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藝術類設計專業(yè)目前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高校都開始設置這類課程,人們審美意識的逐漸增強,對于藝術設計追求日漸卓越。因此,藝術設計高端人才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可以滿足現階段城市建設、美化環(huán)境、藝術設計、媒體宣傳等實際需要,應用型本科高校要對藝術設計類課程進行科學的分析,要結合專業(yè)實際調整課程結構,采用科學的評價體系,對于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評估和反饋。
在藝術設計人才聘用上,企業(yè)更愿意選擇那些一進入公司,就能夠操作和工作的員工。這就要在學校時期就要積極參與設計實踐,經過專業(yè)設計鍛煉,多次參加設計大賽和專業(yè)的設計任務等,進入企業(yè)后獨立承擔設計項目。因此,應用型高校針對藝術設計類課程設置科學的評價體系至關重要。這也說明藝術設計要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不要脫節(jié),要保證學生參與實踐獲得的成果,以學生成果為導向,切實突出實際教學的實效性,保證學生通過教育可以掌握設計真本領[1]。
美國針對高校學生學習成果的研究開展較早,美國部分學者針對大學學生學習成果教學改革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課程教學評價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評價體系包含課堂教學評價、實踐教學評價、真實性教學、成果檔案袋、評價量表等多種方法。
國外學者布魯姆提出了在專業(yè)教學中,每個單元完成教學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查,要保證學生切實掌握了該單元的知識點,之后再進行下一部分的教學內容,這就是著名的“掌握學習”理論。
學習目標的制定和學習過程的進行都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要保證處于積極學習狀態(tài),才能保證從淺顯層次的學習逐步轉化為深層次的學習,基于學生學習成果的教學體現出一種終身學習的理念。
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注重學生學習的成果。專業(yè)教學重視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己朔绞街饾u改變,從考核成績轉化為考核學習成果;引導學生更加注重學習的過程,而不是考試成績。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專業(yè)學習的實踐性;教師重視藝術設計任務的布置,重視設計活動的開展。學生積極參與,體現出與傳統(tǒng)教學截然不同的一面[2]。
(一)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課程評價體系,在應用型本科課程開展中,重視專業(yè)課程的地位,明確專業(yè)課程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的作用,結合實際修訂教學目標。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由簡入難,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之前的教學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體現在藝術設計專業(yè)課程中,首先要明確設計類課程教學目標,明確各學科的教學意義,制定學習計劃和方案。
(二)結合專業(yè)教學目標,對課程進行重構和再造。應用型本科高校要本著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對專業(yè)課程進行結構優(yōu)化,藝術設計類專業(yè)課程要結合專業(yè)設置和人才培養(yǎng)方案。確定教學內容,確定課程進度,要探索課程教學深度,確定設計項目等等。高校要以項目為載體,將設計類課程知識融入到訓練設計項目、設計大賽、企業(yè)設計實訓等環(huán)節(jié)中,平時也要做好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
(三)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效果評價標準。針對藝術設計專業(yè)課程制定科學的評價指標,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定期梳理教學目標,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和進度安排,深化教學實效性,重視學生能力的轉化[3]。
評價標準指的是一種評判字表,是指在人們生活工作等等過程中,對于一些特定對象進行衡量的價值尺度,代表了一種界限。評價標準是評價活動開展的核心內容,是反映人們價值觀念的部分,評價標準有著引導評價者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評價標準至關重要,要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評價,這里提到的是對學生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而且選擇的是藝術設計類課程。針對這些課程的評價是對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是對教學價值的判斷,是評判教和學的雙重過程。
藝術設計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敬業(yè)精神和正確價值觀的設計型人才,要集傳統(tǒng)平面媒體設計和現代數字設計知識和技能于一身,未來可以在企業(yè)、傳媒機構等部門從事設計工作的綜合性人才,要突出人才的應用性和復合性。
例如藝術設計類課程中的字體設計課程,這是在很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比較典型的課程之一,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字體設計專業(yè)知識和圖形應用知識,解決傳統(tǒng)印刷平面媒體和數字媒體的文字設計問題,將字體和圖形、材質、版式等結合起來,這一課程培養(yǎng)目標劃分為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情感目標,具體如下: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字體的寫作和應用,要具備字體設計的創(chuàng)意思維和能力,具備熟練的排版能力,對文字和圖形可以巧妙結合在一起,可以在平面設計中融入文字設計。
2.技能目標:要逐步掌握字體設計技能,在平面設計中做好圖文結合設計,實現創(chuàng)意字體設計,采用文字和圖形表達特定含義,運用字體設計參與設計項目和設計任務實踐,要能夠表達設計的理念和意圖,突出設計的價值和審美性。
3.態(tài)度和情感目標:學生要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yè),要對設計這一工作具有一種謙卑和認真的態(tài)度,要愛崗敬業(yè)、遵章守紀,設計過程中要嚴謹,且要學會創(chuàng)新,要對新知識快速消化和掌握,要具備與時俱進的能力,要具備原創(chuàng)精神,要保護別人的勞動成果,不抄襲,不挪用。
結合課程教學目標,結合所學知識點,對課程進行梳理,整理出如下門課矩陣(見表1)。
表1 門課矩陣
學習成果指的是學生學習之后獲得的效果或獲得能力,學生通過學習過程的實踐逐步獲得知識和技能,這是一個漫長且有價值的過程??茖W的教學設計有助于實現學生學習成果的提升,在藝術設計類課程中,要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建立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要優(yōu)化課程框架結構,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安排,科學地設計教學實踐。以字體設計課程為例,要明確教學目標,其具體價值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
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課程評價體系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和管理,因此,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校教育階段不同于中學時期,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較強,且突出了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學習成果的影響十分明顯,因此,藝術設計類課程評價可以作為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
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藝術設計類課程評價體系建立可以保障這類專業(yè)課程教學的質量,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課程中的設計項目要通過多個層級逐步去完成。第一層級,教師帶領學生完成,教師主要是示范,學生模仿,這是設計的初級階段;第二層級,教師對學生設計任務進行指導,教師逐漸放開手,讓學生逐步參與設計過程;第三層級,教師只是引導者,學生自主完成設計項目。經過設計實踐,學生熟能生巧,對于設計能力逐步掌握,在項目的完成過程中達成教學目標。
應用型本科院校藝術設計類課程,建立以學習成果為基礎的評價體系;對于專業(yè)教學發(fā)展而言至關重要,對于提升專業(yè)人才素質來說十分關鍵。教學中要立足本專業(yè)實際,結合社會和國家對于設計人才的需求,重視對于學習過程的考核,不再過度重視考試成績,而是重視學生實踐的參與。
教師要采用職業(yè)型的項目驅動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集體討論、團隊合作、陳述報告、項目開發(fā)等方式,提升學生的設計技能,使學生學會融會貫通,且產生創(chuàng)意設計思維,提升其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課程評價標準要注意考核的針對性,要建立多維度的考核標準,要多角度驗證學生學習的效果。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基于學生學習成果的質量保障體系研究中,讓學生明確課點的具體考核要求,我們嘗試開發(fā)項目矩陣,重點是研究“學習產出測量”,細化評價標準。根據該項目教學目標結合課點要求,完成該項目知識點、技能點和態(tài)度點的評價標準;根據學情和社情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果要擺脫原始課程教學中黑白稿、純手繪、以教師為主導的授課形式。
逐漸轉變?yōu)槭掷L為基礎、電腦設計為主的設計模式,運用翻轉課堂和跨界課堂的形式,激發(fā)學生自主開發(fā)項目,實現與企業(yè)的對接。通過教師“手把手、放開手、育巧手、手腦并用”,在學中做,在做中學,使學生逐漸掌握設計本領。
通過對學生學習成果為導向的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藝術設計類課程有了更加明確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yǎng)具備專業(yè)設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設計人才。要做好各個課程的綜合評價,建立多維度的評價指標,不單單將考試成績作為考核項目;還要重視學生的日常表現,參與設計項目的狀態(tài),參與設計大賽的積極性和獲得的成就;與企業(yè)實現對接時是否順暢,設計任務完成的情況等等。
變被動學習為自主獲取,變期末考試為過程考核,實時考核,及時評價,重視學習成果的評價,以學生為主體,項目訓練為主線、設計思維為核心、多種考核形式并存、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為目標的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