組患牙牙齦變色、牙齦炎以及牙齦出血發(fā)生率分別為4.26%、2.13%、4.26%,均低于玻璃離子組的17.02%、14.89%、19.15%(均P<0.05),詳見表3。水門汀組牙齒美觀度評分治療前后差值為(29.77±3.22)分,高于玻璃離子組的(20.34±2.15)分及玻璃離子組治療后牙齒美觀度評分分別為(93.22±4.59)分、(84.37±5.86)分,均高于治療前的(63.45±10.91)分、(64.03±10.87)分,且水門汀組高于玻璃離子組(t值=16.697,均P<=0.0005),詳見表4。
表1 兩組療效評價n(%)
表2 兩組PLI PD以及BI值變化情況評價
表3 兩組患牙牙齦變色牙齦炎以及牙齦出血發(fā)生率對比n(%)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牙齒美觀度評分對比(分,
既往,臨床上用以牙體缺損修復的金屬烤瓷存在強度較低以及美觀度較差等缺陷,目前已開始逐漸被淘汰,而新型的全瓷修復體由于具備機械性能較好、生物相容性較好以及美觀度較佳等優(yōu)勢,開始受到廣泛醫(yī)務工作者的關注,隱隱有成為首選牙體缺損修復材料的潛能[5,6]。其中口腔粘貼固定修復技術的原理是借助口腔粘貼材料合計界面處理技術完成對牙齒疾病的防治。且有相關研究報道表明,口腔粘貼固定修復技術對牙體組織的需求量較少,且具有粘貼固定力較強以及耐磨性較佳的優(yōu)勢[7]。然而,目前臨床上所應用的粘貼固定材料多種多樣,如何選擇一種合理有效的材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富士多功能玻璃離子粘結(jié)劑和流動性復合樹脂是當前世界范圍內(nèi)牙科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現(xiàn)代粘結(jié)劑,其在臨床應用中各有優(yōu)勢,但在牙體缺損修復應用中的優(yōu)劣尚且存在一定的爭議,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8]。
本文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水門汀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玻璃離子組。這反映了牙體缺損患者修復過程中應用現(xiàn)代口腔粘接技術可提高臨床治療療效。原因是因為Panavia F樹脂水門汀含有磷酸酯單體,從而可促使患者獲得較為理想的早期粘接強度和耐久度,繼而使得粘接效果較為持久,達到提高臨床療效的目的。而玻璃離子雖然具有較佳的早期粘接抗剪切強度,卻存在耐久粘接強度欠缺的不足。此外,水門汀組治療后PLI及BI值均低于玻璃離子組。這提示了水門汀組治療方案可有效改善牙體缺損修復患者的牙周健康狀況指標水平。究其原因,復合樹脂類普遍難溶于水,交聯(lián)聚合物溶解難度較大,僅在固化不全或(和)單體純度缺乏的條件下方有少量溶出物。另外,水門汀組患牙牙齦變色、牙齦炎以及牙齦出血發(fā)生率均低于玻璃離子組。這說明了水門汀組治療方案可顯著降低牙體缺損修復患者牙齦變色、牙齦炎以及牙齦出血發(fā)生幾率。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Panavia F樹脂水門汀不但可和牙本質(zhì)和修復體形成機械其嵌合力,同時可和牙本質(zhì)表面的-OH形成氫鍵,并于牙齒內(nèi)鈣離子發(fā)生絡合反應,溶解度較低,繼而可有效減小氧化鋁全瓷冠的微滲漏。本文結(jié)果還顯示了水門汀組及玻璃離子組治療后牙齒美觀度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水門汀組高于玻璃離子組。分析原因,Panavia F樹脂水門汀填充往往需需實施齲洞的酸蝕處理和粘結(jié)劑,既能使釉質(zhì)的表面達到清潔效果,精簡了窩洞制備的有關操作過程,而且較好地保留了患者牙齒中仍然健康的組織成分,繼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美觀度。
綜上所述,牙體缺損患者修復過程中應用現(xiàn)代口腔粘接技術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療效,改善牙周指標水平,降低患牙牙齦變色、牙齦炎以及牙齦出血發(fā)生風險,改善牙齒美觀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