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馨怡,張文明,尹思倩,陳開山,楊迎香,邢彥宏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氮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目前主要通過施肥和借助生物固氮來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试谔岣咦魑锂a(chǎn)量的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然而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壤酸化板結(jié),影響土壤健康;此外,氮素通過各種途徑損失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2],加劇溫室效應[3]。生物固氮可以代替部分化肥氮,減少化肥氮的使用,是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綠色、可靠途徑[4-5]。固氮菌不僅給植物提供氮素[6],還可以活化土壤養(yǎng)分,影響土壤酶[7-8]和重金屬的活化吸收[9],從而影響植物生長。固氮菌也可作為堆肥添加劑,減少堆肥過程中氮的損失,提高堆肥質(zhì)量[10],生產(chǎn)固氮菌生物有機肥。
特定生境和樣品有利于分離出具有特定功能和適宜于特殊環(huán)境的微生物菌株[11]。目前,研究者們從植物根系[12]、土壤環(huán)境[13]和水環(huán)境[14]中,分離并鑒定出了大量固氮菌,主要有Azotobacter,Agrobacte?rium,Pseudomonas,Aquaspirillum Dietzia,Azospi?rillum,Dietzia,Neorhizobium,Klebsiella,Bacillus,Enterobacter,Serratia,Arthrobacter,Burkholderia,F(xiàn)ictibacillus,F(xiàn)ictibacillus rigui,Staphylococcusau?reus[11,13,15-18]等。然而,有關堆肥中固氮菌的篩選較少,且篩選于常規(guī)環(huán)境的固氮菌很難適應好氧堆肥的高溫環(huán)境,導致其應用于堆肥的效果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本研究從好氧高溫堆肥中分離和鑒定高效嗜熱固氮菌株,并將培養(yǎng)好的固氮菌株回接到堆肥中,以期提高堆肥含氮量和堆肥質(zhì)量,為優(yōu)質(zhì)固氮菌生物有機肥的生產(chǎn)提供高效菌株。
1.1.1 樣品來源 將雞糞與羊糞充分混勻,含水量調(diào)至(60±1)%,裝箱至箱體的100%(60 cm×60 cm×45 cm 的泡沫箱) ,敞口放置在校園帶彩鋼板頂?shù)氖彝膺M行堆肥,堆肥時間為 2020年9月27日~2020 年10 月18 日。每隔2 d 進行翻堆混勻后取樣。分別從高溫期(第6 天,65 ℃)的樣品和腐熟期(第21天,10 ℃)的樣品篩選嗜熱固氮菌。
1.1.2 培養(yǎng)基 Ashby 無氮培養(yǎng)基:甘露醇 10 g,H2PO40.2 g,MgSO4·7H2O 0.2 g,NaCl 0.2 g,CaSO4·2H2O 0.1 g,CaCO35 g,1 000 mL 去離子水,pH調(diào)至7.2~7.4,固體培養(yǎng)基則再加15~20 g瓊脂。
LB 富集培養(yǎng)基:胰蛋白胨 10 g,NaCl 5 g,酵母膏 5 g,去離子水1 000 mL,pH調(diào)至7.2~7.4。
糖發(fā)酵培養(yǎng)基:蛋白胨 2 g,NaCl 5 g,K2HPO40.2 g,糖類(分別為葡萄糖、乳糖、蔗糖) 10 g,去離子水1 000 mL,pH調(diào)至7.2~7.4。
葡萄糖蛋白胨液體培養(yǎng)基:蛋白胨 5 g,葡萄糖5 g,NaCl 5 g,去離子水1 000 mL,pH調(diào)至7.2~7.4。
蛋白胨液體培養(yǎng)基:蛋白胨10 g,NaCl 5 g,去離子水1 000 mL,pH調(diào)至7.2~7.4。
苯丙氨酸脫氨酶培養(yǎng)基:酵母膏3 g,NaCl 5 g,L-苯丙氨酸1 g,Na2HPO41 g,瓊脂15~20 g,去離子水1 000 mL,pH調(diào)至7.2~7.4,分裝試管。
西蒙斯(Simnos)氏檸檬酸鹽培養(yǎng)基:檸檬酸鈉2 g,NaCl 5 g,MgSO4·7 H2O 0.2 g,(NH4)2HPO41 g,K2HPO4·3H2O 1 g,1% 麝 香 草 酚 藍 水 溶 液10 mL,瓊脂15~20 g,去離子水1 000 mL。
明膠液化培養(yǎng)基:NaCl 5 g,蛋白胨10 g,牛肉膏3 g,明膠 120 g,去離子水1 000 mL,加熱溶化后pH調(diào)至7.2~7.4。
碳源基礎培養(yǎng)基:酵母膏3 g,蛋白胨 10 g,NaCl 5 g,去離子水1 000 mL(碳源分別為:麥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甘露糖)。
氮源基礎培養(yǎng)基:優(yōu)化后的碳源 5 g,NaCl 5 g,去離子水1 000 mL(氮源分別為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和玉米粉)。
CAS 培養(yǎng)基:蔗糖 2 g,酸水解酪蛋白(SOLARBIO)3 g,磷酸緩沖液(0.1 mol/L,pH 6.8)5 mL,CaCl2(1 mmol/L) 1 mL,CAS 檢 測 液250 mL,瓊脂 40 g,去離子水 1 000 mL。
無機磷基本培養(yǎng)基:Ca3(PO4)210.0 g,葡萄糖10.0 g,MgSO40.3 g,KCl 0.3 g,(NH4)2SO40.5 g,NaCl 0.3 g,F(xiàn)eSO40.03 g,MnSO40.03 g,去離子水1 000 mL,pH調(diào)至7.0~7.5。
PVK 培養(yǎng)基:葡糖糖 10.0 g,Ca3(PO4)25.0 g,(NH4)2SO40.5 g,NaCl 0.2 g,MgSO4·7H2O 0.1 g,KCl 0.2 g,酵 母 粉 0.5 g,MnSO40.002 g,F(xiàn)eSO40.002 g,0.4%溴酚藍溶液 0.6 g/L,瓊脂 18.0 g,去離子水1 000 mL,pH調(diào)至7.0~7.2。
有機磷培養(yǎng)基:葡萄糖 10.0 g,(NH4)2SO40.2 g,MgCl25.0 g,MgSO4·7H2O 0.5 g,KCl 0.1 g,植酸鈣2.0 g,去離子水 1 000 mL。
1.2.1 固氮菌的分離和純化 稱取5 g樣品,用無菌水制成10-1、10-3、10-5、10-7和10-9的菌懸液后均勻的涂布于Ashby無氮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5~7 d后,選取長勢好的菌株分別接種到新鮮的無氮培養(yǎng)基上,并連續(xù)進行4~5次的劃線純化,直至出現(xiàn)單菌落,繼續(xù)純化。將純化好的菌株于4 ℃斜面保存[19]。
1.2.2 菌株形態(tài)和生理生化鑒定 將保存的菌株接種于LB 固體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3 d,觀察菌落形態(tài)(包括形狀、顏色、表面干濕情況),并進行記錄。將菌株進行革蘭氏染色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革蘭氏染色的結(jié)果等[20]。通過糖類發(fā)酵試驗、乙酰甲基甲醇試驗(Voges-Prokauer 試驗)、甲基紅試驗(Methyl red 試驗)、吲哚試驗、苯丙氨酸脫氨酶測定、檸檬酸鹽利用試驗以及明膠液化試驗[15],結(jié)合Bergey細菌手冊[21]初步鑒定分離的菌株。
菌株固氮能力的測定參考改進的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22]。將菌株在Ashby無氮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7 d,離心后取1 mL上清液置于比色管中,用無氨水定容至10 mL,加入堿性K2S2O4(經(jīng)重結(jié)晶得到)溶液后于121 ℃下消解45 min,冷卻后加入1 mL 10% HCl 溶液,用無氨水定容至25 mL,分別在波長220 nm 和275 nm 處測吸光度。以10 mL 無氨水代替樣品溶液作為空白,標準曲線使用 KNO3標準液測定。依據(jù)下式結(jié)合標準曲線計算固氮量:
式中:As220和As275表示樣品溶液分別在波長220 nm和275 nm 下的吸光度;Ab220和Ab275分別表示空白溶液在波長220 nm和275 nm處的吸光度。Ar表示樣品溶液校正吸光度與空白溶液校正吸光度的差。
固氮菌最適生長條件測定參考賈輝等[23]的方法,包括最適溫度、pH、鹽濃度和碳氮源的測定。生長曲線的測定參考Omotoyinbo等[24]的方法。
1.5.1 固氮菌產(chǎn)IAA 能力測定 參考Glickmann等[25]的方法,采用Salkowski比色法測定菌株產(chǎn)IAA的能力。將細菌在含有2.45 mmol/L L-色氨酸的LB 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3 d,離心后取1 mL 上清液,加入2 mL Salkowski 試劑,室溫暗處顯色30 min 后,于530 nm 處測吸光度。用3-IAA 標準品制作標準曲線,方程為:y=0.112 9x-0.019 4,R2=0.999 1。
1.5.2 產(chǎn)鐵載體能力測定 參考Schwyn 等[26]的方法。將菌株接種到CAS液體培養(yǎng)基上,于30 ℃培養(yǎng)3 d,若培養(yǎng)基變?yōu)槌壬?,則表示具有產(chǎn)鐵載體的能力。
1.5.3 無機磷利用能力測定 將菌株在PVK培養(yǎng)基劃線培養(yǎng)3 d 后,劃線部分呈藍色,則表示該種菌可以降解無機磷。將初篩的菌株接種于100 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1 d 后取200 mL 菌懸液接種于50 mL 無機磷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7 d,離心后取上清液1.25 mL于比色管中,用鉬銻抗比色法[27]測定上清液磷含量。用標準磷溶液制作標準曲線,方程為:y=0.694 5x+0.016 8,R2=0.999 5。
1.5.4 有機磷降解能力測定 參考王歡等[28]的方法,將菌株點布于有機磷固體培養(yǎng)基上,若有解磷圈出現(xiàn),則說明該種細菌具有降解有機磷的能力。記錄解磷圈直徑(HD)和菌落直徑(CD),并計算HD/CD。
將分離出來的 2 株細菌分別接種于瓊脂平板上,于37 ℃,含5% CO2的大氣中培養(yǎng)后,放入37 ℃的液體培養(yǎng)基中攪拌。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使用細菌DNA 試劑盒(OMEGA)從細胞顆粒中分離出基因組DNA 樣本,隨后對純化的DNA 樣本進行質(zhì)量控制。使用TBS-380 熒光計(特納生物系統(tǒng)公司,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對基因組DNA 進行定量。利用高質(zhì)量的DNA 樣本(D260/280=1.8~2.0,>6 μg)構(gòu)建片段文庫。測序工作由上海Biozeron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上海)進行。對每個菌株的Illumina對末端測序,用至少1 μg基因組DNA 進行測序文庫的構(gòu)建。按照Illumina的標準基因組DNA文庫制備程序,制備插入大小約為400 bp 的成對末端文庫。通過Covaris將純化的基因組DNA剪切成所需大小的較小片段,并使用T4 DNA 聚合酶生成鈍端。在鈍性磷酸化DNA 片段的3'端添加“A”堿基后,將轉(zhuǎn)接器連接到DNA 片段的末端。所需片段可通過凝膠電泳純化,然后通過PCR選擇性富集和擴增,并進行了文庫質(zhì)量測試。合格的Illumina 對端文庫將用于Illumina NovaSeq 6000 測序(150 bp×2,上海BIOZERON 有限公司)。Trimmomatic 通過參數(shù)(version0.36http://www. usadellab. org/cms/up?loads/supplementary/Trimmomatic)對原始配對末端讀數(shù)進行修剪,并對質(zhì)量進行控制從而獲得的干凈數(shù)據(jù)。使用 ABySS(http://www.bcgsc.ca/plat?form/bioinfo/software/abyss)對多個Kmer參數(shù)進行基因組組裝,得到了最佳的組裝結(jié)果。隨后應用GapCloser 軟 件(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soapdenovo2/files/GapCloser/)填補剩余的局部內(nèi)部空白,并糾正最終組裝結(jié)果的單堿基多態(tài)性。
將培養(yǎng)到109CFU的菌液按照10%(V/m)加入到羊糞中進行堆肥(60 cm×60 cm×45 cm泡沫箱),以無菌培養(yǎng)基為對照,共3個處理,分別記作CK、A3和B2。每個處理重復3 箱,含水率調(diào)至(60±1)%。堆肥時間為2021年8月28日~2021年9月15日。所有處理每隔2 d翻堆一次。于堆肥最后1 d取樣測定全氮量(TN)。
試驗數(shù)據(jù)由Excel 2016 處理和繪圖。通過ab initio預測方法獲得2株細菌的基因模型,并用 Gen?eMark 鑒定。然后將所有基因模型與非冗余,即NCBI 中的NR 數(shù)據(jù)庫、SwissProt(http://uniprot.org)、KEGG(http://www. genome. jp/kegg/)和(http://www.ncbi.nlm.nih.gov/COG)進行blastp模塊的功能注釋,結(jié)合 Gene Ontology(http://www.geneontology.org),通過eggnog-mapper (v5.0)比對,從而標準化這些生物功能注 釋術語。此外,使用tRNAscan SE (v1.23,http://lowelab. ucsc. edu/tRNAscan-SE)鑒定tRNA,使用RNAmmer (v1.2,http://www.cbs.dtu.dk/services/RNAmmer/)測定rRNA。用Core基因分析結(jié)果構(gòu)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原始數(shù)據(jù)上傳到NCBI 數(shù)據(jù)庫,接收號為SUB11167856和SUB11167868。
從高溫期和腐熟期的堆肥樣品中初步分離出11株固氮菌,根據(jù)對固氮能力的測定,最終篩選出2株高效固氮菌(分別用A3 和B2 表示),A3 為放線菌,B2為細菌。2株固氮菌的形態(tài)特征如圖1所示。A3的菌落呈菌絲生長,顏色呈灰色,菌落邊緣顏色較淺為白色,質(zhì)地干燥易挑起;B2的菌落均呈圓形,白色,表面呈蠟狀,菌落濕潤,邊緣完整。
圖1 2株固氮菌的菌落形態(tài)與細胞形態(tài)Figure 1 Colony morphology and cell morphology of two nitrogen-fixing strains.
生理生化測定結(jié)果顯示,A3 為革蘭氏陰性菌,B2 為革蘭氏陽性菌。A3 和B2 均可以使葡萄糖、乳糖、蔗糖產(chǎn)酸,其中B2產(chǎn)酸并產(chǎn)氣。VP試驗中,A3和B2 均為陰性。MR 試驗中,B2 為陽性,A3 為陰性。2種菌均具有色氨酸酶,可以分解色氨酸產(chǎn)生吲哚。兩種菌株均不能利用檸檬酸鹽,也不具有苯胺酸脫氫酶。B2具有類蛋白水解酶,可以使明膠液化。因此,初步判定A3屬于Nocardiopsis屬,B2屬于Ba?cillus屬。
固氮菌的固氮能力強弱直接決定了其應用前景。2株固氮菌培養(yǎng)7 d的固氮量如圖2所示。A3和B2的固氮量分別為7.88 mg/L和22.96 mg/L,B2菌株的固氮能力較強。
圖2 2株固氮菌固氮能力的比較Figure 2 Comparison of nitrogen fixation ability of two nitrogen-fixing strains.
圖3 顯示了2 株固氮菌的最適生長條件和生長曲線。2 株固氮菌最適生長溫度均為45 ℃,屬于嗜熱菌[29-30]; B2 的最適pH 為7,A3 的最適pH 為10,2 株固氮菌在pH 5~10 內(nèi)均有生理活性,表明它們對pH 的適應范圍較廣;A3 和B2 均有一定的耐鹽性,B2的耐鹽性較高。以麥芽糖和酵母膏分別作為碳氮源時,2株固氮菌生長情況最好,但在其他碳氮源中也能生長良好,說明它們是廣幅營養(yǎng)性細菌。A3在20 h達到穩(wěn)定期,B2在22 h達到穩(wěn)定期,表明2種菌株都可以快速生長與繁殖。
圖3 2株固氮菌在不同生長條件下的生長情況和生長曲線Figure 3 The growth and its curve of two nitrogen-fixing strains under different growth conditions
表1 2種固氮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分析Table 1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ochemical re?action of two nitrogen-fixing strains
2株菌株的功能性測定結(jié)果見表2。2株菌株均有產(chǎn)IAA的能力,A3和B2在3 d內(nèi)產(chǎn)生的IAA分別為3.76 mg/L和1.60 mg/L;A3和B2在PVK培養(yǎng)基上劃線培養(yǎng)3 d后,B2培養(yǎng)基劃線呈藍色,說明B2能降解無機磷,定量分析B2 的無機磷溶解能力為1.76 mg/L;在有機磷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3 d 后,B2 出現(xiàn)磷解圈,說明其具有降解有機磷的能力。2株菌株在CAS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4~7 d后,2株菌的培養(yǎng)基由藍變黃,說明其具有產(chǎn)鐵載體的能力。
表2 2株固氮菌的功能性Table 2 Function of two nitrogen-fixing strains
16S rRNA 基因測序的菌株系統(tǒng)進化樹如圖4。菌株A3為達氏擬諾卡氏菌(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B2為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
圖4 2個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系統(tǒng)發(fā)育樹Figure 4 Phylogenetic trees derived from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of two strains
GO 注釋結(jié)果如表3 所示,2 種微生物均有固氮基因(nif)和固氮酶,證明這2種微生物均為固氮菌。B2和A3具有NifU、NifB、NifS固氮基因及其編碼的固氮酶,并且B2具有一氧化氮雙加氧酶(NOD),在有氧過程中參與NO解毒,稱為一氧化氮雙加氧酶反應,可以利用O2和NAD(P)H將NO轉(zhuǎn)化為硝酸鹽,不僅保護細菌免受各種有毒氮化合物的傷害,還可以將NO轉(zhuǎn)化為硝酸鹽固定下來,但NOD的酶活性受到同源還原酶的制約,因此A4能否將NO轉(zhuǎn)化為硝酸鹽還需進一步研究[31]。A1和B2具有轉(zhuǎn)導組氨酸激酶NtrY,參與菌株的固氮和調(diào)節(jié)氮代謝。
表3 2種菌株的固氮功能注釋Table 3 Nitrogen fixation gene annotation of two strains
除了固氮功能外,2株細菌還擁有其他具有利用價值的功能(表4~5)。2 種菌株均具有色氨酸酶(tryptophan,IAA的前體),參與了IAA的合成。2株菌都具有鐵載體代謝基因和鐵載體合成酶;B2具有參與代謝磷酸鹽的酶,這與上述功能性測定結(jié)果相符。A3 具有代謝重金屬的功能,可以代謝Cr6+,有Pb、Cd、Co、Ni的抗性基因;B2沒有代謝重金屬的功能,但有Mo、Ni、Co、Hg、Cr、As、Mn的抗性基因。因此A3 菌株有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潛能。除此之外,B2還具有代謝鉀、鎂鹽的功能,并且在菌株的生長條件測定中,B2的耐鹽能力最強,可在8%鹽濃度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
表4 2種菌株的其他功能注釋Table 4 Other gene annotation of two strains
堆肥過程中有機氮的礦化和硝態(tài)氮的反硝化(NH3和N2O)造成氮的損失[32],而固氮菌的添加可以減少堆肥過程中的氮素損失[10]。2 種菌株對堆肥的保氮能力見圖5。結(jié)果表明,堆肥過程中,A3處理的堆肥含氮量較CK 分別提高28.5%,而B2 菌株堆肥的含氮量較CK沒有顯著差異。表明A3菌株具有良好的堆肥保氮能力。
圖5 在堆肥中接種不同菌株后TN的變化Figure 5 Changes of TN after inoculating different strains in compost.
本研究從高溫期和成熟期的堆肥樣品中分離出2 株嗜熱型固氮菌株,固氮量分別為7.88 mg/L 和22.96 mg/L,從玉米根際分離出的固氮菌Alcalig?enes faecalis的固氮能力為11.4 mg/L;從堿性土壤分離出的P.Borealis固氮能力為18.73 mg/L,但大多數(shù)固氮菌的固氮能力在6~10 mg/L[12-13],因此本研究分離出的2株固氮菌均有良好的固氮能力。經(jīng)過測序,2 株固氮菌分別被鑒定為達氏擬諾卡氏菌(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和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 ce?reus),其中蠟樣芽孢桿菌是已被證實的固氮菌[33-35]。
固氮菌是一種典型的中溫生物,一般在25~30 ℃的最適溫度下生長,土壤中的少數(shù)固氮菌可以在0 ℃生長。當溫度高于35 ℃時,固氮菌的生長速度會減緩,并通過萌發(fā)囊腫在高溫下存活[6]。固氮菌群的存在受pH 值控制,通常固氮菌的最適生長pH為7~7.5,而較低的pH 值(<6.0)會減少固氮菌群,甚至會完全抑制其生長。本研究所篩選的2株固氮菌最適溫度均為45 ℃,在20~55 ℃均能生長;2株固氮菌在pH5~10 內(nèi)均有活性,對pH 的適應范圍較廣。在堆肥過程中的pH 值一般在6.5~8.5[36],這與分離出的固氮菌適應范圍一致,有利于固氮菌的新陳代謝。2株菌均有一定的耐鹽性,其中,B2(Bacil?lus cereus)最適鹽濃度可達8%。因此,2種固氮菌對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范圍較廣,不僅可以作為堆肥添加劑,還具有其他應用前景。
PGPB促進植物生長的機制可以分為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前者是指微生物合成的IAA 和赤霉素等可以直接促進植物的生長,或改變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形態(tài),從而促進植物吸收,比如固氮、溶磷等。間接作用是指菌株產(chǎn)生的某些物質(zhì)(如鐵載體和ACC等)能夠抑制或降低如缺鐵,植物病害和乙烯過量等不利因素對植物生長和產(chǎn)量的影響[36]。在本研究中,A3(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和B2(Bacillus cereus)均具有產(chǎn)鐵載體的能力。鐵載體是植物促生菌中確認的對抗性生物控制劑的機制之一[37-38],具有產(chǎn)鐵載體能力的菌株可以開發(fā)為植物病原體的有效生物控制劑。并且鐵載體可以與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螯合,形成可溶的重金屬-鐵載體螯合物,從而增加重金屬的活性[38]。其中,B2具有溶磷能力。磷酸鹽溶解能力是微生物的重要功能,解磷菌通過促進有機肥的轉(zhuǎn)化和不溶性磷酸鹽的利用來改善磷的活性,可以減少磷肥的施用[39]。除此之外,功能基因鑒定結(jié)果顯示A3(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和B2(Bacillus cereus)具有ACC 脫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 脫氨酶是固氮菌的一個重要特性,ACC脫氨酶負責植物乙烯前體ACC分解為氨和酮丁酸,從而降低植物中的ACC 水平[40]。金屬抗性基因注釋(BacMet)結(jié)果顯示,A3 有Pb、Cd、Co、Ni 的抗性基因,并且可以代謝Cr6+;B2 有Mo、Ni、Co、Hg、Cr、As、Mn的抗性基因。因此A3菌株有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潛能。金屬抗性基因可以使得A3和B2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中重金屬的脅迫。
在堆肥中接種微生物已被認為是一種清潔、有效地減少堆肥過程中氮損失的方法[41]。然而,由于堆肥環(huán)境中本身存在大量土著微生物,外源微生物進入堆肥后面臨微生物之間競爭的不確定性,導致微生物制劑對氮素的保留效果難以控制[42]。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堆肥中添加A3菌株后,相較CK堆肥含氮量提高了28.5%,而添加B2菌株對堆肥含氮量沒有顯著影響;但2種菌株的固氮能力顯示,B2菌株的固氮能力顯著高于A3菌株。由此說明,外源固氮菌添加到堆肥中的演替和定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即使是篩選于堆肥的固氮菌也不是都能夠提高堆肥的含氮量。當外源微生物添加到堆肥中可能由于土著優(yōu)勢微生物的激烈競爭而影響其生長和繁殖,詳細機理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對于堆肥中固氮菌的篩選不能單純看其固氮能力,更應看其實際應用的效果。
表5 2種菌株的金屬抗性基因及注釋Table 5 Metal restance gene and annotation of two strains
菌株A3(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和B2(Ba?cillus cereus)都具有較強的固氮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促生,生防和防治土壤污染方面的功能。A3(Nocar?diopsis dassonvillei)可用作堆肥添加劑,提高堆肥中的氮素含量,生產(chǎn)固氮菌生物有機肥;而B2(Bacil?lus cereus)不具有提高堆肥中氮素含量的能力。但由于B2菌株良好的固氮能力和其他功能,具備研制微生物制劑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