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梅
摘要:目的:探討在老年患者臨終關懷護理中加入人性化心理護理的效用。方法 選擇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臨終關懷護理的老年患者60名,隨機均分為兩組,其中對于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的臨終關懷護理,對于研究組在常規(guī)的臨終關懷護理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人性化心理護理。最終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對比研究。結果 護理滿意度中,對照組是70%,研究組是93.33%,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具有統計學差異意義(P<0.05);所有的生活治療都是研究組比對照組更好,且具有統計學差異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患者臨終關懷護理中加入人性化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終生活質量,降低患者臨終痛苦,建議推廣使用。
關鍵字:老年患者,臨終關懷護理,人性化心理護理
引言
所謂的臨終關懷護理是指對于一些臨終患者特殊關懷和護理,能夠讓患者易于接受死亡,保持一個較好的心態(tài),減少臨終時的痛苦,還能緩解家屬的憂傷的情緒,讓家屬不在那么自責。對于老年患者的臨終關懷其實是很重要的,老年患者到了臨終病痛都會比較多,加上對于死亡的恐懼,會增加老年患者的臨終痛苦,讓本就負面的去世事件變得更為愛上。因此,為了促進社會的進步和體現人文關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老年臨終關懷護理的臨床試驗。但是,從目前的臨終關懷來看,大部分的醫(yī)院在做老年患者的臨終關懷時,一般只考慮做好老年的患者的物質需求,而忽略了精神和心理需求,還是無法明顯的降低老年患者在臨終時的精神壓力和痛苦。導致的后果,輕則是讓老年患者更為焦慮,重則會對臨終關懷護理產生負面影響,更嚴重的話可能影響患者的生理,患者可能會提前死亡。所以,筆者想探究,在老年患者臨終關懷護理中加入人性化心理護理是否有利于老年患者的臨終精神和物質的需求,達到臨終關懷最終的目的。有關研究結果詳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臨終關懷護理的老年患者60名,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中有男性病例18人,女性病例12人,年齡在64-88歲之間,平均年齡在(73.21±4.11)歲。其中患有癌癥的患者是11人,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是19人。研究組中有男性病例19人,女性病例11人,年齡在65-90歲之間,平均年齡(73.86±4.32)歲,其中患有癌癥的患者14人,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是16人。本次實驗開始之前,在家屬的陪同下,患者簽署了自愿參與本次實驗的同意書,并且獲得了院方倫理委員會的同意。經過統計學數據分析,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對比實驗。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的臨終關懷護理,常規(guī)的臨終關懷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基礎的護理,飲食以及病癥護理。
對于研究組在常規(guī)的臨終關懷護理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人性化心理護理。對于研究組的患者,當患者家屬陪同患者辦理入院手續(xù)以后,實驗團隊的醫(yī)護人員會主動與患者和家屬開展一次深入的交談,在此過程中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專業(yè)的評定,結合交談和評定結果,制定人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幫助患者盡可能減少對于死亡的恐懼感。同時,對于患者的一些需求,醫(yī)護人員能滿足的盡量滿足,不能滿足的會告知患者的家屬,讓家屬盡可能的滿足。在每天的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會跟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鼓勵患者,讓患者更積極主動的對抗病痛,穩(wěn)定患者情緒,讓患者的情緒不要波動太大,以免對患者的生理造成較大的上海。同時,醫(yī)護人員還會跟患者的家屬定期溝通交流,讓患者家屬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正確對待患者目前的狀況,并且要家屬全力配合醫(yī)院的安排,讓患者從家庭和醫(yī)護人員處得到更多更溫暖的關心和愛護,讓患者從心理上忽略病痛,更從容的接受死亡。如果出現特殊突出緊急情況,護理人員也要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保持鎮(zhèn)靜和良好的醫(yī)護人員形象,讓患者更信賴我們的專業(yè)。要求醫(yī)護人員在臨終護理的全過程中,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親切的語氣,讓患者更能感受到溫暖。
兩組患者接受臨終關懷的時間2-6個月不等,但是不具有統計學差異性。
1.3評價指標
對比的是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其中護理滿意度使用本次實驗的自行制定的調查問卷進行評分,滿分是一百分,其中大于80分,就是滿意,大于60分小于79分就是基本滿意,小于60分就是不滿意??偟臐M意率是滿意的人數和基本滿意人數占本組總人數的比率。
生活治療使用的是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核心調查問卷,該問卷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情緒、認知、軀體、角色以及社會功能,每一項功能的滿分都是一百分,獲得分數越高代表此項生活治療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使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使用方差檢驗計量資料,當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研究組中有16人對護理結果是滿意,有12對護理結果是基本滿意,有2人對護理結果不滿意,總滿意率為93.33%。對照組中有6人對護理結果是滿意的,有15人對護理結果是基本滿意,有9人對護理結果是不滿意的,總滿意率是70%。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研究組情緒得分(48.1±8.2)分,認知得分(71.6±6.1)分,軀體得分(53.7±7.7)分,角色得分(56.2±5.2)分,社會得分(62.8±5.9)分。對照組情緒得分(41.2±8.1)分,認知得分(64.2±5.9)分,軀體得分(42.9±7.2)分,角色得分(48.4±6.2)分,社會得分(53.6±6.2)分。
3.討論
隨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以及臨床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壯大,傳統意義上的護理已經有所改變,現在所稱的護理不僅僅只是護理好患者的生理還需要照顧到患者心理和精神,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對于臨終關懷也是近些年在國內才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接觸的。死亡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每個人都知道這一個事實,但是能坦然接受的人卻寥寥無幾。當患有重癥或者年老的患者往往會對死亡特別的恐懼和畏懼,導致這些患者都不是很配合臨終關懷護理,換言之就是一般的臨終關懷護理并不會起到幫助患者順利走過最后人生階段的日子。所以增加人性化心理護理,會更適合老年患者臨終關懷的需求。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中增加的人性化心理護理包含很多方面,能滿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全方位需求,在照顧到患者的需求同時,還照顧到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
研究本次實驗數據可以發(fā)現,研究組患者總滿意度高達93.33%,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只有70%,通過統計學數據分析發(fā)現,P<0.05,兩組患者總滿意度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第一步就證明了增加人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患者臨終關懷中的作用。然后通過第二組生活質量數據對比可以發(fā)現,研究組的患者在情緒、認知、軀體、角色、社會等生活質量的的得分上都要比對照組好很多,且P<0.05,數據具有統計學差異。再一次證明了老年患者臨終關懷加入人性化心理護理的作用。
4.結論
綜上所述,在老年患者臨終關懷護理中加入人性化的心理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終生活質量,降低患者臨終痛苦,建議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輝. 人性化心理干預在老年人臨終關懷護理中的應用[J]. 醫(yī)藥界, 2019, 000(004):0099-0099.
[2] 劉萍. 人性化心理護理應用于老年患者 臨終關懷護理的效果觀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7).
[3] 葉茜. 人性化心理干預在對老年患者進行臨終關懷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8(8).
[4] 郭秀緞. 人性化心理護理應用于老年患者臨終關懷護理的效果觀察[J].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8, 022(024):3433-3435.
[5] 龔炎. 人性化心理護理應用于老年患者臨終關懷護理的效果評價[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3):172.
[6] 翟平平. 人性化心理干預在老年人臨終關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醫(yī)學美學美容, 2019, 028(002):170-171.
[7] 王姝麗, 楊曉麗, 張艷秋,等. 探討人性化護理服務與臨終關懷在老年癌癥晚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飲食保健, 2018, 5(051):227.
[8] 皮建新. 老年人臨終關懷中個性化心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8, 010(011):185-187.
[9] 劉曉曉, 姜榮榮, 王麗. 老年癌癥患者進行臨終關懷護理對其心理及生活質量方面的影響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10] 王培娟, 孫麗. 心理護理在老年患者臨終關懷中的運用[J]. 飲食保健, 2018, 5(28).
[11]鄭娟. 臨終關懷護理對原發(fā)性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狀況及疼痛程度的影響[J].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21年25卷3期, 376-377頁,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