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紹文
(福建水利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隨著我國水電事業(yè)迅速發(fā)展,燈泡貫流式機組的設計、制造、運行等各方面經(jīng)驗也逐漸成熟。下面結合福建省建甌市北津水電站燈泡貫流機組的主軸結構情況,進行靜強度、模態(tài)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確保電站機組安全平穩(wěn)運行。
福建省建甌市北津水電站裝機總容量為50 MW,采用燈泡貫流式機組,其中發(fā)電機型號為SFWG25-60/5940,水輪機型號為GZ(B14)-WP-560。整個機組軸承安裝方式采用雙支點[1]雙懸臂結構。雙支點為水輪機導軸承和發(fā)電機組合軸承,主軸采用臥式[2-3]安裝方式,材料為20SiMn,為減重中間采用空心結構[4],其余兩端安裝法蘭。
ANSYS Workbench[5]在CAE軟件里應用廣泛,包含幾何建模、網(wǎng)格劃分、線性靜力結構分析、優(yōu)化設計等模塊。幾何建模主要是由DesignModeler(DM)模塊完成。主軸在實際情況中受力、邊界屬性等復雜,因此,在建模過程中需要進行相應的假設,假設主軸是物理屬性與邊界屬性一致均勻的線性系統(tǒng),且考慮主軸自身的復雜性,將對模型進行簡化。忽略法蘭上的較小螺紋孔,簡化主軸上的退刀槽,小圓角等細小結構。利用簡化模型時要確保主軸的重心位置不變,轉子與轉輪的重量不變。通過DM模塊進行建模,簡化前主軸模型如圖1a所示,簡化后主軸模型如圖1b所示,主軸裝配模型如圖1c所示。
a
根據(jù)主軸的實際情況,采用ANSYS Workbench對主軸進行網(wǎng)格劃分,后處理等,形成不同工況下的主軸應力分析與模態(tài)分析。
北津電站燈泡貫流式水輪機組主軸材料選用20SiMn(見表1),采用四面體自由網(wǎng)格方式[6]劃分,轉輪及葉片,采用掃描方式劃分,其中轉輪的材料選用Q235鋼,轉子的材料選用20 SiMn。劃分后,網(wǎng)格的節(jié)點總數(shù)量為1 568 206,網(wǎng)格單元數(shù)量為624 656。
表1 主軸的相關性能參數(shù)
當水輪發(fā)電機組正常運行時,機組的主軸會承受來自水輪機轉輪、發(fā)電機轉子以及本身的自重,此外還受到正水推力,與導葉關閉時尾水管水倒流引起的反向水推力[7],以及轉輪上液體壓力引起的轉矩。其中正水推力可以采用公式(1)計算,其中K表示推力力系數(shù)[8],D1表示轉輪直徑(m),Hmax表示機組正常運轉時的最大水頭(m)。反向水推力是為了保證機組在事故或飛逸狀態(tài)下能安全停機形成的水推力,計算過程較難,因此,可以采用公式(1)計算的值推導。水輪機組所受的扭力矩[8]可以采用公式(2)進行計算,當機組處于飛逸工況時,由于軸功率為零,所以,整個機組的扭力矩也為0。
(1)
(2)
式中:
M——主軸的扭矩,kN·m;
N——主軸的功率,kW。
(3)
式中:
n——主軸的轉速,r/min。
ω——主軸的角速度,rad/s。
當燈泡式水輪機發(fā)電機組在額定工況運行時,水輪機主軸的約束與載荷情況見表2所示,約束與載荷加載后的主軸如圖2所示。
表2 額定工況下主軸的約束與載荷情況
圖2 額定工況下主軸的約束與載荷示意
當燈泡式水輪機發(fā)電機組處于飛逸工況時,水輪機主軸的約束與載荷情況見表3所示,約束與載荷加載后的主軸如圖3所示。
表3 飛逸工況下主軸的約束與載荷情況
圖3 飛逸工況下主軸的約束與載荷示意
靜力分析主要研究載荷不隨著時間改變的位移情況、應力分布或變形情況等,同時不考慮慣性與阻尼效應影響。在靜力分析中主軸所受的拉應力[9]可以由公式(4)表示。主軸的相當應力[7]可采用公式(5)計算。
(4)
式中:
P——總的軸向力,kN;
FZ——軸身斷面積,m2。
(5)
主軸受力是否合理可以采用公式(6)進行評價分析。
σmax<[σ]
(6)
式中:
σmax——主軸所受的最大應力;
[σ]——主軸的許用應力。
通過ANSYS 對主軸進行分析,不考慮轉子與轉輪,分析額定工況與飛逸工況下主軸所受的應力與位移變化。在額定工況下主軸的等效應力示意如圖4所示,最大等效應力為67.1 MPa,小于20 SiMn的許用應力255×(1/3)MPa,位于發(fā)電機導軸承靠近法蘭一側,結果符合工作應力應不超過材料屈服強度的1/3的規(guī)范要求。其中X方向應力為40.3 MPa,位于水輪機側法蘭與軸體過渡處;Y方向應力為43.5 MPa,位于水導軸承與軸體接觸處;Z方向應力為42.1 MPa,位于水輪機側法蘭與軸體過渡處。
在額定工況下主軸的等效位移圖如5所示,主軸最大的等效變形量為0.667 mm。其中X方向位移為0.43 mm,Y方向位移為0.30 mm,Z方向位移為0.08 mm,位置均處于法蘭外緣處。根據(jù)要求,允許主軸變形量為軸向5 mm,徑向2.5 mm,主軸的變形量符合要求。
圖5 額定工況下主軸的等效位移示意
飛逸工況下主軸的等效應力圖如圖6所示,最大等效應力為53.562 MPa,小于20 SiMn的許用應力(1/3)×255 MPa,位于水輪機側法蘭與軸體過渡處,符合規(guī)范要求。另外,X方向應力為-31.713 MPa,位于水輪機側法蘭與軸體過渡處;Y方向應力為-40.681 MPa,位于水輪機側法蘭與軸體過渡處;Z方向應力為-52.477 MPa,位于發(fā)導軸承靠近發(fā)電機側法蘭處。
圖6 飛逸工況下主軸的等效應力示意
飛逸工況下主軸的等效位移圖如圖7所示,主軸最大等效位移為0.503 mm。其中X方向位移為0.026 mm,Z方向位移為0.457 mm,位置均處于水輪機側法蘭外緣處;Y方向位移為0.020 mm,位于軸體中部靠水導軸承處。根據(jù)要求,允許主軸變形量為軸向5 mm,徑向2.5 mm,主軸的變形量符合要求。
圖7 飛逸工況下主軸的等效位移示意
利用有限元法進行主軸的模態(tài)分析,分析不同階不同模態(tài)下的頻率特性,即主軸的固有頻率與固有振型。將主軸看成1個由無限多個自由度構成的彈性體,將其離散成有限個單元和節(jié)點,采用公式(7)進行建模:
Mx+Cx1+Kx2=f(t)
(7)
式中:M——質(zhì)量;
C——阻尼系數(shù);
K——剛度系數(shù);
x——位移;
x1——速度;
x2——加速度;
f(t)——激勵。
有限元模型固有頻率與固有振型的特征方程可用公式(8)表示,公式(8)滿足公式(9)運算。
(K-ω2M){φi}=0
(8)
式中:
{φi}——特征向量;
ω——角速度。
(9)
主軸模態(tài)有限元分析中主要確定質(zhì)量矩陣M、剛度矩陣K、特征值、特征向量問題。質(zhì)量矩陣M與剛度矩陣K,可以采用現(xiàn)有算法計算。特征值的求解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采用能充分利用質(zhì)量矩陣M與剛度矩陣K稀疏狀特性的子空間迭代法[10]。此次主要研究的是300 Hz以內(nèi)的前6階彈性模態(tài),所以采用子空間迭代法。
模態(tài)分析中,機組的額定轉速為100 r/min,飛逸轉速為308 r/min,臨界轉速為616 r/min,因此,主軸的轉速就在0~616 r/min。另外依據(jù)各階振型的線性疊加原理,低階振型對主軸影響較大,因此,本文選擇300 Hz內(nèi)的前6階彈性模態(tài)進行分析。分析頻率見表4所示。主軸的各階振型如圖8所示(從上到下分別為主軸1~6階振型)。北津電站的燈泡貫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的額定頻率為50 Hz,從表4和圖8各階振型示意可知,機組的頻率沒有與主軸的各階頻率相近,因此,不會發(fā)生共振,保證了機組設計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
表4 主軸固有頻率
圖8 主軸1~6階振型示意
采用響應面法與零階法對主軸進行優(yōu)化設計。主要以變量設計,目標函數(shù),施加約束3個步驟[11]進行。首先以主軸的兩支點(水導軸承與組合軸承)之間的距離,水導軸承與法蘭的距離以及主軸的內(nèi)徑為設計變量,設計變量情況見表5所示。其次確定3個目標函數(shù):一是為了確保機組正常運行時主軸變形量小,選擇主軸最大形變變化不大情況,用minδ(x)表示;二是為了確保主軸安全性,選擇主軸所受應力不大情況,用mins(x)表示;三是為了減輕主軸的重量,選擇主軸的重量變化不大的時候,用ming(x)表示。最后確定約束條件,3個目標函數(shù)滿足其公式(10)(11)(12)。
表5 主軸優(yōu)化設計變量
δ(x)≤δ0xli≤xi≤xtii=1,2,…,6
(10)
s(x)≤s0xli≤xi≤xtii=1,2,…,6
(11)
g(x)≤g0xli≤xi≤xtii=1,2,…,6
(12)
確定好3步驟后,采用星點設計法即“CCD”法,在實驗基礎上確定其主軸應力以及應變的響應模型。構建響應面,即采用編碼變換進行響應面的構建。響應面構建好后,通過零階法分析主軸的應力與應變響應。
采用零階法,從主軸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范圍中選取最優(yōu)解,既減小了主軸的等效位移量又保證了主軸的應力下降,同時還減少了主軸的重量??紤]實際加工的方便性,主軸優(yōu)化前后設計變量的變化見表6所示。
表6 優(yōu)化設計變量的變化 mm
采用響應面法和零階法對主軸進行多目標優(yōu)化后,可使主軸的最大等效位移減小4.1%,最大等效應力減小2.1%,重量減小0.6%。優(yōu)化效果顯著[12]。主軸優(yōu)化后進行有限元分析,目標函數(shù)的變化,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優(yōu)化目標函數(shù)的變化
主軸在優(yōu)化后,最大應力為65.7 MPa,小于20SiMn的許用應力255×(1/3)MPa,位置處于發(fā)電機導軸承靠近法蘭一側,符合規(guī)范要求。變形量為0.639 36 mm,考慮主軸允許的變化位移,小于優(yōu)化設計前的變形量,滿足設計要求。優(yōu)化后的應力與位移分布如圖9~圖10所示。
圖9 主軸優(yōu)化后的應力分布示意
圖10 主軸優(yōu)化后的位移分布示意
1) 通過主軸靜強度分析,得出額定工況與飛逸工況下的應力分布、變形量、最大等效應力與最大等效變形量均符合國家規(guī)范要求。
2) 根據(jù)主軸前6階固有頻率,對主軸進行模態(tài)分析。由此得出北津電站燈泡貫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的50 Hz額定頻率沒有與主軸的各階頻率相近,因此,不會發(fā)生共振,保證了機組設計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
3) 通過對主軸的優(yōu)化設計,得出主軸在優(yōu)化后,最大應力為65.7 MPa,符合國家規(guī)范要求。變形量為0.639 36 mm,考慮主軸允許的變化位移,小于優(yōu)化設計前的變形量,滿足設計要求。通過優(yōu)化算法可得,采用基于響應面模型和零階法對主軸進行多目標優(yōu)化后,可使主軸的最大等效位移減小4.1%,最大等效應力減小2.1%,重量減小0.6%,優(yōu)化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