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俊
摘要:近幾年來,小學語文教學越發(fā)受到重視,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深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谡Z文人文性的特點,結合教材內容中具有豐富傳統文化資源的部分,真正地將文化導入到教學中,讓整個課堂充滿文化氛圍。本文主要論述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意義;措施
一個民族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傳統文化是其靈魂。因此,民族發(fā)展至涌現了很多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由于語文是學生的必修課,因此在其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學生們在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小學語文作為其下層建筑,對于學生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理解能力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生在牙牙學語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很多語言知識,但是小學語文學習才是他們系統學習的起點,教師若是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資源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才能夠讓文化可以更好地繼承發(fā)揚,對學生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在現階段傳統文化發(fā)展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體現出的民族精神比較強烈,而語文中的很多詩詞都具有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特點[1]。因此,利用古詩詞讓學生學習優(yōu)秀傳統文化,進一步了解我國文化的發(fā)展歷程,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真正讓學生了解中國的燦爛文化發(fā)展歷程,將中華優(yōu)秀文化發(fā)揚光大,這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民族自立自強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小學語文開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措施
(一)利用傳統愛國文化促進閱讀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中,愛國文化是最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fā)揚的,在語文閱讀素材中我們就會接觸到岳飛、屈原、史可法、于謙等各個愛國名人,他們也是民族英雄,他們身上體現出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能夠指引著中國人民頑強抵抗。此外,由于愛國也是我們國家治國根基,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我們就需要利用好閱讀素材,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例如,我們在學習《升國旗》這一節(jié)內容時,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五星紅旗的故事,我們的國旗之所以是紅色,是因為它是由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們介紹我國1840年以后的故事,國門被帝國主義打開后,經過了百年的抗戰(zhàn)才取得了勝利,建立新中國。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在這一慷慨激昂的音樂渲染下,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也會被激發(fā)[2]。此外,老師可以協助學生制訂一些讀書目標和閱讀規(guī)劃,并隨著學生學習深度的提高而相應加大讀書的難度,在課外閱讀中去感受傳統文化。例如,名著讀書過程可以包括認識、了解、情感這三個階段,當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文學經典作品時只要求對其有個簡單的了解,但隨著學習的加深和閱讀的提高才能真正嘗試著去掌握文學名著中蘊藏的傳統文化。
(二)走進生活,感悟文化情境
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生活教育的理念,這也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一個重點觀念。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引入與生活有關的內容,基于生活經驗,學生就可以自己去探索,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古詩詞。由于小學里有很多古詩,它們大多表現了詩人的真實生活。這就是為什么教師引入生活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內容,提高古詩詞的學習效率,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情境,發(fā)揮生活體驗的作用,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古詩《元日》時,因為這首詩代表了傳統春節(jié)的場景,這是一個學生都知道的節(jié)日。對此,在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就可以結合以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與春節(jié)有關的歌曲、視頻,如《新年好》。在這樣一首輕松愉快的歌曲背景下,學生們都能浮現出自己歡度春節(jié)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音樂襯托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的春節(jié)經歷。想想自己是怎樣歡度春節(jié)、迎接春節(jié)的,在春節(jié)到來之際又需要做哪些準備以及整體的氣氛是怎樣的。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以很好地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產生情感共鳴,提高學習效率[3]。
(三)通過繪畫作品導入優(yōu)秀傳統文化
基于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很多古詩詞都屬于題畫詩,作者使用以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突出人文精神,這些詩詞中蘊含了很多有關繪畫的文化。對此,教師就可以結合古詩詞中所展現出來的繪畫部分內容來導入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欣賞繪畫的同時感受古詩詞中的內容,領略優(yōu)秀文化。例如,在學習《墨梅》這首古詩詞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去欣賞墨梅畫作,引入彩畫,將彩畫與墨梅畫進行對比,這樣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句詩的意境。教師通過繪畫作品,學生們能夠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去感悟墨梅卓然不群、勁秀芬芳的品質,進一步體會詩人淡泊名利、高尚情趣的胸襟,以此對這首詩產生更好的理解[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古代人們的智慧結晶,對于一些好的傳統文化需要當代人去繼承和發(fā)揚。因此,教師需要探究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的措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他們的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楊奉環(huán). 小學語文課古詩文教學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導入[J]. 新課程·小學,2019(4):230.
[2]辜麗娜.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價值及實踐[J]. 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5):23.
[3]黃寶盈. 學習優(yōu)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J]. 語文課內外,2020(13):245.
[4]陸敬茹. 論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J]. 語文課內外,2021(1):336.
374950058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