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曹衛(wèi) 龐艷萍
人間四月天,讀書好時節(jié)。你在藝圃讀過《長物志》嗎?藝圃雖不大,卻是典型的明式小園林。蘇州地方文化學(xué)者梁淮山和20余名讀者在藝圃品園林之美,悟先人智慧。從藝圃的第一任主人明朝進士蘇州吳縣人袁祖庚到第二任主人文徵明的曾孫文震孟,再到第三任主人明末忠臣山東萊陽人姜埰;從博雅堂、延光閣、旸谷書堂到思敬居、乳魚亭……讀者跟隨嘉賓老師領(lǐng)略園中的建筑、山水、花木、書畫。又來到藝圃茶室,分享《長物志》及書中和藝圃相關(guān)的“物”。“以前去北京或蘇州園林總感覺走馬觀花,不知所味。來了藝圃,聽了老師所講,同行前輩所傳,不覺曲徑通幽?!?讀者陳利明所言。
在蘇州,文化走讀是一道必選題。蘇州圖書館開展為期一年多時間的“流動的江南”系列主題活動,讀者參與度極高,獲益極深。蘇州的江南文化逐漸建構(gòu),在這座活著的博物館里,定義你的“詩與遠方”。
沉浸式悅讀,書香靜好
來圖書館,是“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是“樂琴書以消憂”,還是“書卷多情似故人”。蘇州圖書館自從有了第二圖書館這個更寬廣的悅讀視界,每一次推出的品牌活動站在了更高、更深的文化出發(fā)點,給讀者朋友的心靈也產(chǎn)生了一次次思考與共鳴。
蘇州圖書館作為蘇州市重要的文化單位,在“重塑江南文化”的當(dāng)下,用多種方式引導(dǎo)著讀者珍視“江南文化”中的傳統(tǒng)美學(xué)智慧和文明傳播經(jīng)驗,由此推出“流動的江南”主題活動,無不再現(xiàn)著江南核心之地的無盡魅力。記者從蘇州圖書館借閱中心獲悉,這場“流動的江南”文化之行,以吳地歷史文脈和運河文化為線索,通過觀景、品讀、書寫多形式,主題書目中的線索與吳地的人文風(fēng)光聯(lián)動,引導(dǎo)讀者實地探訪,由書及景,由景及人。目前已開展“蘇風(fēng)雅誦”走讀、“運河十景”、珍享學(xué)蘇州“閑”話——名人名園系列等活動。讀者可通過“蘇州圖書館”“書香蘇州”微信公眾號報名?!傲鲃拥慕稀毕盗虚喿x活動獲得2021年度蘇州市“優(yōu)秀閱讀創(chuàng)新項目”。
縱觀江南文化,崇文重教,是江南的底色;精致典雅,是江南的氣韻;開放兼容,是江南的胸懷。長江學(xué)者、蘇州大學(xué)學(xué)術(shù)委員會主任王堯說,中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鄉(xiāng)愁實際上是江南夢,是人文與山水并存的詩與遠方。而蘇州,恰恰是這一審美趣味的集大成者?!傲鲃拥慕稀闭峭ㄟ^多維度、多形態(tài)的閱讀體驗,讓市民用腳步丈量江南的歷史與人文。
館藏與文脈下的江南生命彈力
蘇州的景物與人文,是江南文化最重要的精神內(nèi)核。春暖花開了,“看綠碼”的日子終將過去,量腰圍的日子卻將來臨,哈哈不如先跟著記者“云上兜兜”吧!
蘇州第二圖書館北側(cè)的“書香號”小火車里,琴聲悠悠,書香彌漫,原來這里正舉辦“書香琴韻,圍‘明’夜話”夜讀活動。圍繞文徵明誕辰550周年,大家暢聊關(guān)于文徵明和明朝的事兒。文徵明74歲時所書《琴賦》挺拔遒媚,至今為人稱道。當(dāng)天的夜讀活動以一曲古琴曲《醉漁唱晚》開場,專攻古代文學(xué)的楊曦博士作為領(lǐng)讀人,帶讀者近距離了解這位吳中才子的成就;花好月圓書香夜,天香讀書會成立三周年之際,又逢中秋佳節(jié),蘇州圖書館借閱中心“天香讀書會之‘花好月圓話中秋’”現(xiàn)場,讀者著漢服、旗袍,談詞話句,賞曲猜詩。圖書館的老讀者、天香讀書會的老朋友,回顧閱讀點滴,以及收獲的歡樂與力量;“天形穹窿,其色蒼蒼”,端午佳節(jié),在蒼松翠竹、林泉煙嵐秀的秀美山色中,探討《孫子兵法》。嘉賓老師深入淺出地詮釋《孫子兵法》在生活、工作、學(xué)習(xí)中的深意,兵法亦如人生,人生亦是兵法,大道至簡,一本《孫子兵法》囊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插艾草、掛菖蒲、佩香囊等都是端午習(xí)俗,讀者朋友走進“穹窿草本館”,識別草藥、配制本草香囊,還親自體驗制作烏米飯粽子。作為《孫子兵法》的資深愛好者,讀者王先生看到蘇州圖書館有走讀活動,立馬帶著家人和孩子一同來參與。王先生說:“第一次參加像這種把讀書、賞景和體驗結(jié)合的活動,沉浸式閱讀確實是一場智慧盛宴?!?/p>
再來到相城區(qū)黃埭鎮(zhèn)的馮夢龍村,隨文化學(xué)者柯繼承一道品讀“三言”中的大運河。近距離走進馮夢龍的生平和解讀其作品,窺探昔日運河沿岸的江南民生。蘇州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節(jié)點,其豐富而深厚的文化離不開運河的滋養(yǎng)?!叭浴敝胁粌H有取材于蘇州的故事,也有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后人通過蘇州特有的評彈將杜十娘的故事傳播開來。探尋名人故里與文化地標等,這是一場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
蘇州園林的楹聯(lián),留存先人的手跡和墨刻。步入其中,賞景之余,別忘了吟誦亭臺樓閣上懸掛的楹聯(lián)。蘇州圖書館“江南文化·園林楹聯(lián)·風(fēng)雅頌”活動, 以臨摹、書寫園林中的楹聯(lián)和古詩詞為主,活動已舉辦兩屆,累計收到作品逾400件,參與人次逾40萬人次。很多喜歡江南文化和鋼筆字的朋友紛紛參與,參賽選手中最小的6歲,最大的83歲。你看滄浪亭里“清風(fēng)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上聯(lián)出自歐陽修的《滄浪亭》詩,下聯(lián)出自蘇舜欽《過蘇州》詩句;留園門廳中的“幾處樓臺畫金碧,個中花石幻靈奇”這副楹聯(lián),印證了“吳下名園”這副匾額,留園的富麗、奇美可見一斑,讓人有迫不及待入園盡覽園景的沖動。
每一次文化走讀,都是一次有溫度的閱讀,都是一道流動的閱讀風(fēng)景,都是一次美妙的文化之旅。讀懂蘇州,或許沒有比帶上書本用腳步丈量更好的方式了。
(作者簡介:曹衛(wèi),現(xiàn)任蘇州圖書館借閱中心主任;龐艷萍,現(xiàn)任蘇州圖書館借閱中心活動策劃)
355750190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