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雯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甘肅蘭州 730050)
腦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由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所致血液聚集在腦實質內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屬于腦卒中的一類,該病起病急驟,致死、致殘率極高。該疾病的病因多以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為主,其臨床癥狀較為多樣化,如意識障礙、昏迷、頭痛、嘔吐等,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可引起患者發(fā)生腦水腫、腦疝、顱內壓增高,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依達拉奉是一種新型的腦保護劑,能夠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反應,改善功能障礙??祻椭委熆纱龠M神經(jīng)功能恢復,激發(fā)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可塑性。有研究顯示,早期的康復介入能有效地預防并發(fā)癥,促進神經(jīng)功能的代償和重建[1]。故而本研究主要探討ICH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訓練聯(lián)合依達拉奉對其神經(jīng)功能的改善作用,相關內容進行下列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ICH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65.24±3.51)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1~12 h,平均時間(3.18±2.14)h。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6.44±3.47)歲;發(fā)病至入院時間1~10 h,平均時間(2.65±2.01)h。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颊呒凹覍倬炇鹬橥鈺?。本研究經(jīng)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參照《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2]。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經(jīng)影像檢查確診者;②年齡48~80歲;③單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排除標準:①伴嚴重意識障礙;②復發(fā)性ICH;③既往有腦梗死病史。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guī)治療,給予持續(xù)吸氧,控制血壓和降低顱內壓,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康復訓練:①體位干預。輔助患者取抗痙攣位并定期更換體位、翻身,手法拍背促進痰液排出,按摩長期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②電刺激。對上下肢屈肌群及伸肌群實施中頻直流電刺激,20 min/次,1次/d。③語言干預。口腔操訓練及發(fā)音練習,15 min/次,2次/d。④手法按摩。按摩癱瘓側的肌肉和關節(jié),要求緩慢、輕柔有節(jié)律性,20~60 min/次,2次/d。⑤關節(jié)運動。鼓勵患者主動參與四肢、肩關節(jié)及髖關節(jié)訓練。觀察組在靜脈注射依達拉奉2 d后進行康復訓練,具體訓練方法同對照組,將依達拉奉(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80,規(guī)格:20 mL∶30 mg)30 mg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2次/d,連續(xù)注射14 d。均持續(xù)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依據(jù)《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4)》[2]評估兩組治療后的治療效果。顯效:頭痛頭暈等癥狀消失;有效:癥狀明顯改善;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氧自由基含量。采集兩組ICH后28 d、ICH后56 d空腹靜脈血約5 mL,其中2 mL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產物(AOPP)、8-羥基脫氧鳥苷(8-OHdG)水平。③神經(jīng)損傷標志物水平。取血方法同②,另3 mL用于檢測兩組患者ICH后28 d、ICH后56 d的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FAP)、運鐵蛋白(Tf)水平。④生活質量。對兩組患者ICH后28 d、ICH后56 d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評定標準參考腦卒中影響量表(SIS)[3],該量表共包含有8個維度(共59個條目),分別為:力量、手功能、行動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記憶與思維、交流、情感、社會參與,各維度總分均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的計算與分析均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計數(shù)資料(臨床療效)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氧自由基含量、神經(jīng)損傷標志物水平、SIS各項評分)以(±s )表示,采用t檢驗。當數(shù)據(jù)在統(tǒng)計學計算中結果為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氧自由基含量比較 ICH后28 d,觀察組患者各項氧自由基含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ICH后28 d比,ICH后56 d兩組患者血清8-OHdG、MDA、AOP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氧自由基含量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氧自由基含量比較(±s)
注:與ICH后28 d比,*P<0.05。MDA:丙二醛;AOPP:晚期氧化蛋白產物;8-OHdG:8-羥基脫氧鳥苷。
組別 例數(shù) MDA(μmol/L) AOPP(μmol/L) 8-OHdG(μg/L)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觀察組 40 11.95±2.17 8.57±1.28* 73.38±9.52 33.25±5.61* 13.87±2.67 8.98±1.08*對照組 40 19.07±2.31 12.95±1.76* 82.47±9.64 49.94±6.14* 15.92±2.93 10.14±1.28*t值 -14.208 -12.729 -4.243 -12.692 -3.271 -4.38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神經(jīng)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 ICH后28 d,兩組患者各項神經(jīng)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ICH后28 d比,ICH后56 d兩組患者血清NSE、GFAP、Tf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神經(jīng)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神經(jīng)損傷標志物水平比較(±s)
注:與ICH后28 d比,*P<0.05。NSE: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GFAP:膠質纖維酸性蛋白;Tf:運鐵蛋白。
組別 例數(shù) NSE(ng/mL) GFAP(pg/mL) Tf(g/L)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觀察組 40 36.21±4.32 18.29±2.54* 3.62±0.50 1.57±0.21* 6.96±0.51 3.17±0.52*對照組 40 36.15±4.24 24.87±3.15* 3.68±0.47 2.41±0.36* 6.94±0.68 2.49±0.17*t值 0.063 -10.284 -0.553 -12.747 0.149 7.86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兩組患者SIS評分比較 ICH后28 d,兩組患者SIS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ICH后28 d比,ICH后56 d兩組患者力量、手功能、行動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記憶與思維、交流、情感、社會參與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SIS評分比較(分 , ±s)
表4 兩組患者SIS評分比較(分 , ±s)
注:與ICH后28 d比,*P<0.05。SIS:腦卒中影響量表。
組別 例數(shù) 力量 手功能 行動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觀察組 40 31.23±5.19 82.15±7.39* 33.56±4.6283.20±6.61* 29.79±4.3971.85±4.92* 28.23±4.28 68.59±4.45*對照組 40 31.21±5.28 61.33±6.85* 33.58±4.7762.51±5.11* 29.81±4.3554.37±3.39* 27.19±4.11 51.43±3.78*t值 0.017 13.068 -0.019 15.662 -0.020 18.503 1.108 18.58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記憶與思維 交流 情感 社會參與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 ICH后28 d ICH后56 d觀察組 40 28.27±4.46 72.66±3.06* 28.23±3.5171.94±4.22* 26.37±2.1868.49±4.13* 25.75±3.18 78.64±4.55*對照組 40 28.31±4.51 55.61±2.58* 28.22±3.6149.39±2.46* 26.41±2.2151.36±3.55* 25.77±3.17 52.42±4.01*t值 -0.040 26.942 0.013 29.197 -0.081 19.893 -0.028 27.34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ICH又稱腦溢血,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該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輕者出現(xiàn)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重者引起偏癱、失語甚至昏迷[4]。由于沒有額外的心理康復及干預時間的滯后,采用常規(guī)康復訓練聯(lián)合依達拉奉的臨床治療效果無法達到患者的心理預期[5]。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康復訓練可促進大腦皮層功能區(qū)模式整合,最大限度促進中樞神經(jīng)功能恢復,其訓練開始時間為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的2 d[6]。氧自由基是造成神經(jīng)功能損傷的毒副代謝產物,當自由基發(fā)生過氧化反應時,其脂質氧化終產物MDA、AOPP、8-OHdG會加劇細胞損傷的程度。臨床研究提示,依達拉奉可有效改善其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緩解神經(jīng)癥狀[7]。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血清MDA、AOPP、8-OHd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早期康復訓練聯(lián)合依達拉奉能提高ICH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抑制氧自由基生成方面更有效,與徐建紅等[8]研究結果一致。NSE、GFAP是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在受損后釋放入血的高特異性血清學指標,ICH會引起血紅蛋白大量分解、Tf生成增多從而增加氧自由基的生成[9]。早期康復訓練可促進側支循環(huán)及神經(jīng)軸突與突觸的聯(lián)系,激發(fā)健側大腦半球代償能力,大腦神經(jīng)功能重組,進而減輕氧化應激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NSE、GFAP、Tf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力量、手功能、行動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記憶與思維、交流、情感、社會參與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早期康復訓練聯(lián)合依達拉奉能有效減輕ICH患者的神經(jīng)損傷,提高生活質量,與劉昭淑等[10]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訓練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ICH可有效地抑制患者機體氧自由基生成,改善神經(jīng)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