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央和省委的人才工作會議相繼召開,黑龍江省人才工作又吹響了新的號角。作為一名“老”人事干部,我的精神為之感到振奮——我們黨越來越重視人才和關(guān)愛人才了。同時,我的心里也有種莫名的情愫萌生,因為三十多年以前,我也是一名黨的人才政策的受益者。
乘興報名卻遇冷
1989年,是我中專畢業(yè)后分配到嫩江縣物資機電設(shè)備公司擔任主管會計的第三年。說實話,我的工作崗位不錯,可總覺得有些不滿意。因為我從小就喜歡文字,總夢想著能從事寫作工作,而當時每天只能和數(shù)字打交道,不免有些失落。
于是,在工作之余,我抓緊一切時間“充電”,連宿舍旁邊值班室里的電視都沒空看,就是希望能圓了自己的夢想。直到有一個周日,好朋友小梅來宿舍找我玩,我們倆聊了一會兒,小梅說想看電視,我就請門衛(wèi)打開了值班室的門。誰知道,一開電視,說巧不巧,屏幕上就出現(xiàn)了縣政府招聘秘書的通知。一字一句地看完通知,我頓時心動了。而小梅比我還興奮,手舞足蹈地說:“縣政府公開招考秘書!你不是總想干文字工作嗎?這下機會終于來了。明天你就去報名,一定能考上!”
就為這意外得來的消息,我興奮得整整一夜沒合眼,第二天就請假去報名了。
我腳下生風地跑到縣政府大院,進了辦公樓,很快就找到報名處。輕輕敲開門,一個年輕人問明我的來意,告訴我:“資格審查,請找劉主任。”
很快,劉主任接待了我。簡短交談后,他覺得我條件不錯,高興地讓我趕快把簡歷寫下來。在我寫簡歷的時候,他在旁邊一直贊不絕口,說我的字寫得漂亮,還說我的氣質(zhì)非常適合做秘書工作。
可是,當我把工作單位名稱寫出來時,他的神情卻一下變了,遲疑地對我說:“真是不巧,這次招考的范圍是財政撥款的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
我一聽自己在招考范圍之外,如同一盆涼水從頭頂上潑下來,心一下涼了。
劉主任見我呆住了,便好心安慰我說:“小賢,別灰心,你有這樣的才氣,將來肯定會有機會的。我這就記下你的情況,一旦有機會,立即通知你。”
我真誠地謝過萍水相逢的劉主任,然后像一只泄氣的皮球,沮喪地離開了報名處。
奮筆疾書迎轉(zhuǎn)機
低落的情緒使我沒辦法回單位工作,心灰意冷中,想起小梅正在家復(fù)習準備成人考試,就直接去了她家。一進門,我啥都沒說,“撲通”一聲倒在床上蒙頭大哭起來??拗拗?,我腦子閃過一個念頭:“我要給縣長寫信,反映這一情況!”于是,我立刻爬起來對小梅說:“快,給我找紙和筆來!”
小梅很快將紙和筆送到我面前。我一言不發(fā),奮筆疾書,不大一會兒,就寫滿了兩張稿紙。寫完了,我才對小梅說明事情的經(jīng)過。小梅一聽堅決贊同:“無論起不起作用,為所有排除在招考范圍之外的人寫一封請愿信,還是很有必要的,說不定就管用呢?!?/p>
第二天,小梅就自告奮勇地將這封信從縣長辦公室的門縫兒塞了進去。
我給縣長寫的信,大意是這樣的:通過考試選拔人才,這是嫩江縣史上開先河的壯舉。如果縣政府真的打算廣開門路選拔人才,這樣的選擇方式還是有局限性。不敢說我本人就是縣政府要找的真正人才,可是,很多不在選拔之列的企業(yè)人才就有可能被排除在門外。
本以為這封信會像泥牛入海般一去不回,沒想到,剛過了一天,那位劉主任竟然通知我去領(lǐng)準考證。
原來,縣長對我的信很重視,還特意召開了一次會議。結(jié)果,報考范圍就從原來財政撥款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擴大到國企在職人員,還為此發(fā)了一份紅頭文件。
我給縣長寫信的事不久便傳開了,一時間我在縣政府大院里就成了被熱議的“名人”,當然,這“盛況”我是后來才知道的。
當年的3月28日,考試結(jié)果出來了,我的總分排在全縣第二名。不夸張地說,那是我人生的一個高光時刻。
幾天后,我又參加了面試,效果也不錯。不過由于其他原因,我的調(diào)任暫時擱淺,信息被儲存在縣人才庫,以待隨時調(diào)用。
人盡其才開先河
這是當時嫩江縣第一次以公開考試的辦法選用政府工作人員,考試結(jié)果通過電視向社會大張旗鼓地公布,效應(yīng)很是轟動,社會各界對嫩江用人制度的大轉(zhuǎn)變交口稱贊。
1989年12月,恰巧縣人事局崗位有了空缺,我就被調(diào)過來先試用。三個月后,縣人事局同意正式調(diào)我過來,并將調(diào)動意見提交縣“七人小組”會議?!捌呷诵〗M”是由縣委、縣政府相關(guān)的七名領(lǐng)導(dǎo)組成,人事調(diào)轉(zhuǎn)必須七人全部同意才能通過。那次“七人小組”會議提交的名單上第一個就是我。據(jù)參會的縣人事局同志說,領(lǐng)導(dǎo)們認為我是“真刀真槍”考出來的,必須人盡其才。就這樣,我進入了縣人事局工作。
我清楚地記得,剛到縣人事局工作時,有的人不知道我是考上來的,還直言不諱地問我:“賢哲,你父親是哪個局的領(lǐng)導(dǎo)???”我如實回答父親是農(nóng)民、母親是家庭婦女,他們都不相信。后來,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我開玩笑說我爸是土地局局長——我父親一輩子管護著土地、侍弄莊稼,稱作“土地局局長”,好像也說得過去。
從此,嫩江縣政府部門一直沿用了考試選人的方法,直至公務(wù)員考試制度實施。通過這種方式選人用人,不但縣委、縣政府的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大批人才也都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同時對全縣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起到促進作用。
如今,嫩江縣改成了嫩江市,“升級”了。黨的人才政策也越來越暖人心了。而我的那段難忘經(jīng)歷,則成為永遠的寶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