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濤,趙兔文
(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江蘇 泰州 225300)
機械通氣不僅可幫助患者恢復呼吸功能,還能為重癥疾病的治療提供充足的緩沖時間,但機械通氣也會產(chǎn)生一系列并發(fā)癥,統(tǒng)稱為呼吸機相關性事件[1]。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指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接受機械通氣48 h后發(fā)生的,以咳嗽、咳痰、發(fā)熱、心率增快及意識障礙等癥狀為臨床表現(xiàn)的肺炎,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臨床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營養(yǎng)支持、抗感染、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或?qū)υl(fā)疾病進行積極治療,雖然常規(guī)治療方法能夠較好地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不能徹底清除氣道的堵塞物,繼而使得感染持續(xù),因此治療效果有待提升[2]。相關研究報道顯示,將纖維支氣管鏡應用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治療中,患者局部肺內(nèi)分泌物能夠得到良好清除,對于其氣道阻塞癥狀能夠發(fā)揮有效的緩解作用,目前已在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的診治中得到廣泛應用[3]。本研究旨在探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后,對其呼吸功能與血氣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88例分為兩組。參照組(44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齡45~78歲,平均(58.65±2.95)歲;發(fā)病類型:早發(fā)性(機械通氣≤?4 d)20例,晚發(fā)性(機械通氣>4 d)24例。研究組(44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齡44~79歲,平均(58.72±2.85)歲;發(fā)病類型:早發(fā)性21例,晚發(fā)性2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比。診斷標準:參照《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和治療指南(2013)》[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X線胸片可見出現(xiàn)新的或進行性增大的肺部浸潤性陰影者;行氣管插管治療,經(jīng)呼吸機通氣48 h后發(fā)病者等。排除標準:對于研究中所用藥物存在過敏情況,或無法接受纖維支氣管鏡治療者;合并肺部腫瘤、肺不張或肺結(jié)核等肺部疾病者;既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或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等。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經(jīng)院內(nèi)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給予參照組患者常規(guī)治療(營養(yǎng)支持、解痙、抗感染、化痰等),在治療期間同時觀察患者痰液情況,必要時給予吸痰處理;對患者生命體征與病情變化進行密切關注,結(jié)合其實際情況予以針對性的抗生素藥物治療,并在此期間確保用藥劑量、用藥方法的正確性,使之用藥安全能夠得到良好保障[5]。研究組患者在參照組的基礎上配合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將患者體位調(diào)整至仰臥位,給予5 mL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3559,規(guī)格:5 mL∶0.1 g)皮下浸潤注射,對患者實施氣道內(nèi)局麻,待患者意識消失后,沿著氣管插管或氣切套管的導入方向?qū)⒗w維支氣管鏡(上海歐太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OIF-BC66P)緩緩置入患者支氣管,吸出支氣管中的黏液和異物,使用37 ℃無菌的0.9%氯化鈉溶液,通過自活檢孔慢慢流到支氣管內(nèi)開展灌洗工作,20 mL/次,通過負壓吸除清洗液,多次反復施行(洗出液無色透明后停止),灌洗完成后,并給予適量抗生素,防止發(fā)生感染,另對其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作出密切關注和監(jiān)測,若出現(xiàn)異常,需及時處理,2次/周。兩組患者均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癥狀(肺部痰量、肺部啰音)明顯減少或者消失,患者相關指標(體溫、白細胞)恢復正常水平,X線片顯示患者病灶吸收≥?50%,痰培養(yǎng)顯示陰性;有效:患者癥狀(肺部痰量、肺部啰音)減少,體溫有所下降,X線片顯示肺部病灶吸收<50%。無效:治療后患者癥狀與體征未改善甚至加重[4]。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治療前后血氣指標。采集兩組患者動脈血3 mL,采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及吸入氧濃度(FiO2)水平,并計算氧合指數(shù)(PaO2/FiO2)水平。③呼吸功能指標。采用多功能呼吸力學檢測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氣道峰壓(PIP)、氣道阻力(Raw)、呼吸做功(WOB)水平進行檢測。④炎性因子。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 -8(IL-8)水平,使用免疫化學發(fā)光法檢測血清降鈣素原(PCT)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血氣指標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PaCO2水平均降低,研究組低于參照組;PaO2、PaO2/FiO2水平均升高,研究組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比較(?±s??, mmHg)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水平比較(?±s??, mmHg)
注:與治療前比,*P<0.05。PaCO2:二氧化碳分壓;PaO2:氧分壓;PaO2/FiO2:氧合指數(shù)。1 mmHg = 0.133 kPa。
組別 例數(shù) PaCO2 PaO2 PaO2/Fi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44 56.71±3.60 45.55±3.21* 61.79±3.17 82.36±3.14* 280.87±10.57 320.32±16.10*研究組 44 56.65±3.58 36.10±2.82* 61.82±3.20 90.22±3.32* 281.32±10.68 371.02±15.01*t值 0.078 14.671 0.044 11.409 0.199 15.27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呼吸功能指標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指標水平均降低,研究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呼吸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PIP:氣道峰壓;Raw:氣道阻力;WOB:呼吸做功。1 cmH2O= 0.098 kPa。
組別 例數(shù) PIP(cmH2O) Raw[cmH2O/(L·s)]WOB(J/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44 34.01±2.58 22.28±3.48* 16.60±0.41 10.21±0.33* 0.79±0.11 0.51±0.12*研究組 44 33.96±2.54 16.28±3.02* 16.55±0.36 7.39±0.24* 0.81±0.16 0.28±0.09*t值 0.092 8.638 0.608 45.843 0.683 10.17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炎性因子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研究組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 < 0.05。CRP:C- 反應蛋白;IL-8:白細胞介素 -8;PCT:降鈣素原。
CRP(mg/L) IL-8(ng/L) PCT(n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參照組 44 68.96±6.49 42.62±4.22* 2.30±0.34 1.23±0.30* 26.89±4.19 20.82±2.04*研究組 44 68.92±6.57 17.12±4.26* 2.32±0.33 0.82±0.34* 26.95±4.01 15.14±2.01*t值 0.029 28.209 0.280 5.998 0.069 13.1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一種較常見的在機械通氣過程中具有致死率高、病情發(fā)展速度快,且會誘發(fā)機體內(nèi)炎癥反應,損傷患者呼吸功能的危重癥,若不及時治療,易發(fā)生感染、敗血癥、多器官衰竭等情況,嚴重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臨床上通常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的方法為主,但無法將肺內(nèi)分泌物有效清除,從而出現(xiàn)氣道阻塞情況,且長期使用抗生素藥物還會造成細菌的耐藥性增加,使治療效果減弱[6]。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體位引流不暢、氣短、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xiàn),導致氣道中出現(xiàn)過多的分泌物堆積,此時會對肺部換氣功能造成影響,因而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時當患者氣道處于不順暢的狀態(tài)時,也會出現(xiàn)氧氣供應不足的情況,造成二氧化碳無法順利排出[7-8]。通過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可以直觀地觀察患者機體中病灶的具體分布情況,并通過負壓引流的方式順利將深層分泌物吸出,使患者呼吸道能夠始終處于順暢狀態(tài),解除氣道阻塞,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氣指標[9-10]。本研究中,相比于參照組,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及PaO2、PaO2/FiO2水平均升高,PaCO2、PIP、Raw、WOB水平均降低,提示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狀況和血氣指標,療效確切。
CRP是廣泛炎癥反應標志物,CRP增高表明機體處于易感染狀態(tài),患者抵抗力低下;IL-8有中性粒細胞趨化性,可誘導中性粒細胞形態(tài)改變、趨化,促進中性粒細胞的溶酶體酶活性和吞噬作用,加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機體內(nèi)炎癥反應,延緩病情恢復;PCT是衡量全身炎癥反應活躍程度的重要指標,當機體受到細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或出現(xiàn)嚴重休克、器官衰竭時,血清PCT濃度可在短時間內(nèi)大幅升高,并隨著病情嚴重程度的改變而改變[11-12]。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參照組,提示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可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借助纖維支氣管鏡清除肺部分泌物后,還可直接將抗生素進行局部注射,提高病灶局部藥物濃度,減少抗生素用量,加快病灶處炎癥消退,促進患者病情恢復[13]。
綜上,纖維支氣管鏡輔助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狀況,調(diào)節(jié)患者血氣指標水平,同時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效果顯著,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