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
膽囊的基本職能為存儲及排出膽汁,對吸收及消化脂肪十分重要。膽汁經(jīng)由肝臟生產(chǎn),并被壓縮與存儲于膽囊里,再進入小腸,有助于人們對食物的消化。如果患上膽囊息肉、膽囊結(jié)石等疾病時,往往需要手術切除膽囊。
這幾年以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手術業(yè)已普遍使用,其優(yōu)點包括小創(chuàng)傷、低痛苦、手術時間不長、迅速恢復等,已是治療良性膽囊疾病的首選。一般來說,膽囊切除并不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當然,術后患者少不了要花些時日去適應自己沒有膽囊的身體狀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術后飲食。由于沒有了膽囊,到達小腸的膽汁濃度下降,會造成人體難以很好地消化脂肪,或會產(chǎn)生腹痛。良好的飲食方式可以幫助人們預防膽囊切除后發(fā)生的消化功能紊亂。以下幾點易于操作的飲食調(diào)整原則,有助于為膽囊切除術后患者提供科學的飲食指導。
術后早期:主要是清流食
術后第一階段,患者在飲食上主要是清流食,可以攝入藕粉、米湯、果汁、蛋花湯、去油肉湯等。經(jīng)過1~2天后,病情趨穩(wěn),在飲食方面達到第二階段,可以攝入豆?jié){、杏仁茶、牛奶、酸奶、蒸蛋等流質(zhì)食物。若患者在吃進這些流質(zhì)食物后沒有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即達到第三階段,可以攝入蛋花粥、龍須面、面包、餛飩、蛋糕、肝泥、菜泥等。再經(jīng)過5~6天后達到第四階段,吃些軟飯、饅頭、有肉的軟菜等。
概括來說,患者在術后飲食應堅持“便于消化、高熱、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原則。特別要指出的是,維生素極難由飲食中獲取,然而卻對傷口康復及內(nèi)部創(chuàng)口的痊愈大有幫助,因此,需要時應增加一些營養(yǎng)補充物。
術后3個月內(nèi):低脂飲食,少量多餐
患者飲食原則宜少量多餐,以加快術后康復。這一階段先有一段適應期,宜控制脂肪的攝入量,特別是不要攝入過多動物脂肪。具體食物可為低脂軟飯或低脂半流,如面條、粥類、水果、面片、餅干、面包、蛋清、豆腐、低脂瘦肉、去脂牛奶、纖維含量少的蔬菜等。按照耐受食物的具體狀況,對脂肪的管控由每天20克的從嚴標準,逐漸放寬到每天40克。若飯后不適,下次就可以不吃抑或適當減量,在適應之后再慢慢放寬脂類食品的攝取。
康復之后,減少膽固醇及脂肪
飲食回歸正常后,要注意葷素的科學配置,盡可能降低食物中的膽固醇及脂肪含量。因為切除膽囊后,由于濃縮膽汁不足,如果攝取太多的膽固醇及脂肪,可能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嚴重的還會產(chǎn)生脂性腹瀉,造成營養(yǎng)不良。日常生活中提倡多用植物油,盡量不用動物油,盡可能少吃濃度高的肉湯、魚湯、雞湯等,降低對含脂肪量高的堅果類食品的攝入,比如瓜子、花生、開心果、大杏仁、核桃等。
從嚴管控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攝取,包括蛋黃、沙丁魚、魷魚、動物腦、動物內(nèi)臟、蟹黃、魚卵等。一星期食用雞蛋4個以下。防止太過饑餓,抑或暴飲暴食。
以后的長期飲食注意
1.增加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主選低脂優(yōu)質(zhì)蛋白,如蝦、魚、豆腐、禽類和油量少的豆制品。
2.多吃蔬菜水果。每日攝取的蔬菜量要超過500克,水果不少于2個種類。因為蔬菜和水果均含有豐富的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對于失去膽囊后代謝紊亂的改善有利。同時還應富含膳食纖維,可少生成膽固醇,少吸收糖及脂肪,有利于降脂、降血糖。
3.常食粗糧。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品,如小米、玉米、燕麥、甘薯之類粗糧,有助于推動膽汁排泄,可以常食。
4.戒除煙酒和辛辣食物。切除膽囊的患者一定要戒煙戒酒,因為吸煙酗酒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同時要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洋蔥、蒜、姜、辣椒和胡椒等。
5.注意烹飪方式。清淡第一,宜蒸煮、清燉、煨湯等,不可采用油炸、煙熏、燒烤、半生半熟之類的烹飪方式。同時盡可能減少調(diào)味品用量,可幫助患者順應術后膽道功能的變化,消減消化道的壓力。
此外,維持情緒平穩(wěn),性格開朗,避免出現(xiàn)焦慮、發(fā)怒、抑郁之類的負性情緒,避免由于自主神經(jīng)及中樞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機能紊亂而擾亂膽管代償功能的康復。適度參與較輕的日常勞動及體育活動,不可久坐久臥,以有助于身體功能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