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福
“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認真教好每一個學生?!边@是曾蓉的心愿。在經(jīng)年累月、看似平淡的歲月里,她用心和每一位家長溝通,用心和每一個孩子交流,讓他們在校園里健康成長,收獲不一樣的童年時光。
家校合力,讓教育更有溫度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弊哌M崇新小學,隨處可見《弟子規(guī)》里的訓言,曾蓉介紹,崇新小學學生家長的知識層次都不高,平日里忙于勞作,難免疏忽對孩子的管教。但家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崇新小學想了很多辦法,其中,對家長進行培訓無疑是重要一環(huán)。作為學校教導主任,曾蓉曾多次對家長開展過關(guān)于《弟子規(guī)》內(nèi)容的培訓,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家長面對面交流,為良好家庭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hǔ)。
從教多年,曾蓉十分清楚剛從幼兒園升上來的一年級的孩子和即將畢業(yè)離開學校的六年級的孩子是最令家長頭疼的。剛從幼兒園升上來的孩子,還無法習慣學校的學習氛圍,而家長更是沒有學會放手,時刻跟在孩子后面,凡事包辦。此時,曾蓉便會站出來,通過一堂別開生面的家長課,讓家長們懂得放手的重要性。即將畢業(yè)升入初中的孩子,家長們也是一片焦慮,有對成績的擔憂,也有對未來的迷茫,這時候,曾蓉又得站出來,給家長們解答各種困惑,緩解各種焦慮。
在此期間,她講得最多的話題是“陪伴”。曾蓉強調(diào),無論家長多忙,一定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哪怕一天只有短暫的十分鐘。“不能焦慮,但是要重視,要積極和老師溝通,形成配合?!痹乇硎尽?/p>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曾蓉有很深的教學體會。曾有一段時間,她在校門口看到送孩子的家長左手拿著書包,右手牽著孩子,家長累得滿頭大汗,孩子卻是一臉懵懂。也有的時候,家長帶著孩子來到了校門口,卻發(fā)現(xiàn)書本忘在了家里,家長便又慌忙著跑回去,本來是孩子上學,最后勞累的卻是家長。
曾蓉表示,家長們完全把精力用錯了地方?!凹议L要做的是做好示范,讓孩子有樣學樣,而不是什么都靠大人做好,孩子坐享其成?!彼f道。
教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教師需要積極上進,學生需要陽光活潑。但現(xiàn)實卻是,鮮有學生會說自己熱愛上學。
面對第一天走進校門的學生,曾蓉一定會告訴他們,上學是件美好的事情,引領(lǐng)大家樹立積極的心態(tài)。當然,也有例外。曾有一個學生,一年級剛進入學校,一到班里便開始哭泣,后來曾蓉才發(fā)現(xiàn),面對孩子哭泣,該學生家長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你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不會像幼兒園那般輕松了?!痹伛R上反駁了家長的說法:“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卻被家長說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wù),無形中給孩子施加了壓力。”在勸導該學生時,曾蓉說起學校許多愉快的事情,校園變大了,朋友變多了,知識也在不斷增長,在她的引導下,這個孩子慢慢轉(zhuǎn)變了思維,只要走進學校便樂呵呵的,學習成績也一路提升。
立足實際,讓課堂更有趣味
“我的課堂風格比較活躍,所以學生可以一直保持高漲的興趣?!闭f起英語課堂,曾蓉用“活躍”二字加以概括。
在20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中,曾蓉始終以學生為本,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宗旨,以讓學生愛上英語,學好英語為最終目的。課下她認真鉆研教材,多方查閱資料,準確把握重難點。課堂上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學習,她根據(jù)學生的年齡段和教授內(nèi)容的不同,融入不同形式的特色活動,在教授單詞時以唱歌、搶答、游戲、猜單詞、接龍、小組競賽等形式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課堂中,人人開口,人人互動,學生的學習愿望強烈,學習氛圍濃厚。
在學習對話中,曾蓉以配音朗讀、角色扮演、情景再現(xiàn)、語境創(chuàng)設(shè)的形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句型及語法知識。在習作和語篇教學中,曾蓉和同學們一起用思維導圖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讓他們學會抓住關(guān)鍵詞句來學懂課文。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信并體會到成就感,曾蓉時常用激勵性的手段評價學生,讓學生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同時也讓學生結(jié)合各自在課堂學習中的心情、興趣、合作交流方式及收獲等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肯定。部分性格內(nèi)向的同學在一次次大膽的實踐中,在一次次成功中變得自信開朗起來。
曾蓉班上曾有一個不自信的女孩,英語口語課上,她張開嘴也發(fā)不出聲音,曾蓉和她對話時,沒說幾句她就開始發(fā)抖。課后,曾蓉和她交談,她也不說話,多問幾句就又哭起來。和家長聯(lián)系,家長表示孩子特別敏感膽小,人多就緊張?!拔揖陀X得,她一定可以,每天不管她回不回應(yīng)我都和她講幾句,夸夸她的書寫,多觀察她的小細節(jié),讓其他學生看到她的優(yōu)點,從點滴關(guān)注他,每節(jié)課上課都會叫她發(fā)言,她不說我就牽著她的手幫她說,并鼓勵她?!痹卣f道。
就這樣堅持了一個月,這個孩子終于有了轉(zhuǎn)變,她開始慢慢跟著曾蓉一起小聲朗讀。曾蓉又換了方法,通過英語結(jié)對子,讓這個孩子和另一個同學互幫互助,每天必須互相教會對方一個單詞或一句話,或2人表演小對話。每天放學后,曾蓉都讓她到辦公室來練習。慢慢地,她愿意和同學交流,課上發(fā)言偶爾也敢舉手,一學期后,她成了英語組長。
“決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边@是曾蓉對自己的承諾,也是對學生的承諾。在2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曾教授過多門學科,有輕車熟路的,也有難以掌握的,但她總能找到方法,給學生帶去有趣的課堂。
教思想品德時,每次課前她一定要找很多圖片,課上和學生進行熱烈探討;教信息技術(shù)時,因為不太擅長,她會到電腦室反復操練到嫻熟。正是在立足實際的親身實踐中,曾蓉把課堂變得歡聲笑語,高年級時,學生的英語成了最棒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