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群
摘要:以雜交粳稻甬優(yōu)2640和甬優(yōu)2638為試驗品種,以常規(guī)毯苗機插為對照。對雜交粳稻甬優(yōu)2640、2638兩品種進行缽苗機插超高產栽培攻關試驗。結果顯示:和毯苗機插相比,缽苗機插水稻缽苗機插稻移栽植傷輕,緩慢期較短,分蘗早生快發(fā),群體莖蘗消減平緩,葉面積指數(shù)下降平緩、群體干物質重,結實率和千粒重高。穗粒數(shù)、群體穎花量顯著增加,產量均達超高產水平。在此試驗基礎上,對缽苗機插水稻超高產關鍵栽培技術進行了定量,為這種先進的機械化栽插方式在東??h推廣應用提供相配套的適用技術支持。
關鍵詞:水稻;缽苗機插;群體動態(tài)特征;超高產栽培技術
東??h位于江蘇省東北部,是農業(yè)大縣,先后榮獲全國農業(yè)綜合實力百強縣、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一直以來,水稻是東??h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面積在6.47萬hm2左右,為稻麥兩熟種植區(qū)。受傳統(tǒng)的機插技術和直播稻的影響,再加上農藥、肥料等成本費用越來越高,本地的水稻產量和種植效益一直不是很高。為解決這個問題,近年來,東??h以水稻機插高質高效栽培和精確量栽培技術理論為基礎,開展了水稻缽苗機插超高產栽培攻關試驗,探索在稻麥兩熟區(qū)水稻種植采取缽苗機插方式下,水稻生長發(fā)育與產量形成的特點,為這種先進的機械化栽插方式在東??h推廣應用提供相配套的適用技術支持。
1 試驗材料與設計
1.1 試驗品種
雜交粳稻甬優(yōu)2640和甬優(yōu)2638。
1.2 試驗設計與栽培管理
2018年在江蘇省東??h稻麥科技展示基地進行大田攻關試驗。試驗地前茬均為小麥,土壤類型為砂姜黑土。 缽苗機插定點觀察19塊田,面積4.0hm2 ,毯苗機插定點觀察6塊田,面積1.4hm2。
(1)播期:5月19日浸種,5月21日通過配套播種機播種。
(2)播量:秧盤為特制適合機插448孔硬盤,平均每孔播2~3粒種子,培育健壯缽苗,秧齡30d,栽插時平均每孔單苗2株,單株帶蘗0.3個,葉齡4.5葉。
(3)精確栽插:6月20日采用缽苗插秧機機械移栽,行株距為33×16.0cm,基本苗為3.5~4.0萬/667m2。
(4)肥料運籌:按照超高產要求實施,施純氮肥22.5kg/667m2,N:P:K=2:1:2,磷肥一次性基施,鉀肥分基肥和穗肥等量施用,基蘗肥:穗肥為5:5,分蘗肥分移栽后7d施用,穗肥分倒4葉和倒3葉等量施用。另外翻耕前施用菜籽餅75kg/667m2,抽穗灌漿期噴施有效硅溶液(SiO2含量>25%)和微量元素鋅、硼。
(5)水漿管理:機插時寸水移栽活棵,分蘗期穩(wěn)定的淺水層灌溉;在有效分蘗臨界葉齡的前一個葉齡,當莖蘗數(shù)達到預期穗數(shù)的80%時,開始斷水擱田,輕擱、多擱;擱田后至成熟前一周采取“水-濕-干”交替灌溉。病蟲草害按當?shù)卮竺娣e生產統(tǒng)一實施。
(6)毯苗機插(對照):育秧、移栽、基本苗均與超高產栽培相同。肥水管理按照當?shù)馗弋a要求實施,施純氮肥20kg/667m2,基肥:蘗肥:穗肥=3:3:4,分蘗肥分移栽后7d施用,穗肥分倒4葉和倒3葉等量施用,N:P:K=2:1:2,磷肥一次性基施,鉀肥分基肥和穗肥等量施用。11~13葉斷水擱田,此后一直采用“水-濕-干”交替灌溉。病蟲草害按當?shù)卮竺娣e生產統(tǒng)一實施。
2 缽苗超高產群體動態(tài)特征
2.1 產量及其構成因素
通過表1 數(shù)據(jù)可知,缽苗機插超高產栽培條件下2個品種水稻產量均達超高產水平,均極顯著高于對照,甬優(yōu)2640產量為915.23~952.18 kg/667m2 ,平均比HY高出15.5%,甬優(yōu)2638產量為894.37~920.41 kg/667m2,平均比HY高出13.7%。從群體穎花量來看,2品種群體穎花量SHY極顯著高于HY,甬優(yōu)2640平均高11.3%,甬優(yōu)2638平均高10.5%。再進一步分析穎花量構成因素,2品種穗數(shù)SHY比HY多,但差異不顯著;而2品種每穗粒數(shù)SHY極顯著多于HY,甬優(yōu)2640平均多13.5%,甬優(yōu)2638平均多10.3%。缽苗機插稻結實率和千粒重比較穩(wěn)定,2品種SHY均多于HY,但差異不顯著??梢姡徝鐧C插稻獲得超高產關鍵在于保證足量穗數(shù)基礎上,增加每穗粒數(shù),提高群體穎花量,同時確保結實率和千粒重。
2.2 群體莖蘗動態(tài)特征
2品種缽苗機插水稻群體莖蘗動態(tài)見圖1,由于缽苗機插稻帶土移栽,植傷輕,緩慢期較短,分蘗早生快發(fā),2品種水稻群體在生育前期增長均較快,至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達到預期穗數(shù),但HY群體莖蘗數(shù)略大于SHY;2品種SHY和HY群體均在拔節(jié)期達到高峰苗,SHY群體是預期穗數(shù)1.32倍,而HY群體是預期穗數(shù)的1.43倍;拔節(jié)之后,SHY群體莖蘗消減較為平緩,至抽穗期基本穩(wěn)定,而HY群體群體莖蘗數(shù)下降幅度較大,抽穗期和成熟期莖蘗數(shù)均小于SHY群體。最終成穗率SHY(大于75%)高于HY。
2.3 葉面積指數(shù)動態(tài)
由圖2可以看出,2品種缽苗機插水稻SHY和HY葉面積指數(shù)動態(tài)存在明顯差異。以品種甬優(yōu)2640為例,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SHY葉面積指數(shù)略大于HY;至拔節(jié)期,HY葉面積指數(shù)快速增加,顯著高于SHY;SHY和HY均在孕穗期達到最大值,分別為7.85和7.75;孕穗之后,SHY和HY葉面積指數(shù)均下降,SHY下降較為平緩,至成熟期仍保持3~4張綠葉,而HY葉面積指數(shù)下降較快,至成熟期僅為3.12,極顯著小于SHY。品種甬優(yōu)2638亦此規(guī)律。
2.4 主要生育期干物質重
由圖3可知,2品種缽苗機插稻SHY和HY主要生育期干物質積累動態(tài)有著明顯不同。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HY群體干物質重大于SHY群體,至拔節(jié)期SHY群體和HY群體干物質重相當;拔節(jié)之后,SHY群體水稻干物質重一直大于HY,并隨著生育期推進有擴大趨勢;成熟期,甬優(yōu)2640和甬優(yōu)2638水稻SHY群體干物質重比HY群體分別高出10.83%和10.96%。
3 缽苗機插水稻超高產關鍵栽培技術
3.1 培育缽苗壯秧
秧苗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缽苗插秧機栽插質量和品種產量潛力發(fā)揮,因此,培育缽苗壯秧是大田早發(fā)爭足穗、壯稈促大穗的基礎,也是缽苗機插水稻獲得超高產的基礎。壯秧指標有哪些?秧齡30d左右,葉齡4.5~5.0;苗高15~20cm,單株莖基寬0.30~0.40cm;平均單株帶蘗0.3~0.5個;單株白根數(shù)13~16條;百株干重8.0g以上;缽體重5g左右。如何培育缽苗壯秧?首先,壯秧劑拌細土培肥;其次,藥劑浸種催芽;再次,選擇適宜播種期,播種機精確播種,每孔播3粒,保證每孔出2苗,成苗孔率達95%左右;還要注重秧苗期管理,無病蟲害。
3.2 精確計算基本苗
基本苗是水稻群體的起點,確定合理的基本苗是建立一個高光效和高質量群體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基本苗的計算公式:X(合理基本苗)=Y(適宜穗數(shù)/667m2)/ES(單株可靠的最大成穗數(shù))確定缽苗機插水稻基本苗。缽苗機插超高產水稻行株距33×16cm或33×14cm,插1.26~1.44萬穴/667m2,保證基本苗3~4萬/667m2。
3.3 精確定量施肥
精確定量施肥有利于缽苗機插水稻個體與群體協(xié)調平衡生長,塑造高質量超高產群體。精確施肥是根據(jù)水稻目標產量、土壤供氮水平、肥料當季利用率,合理確定當季水稻施肥量。缽苗機插超高產水稻畝施純氮23 kg和氮磷鉀配比1:0.4:0.8,基肥施尿素(含N46%)15.0 kg/667m2、過磷酸鈣(含P2O512%)80~100 kg/667m2、氯化鉀(含K2O60%)15kg/667m2,
分蘗肥施尿素15.0kg/667m2,穗肥施尿素20kg/667m2、穗肥氯化鉀10kg/667m2。有條件地區(qū)適當基施有機肥。氮肥運籌比例6:4,基肥:蘗肥=5:5,穗肥倒4:倒3 =5:5。磷肥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鉀肥分基肥和促花肥等量施用。
3.4 定量水分管理
機插移栽時寸水移栽,活棵后灌淺水,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前一個葉齡,群體莖蘗數(shù)達80%開始擱田,做到多次輕擱田,拔節(jié)后采取“水-濕-干”交替灌溉。
3.5 病蟲草害防治
前期重視化學除雜及水層抑草,栽后7d結合第一次分蘗肥施用除草劑,施藥后4~5d不排水;中后期注重防治稻薊馬、稻縱卷葉螟、螟蟲、飛虱、紋枯病、稻曲病等。其中前期從育秧至大田拔節(jié)要特別重視條紋葉枯病防治,抽穗前要嚴防稻曲病。
4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和毯苗機插相比,缽苗機插超高產栽培條件下2品種水稻產量均達超高產水平,均極顯著高于對照,甬優(yōu)2640產量為915.23~952.18 kg/667m2 ,平均高出15.5%,甬優(yōu)2638產量為894.37~920.41kg/667m2,平均比HY高出13.7%。而且缽苗機插水稻缽苗機插稻具有移栽植傷輕,緩慢期較短,分蘗早生快發(fā),群體莖蘗消減平緩,葉面積指數(shù)下降平緩,群體干物質重,結實率和千粒重高,穗粒數(shù)、群體穎花量顯著增加等優(yōu)點。同時,水稻秧苗通過缽育苗,秧齡彈性較大,能有效解決了東海縣稻麥輪種茬口銜接難題。缽苗機插水稻超高產關鍵栽培技術包括培育缽苗壯秧、培育缽苗壯秧、精確定量施肥、定量水分管理、病蟲草害防治。
參考文獻
[1] 孫堅政.水稻缽苗機插超高產栽培技術攻關示范[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5):94-101.
[2] 高進軍.大中農場水稻缽苗機插超高產栽培攻關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7(3):11-13.
[3] 吳文革,張健美,周永進,等.江淮水稻缽苗機插生育特性與高產栽培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稻米,2015,21(4):118-124.
[4] 張洪程,朱聰聰,截中泮.蒗缽茁機插水稻產饞形成優(yōu)勢及中要生理生態(tài)特點.農業(yè)工程學報,2013,29(21):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