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金
我的第一個先生就是我的母親。
我已經(jīng)說過使我認(rèn)識“愛”字的是她。在我幼小的時候,她是我的世界的中心。她很完滿地體現(xiàn)了一個“愛”字。她使我知道人間的溫暖,她使我知道愛與被愛的幸福。她常常用溫和的口氣,對我解釋種種的事情。她教我愛一切的人,不管他們貧或富;她教我?guī)椭切┰诶Э嘀行枰龀值娜?;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婢仆,憐恤他們,不要把自己看得比他們高,動輒將他們打罵。
母親自己也處過不少的逆境。在大家庭里做媳婦,這苦處是不難想到的。但是母親從不曾在我的眼前淌過淚,或者說過什么悲傷的話。她給我看見的永遠(yuǎn)是溫和的、帶著微笑的臉?!?/p>
因為受到了愛,認(rèn)識了愛,才知道把愛分給別人,才想對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這個社會聯(lián)起來的也正是這個“愛”字,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柢。
因為我有這樣的母親,我才能夠得到允許(而且有這種習(xí)慣)和仆人、轎夫們一起生活。我的第二個先生就是一個轎夫。
轎夫有一段雖是悲痛的卻又是豐富的經(jīng)歷。他知道許多許多的事情,他也走過不少的地方,接觸過不少的人。他的老婆跟一個朋友跑了,他的兒子當(dāng)兵死在戰(zhàn)場了。他孤零零地活著,在這個公館里他比誰都更知道社會,而且受到這個社會不公平的待遇。他活著也只是痛苦地挨日子。但是他并不憎恨社會,他還保持著一個堅定的信仰:忠實地生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火要空心,人要忠心?!彼@“忠心”并不是指奴隸般地服從主人。他的意思是忠實地依照自己的所信而活下去。
他的話和我的母親的話完全兩樣。他告訴我的都是些連我母親也不知道的事情。他并不曾拿“愛”字教我,然而他在對我描繪了這個社會的黑暗面,或者敘說了他自己的悲痛的經(jīng)歷以后,就說教似地勸告我:“要好好地做人,對人要真實,不管別人待你怎樣,自己總不要走錯腳步。自己不要騙人,不要虧待人,不要占別人的便宜……”我一面聽他這一類的話,一面看他的黑瘦的臉、陷落的眼睛和破衣服裹住的瘦得見骨的身體,我看見他用力從煙斗里挖出燒過兩次的煙灰去拌新的煙膏,我心里一陣難受,但是以后禁不住想是什么力量使他到了這樣的境地還說出這種話來!
馬房里還有一個天井,跨過天井便是轎夫們的飯廳,也就是他們的廚房。那里有兩個柴灶。他們做飯的時候,我常常跑去幫忙他們燒火。我坐在灶前一塊石頭上,不停地把干草或者柴放進(jìn)灶孔里去。我起初不會燒火,眼看要把火弄滅了,老周便把我拉開,他用火鉗在灶孔里弄幾下,火就熊熊地燃了起來。他放下火鉗得意地對我說:“你記住,火要空心,人要忠心。”的確,我到今天還記得這樣的話。
我從這個先生那里略略知道了一點社會情況。他使我知道在家庭以外還有所謂社會,而且他還傳給我他那種生活態(tài)度。
日子一天天像流星似的過去。我漸漸地長大起來。我的腳終于跨出了家庭的門限。我認(rèn)識了一些朋友,我也有了新的經(jīng)歷,在這些朋友中間我找到了我的第三個先生。
在《我的幼年》里,我敘說過我怎樣認(rèn)識那些青年朋友。這位先生就是那些人中間的一個。他是《半月》的一個編輯,我們舉行會議時總有他在場;我們每天晚上在商場樓上半月報社辦事的時候,他又是最熱心的一個。他還是我在外國語專門學(xué)校的同學(xué),班次比我高。我剛進(jìn)去不久,他就中途輟了學(xué)。他輟學(xué)的原因是要到裁縫店去當(dāng)學(xué)徒。他的家境雖不寬裕,可是還有錢供他讀書。但是他認(rèn)為“不勞動者不得食”,說“勞動是神圣的事”。他很喜歡當(dāng)時一個流行的標(biāo)語“人的道德為勞動與互助:惟勞動乃能生活;惟互助乃能進(jìn)化”。他為了使他的言行一致,毅然脫離了學(xué)生生活,真的跑到一家裁縫店規(guī)規(guī)矩矩地行了拜師禮,訂了當(dāng)徒弟的契約。每天他坐在裁縫鋪里勤苦地學(xué)著做衣服,傍晚下工后才到報社來服務(wù)。他是一個近視眼,又是初學(xué)手藝,所以每晚他到報社來的時候,手指上密密麻麻地滿是針眼。他自己倒高興,毫不在乎地帶著笑容向我們敘述他這一天的有趣的經(jīng)歷。我們不由得暗暗地佩服他。他不但這樣,同時還實行素食。我們并不贊成他的這種苦行,但是他實行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卻使我們齊聲贊美。
隨筆:
幸福的源泉在我們自身,而不在外界。
——托爾斯泰
他還做過一件使我們十分感動的事,我曾把它寫進(jìn)了我的小說《家》。事情是這樣的:他是《半月》的四個創(chuàng)辦人之一,他擔(dān)負(fù)大部分的經(jīng)費??锩科阡N一千冊,收回的錢很少。同時我們又另外籌錢刊印別的小冊子,他也得捐一筆錢。這兩筆款子都是應(yīng)當(dāng)按期繳納不能拖延的。他家里是姐姐管家,不許他“亂用”錢。他找不到錢就只好拿衣服去押當(dāng),或是當(dāng)棉袍,或是當(dāng)皮袍。他怕他姐姐知道這件事,他出去時總是把拿去當(dāng)?shù)囊路┰谏砩希哌M(jìn)了當(dāng)鋪以后才脫下來。當(dāng)了錢就拿去繳月捐。他常常這樣辦,所以他鬧過熱天穿棉袍的笑話,也有過冬天穿夾袍的事情。
我這個先生的犧牲精神和言行一致的決心,以及他不顧一切毅然實行自己主張的勇氣和毅力,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我第一次在他的身上看見了信仰所開放的花朵。他使我第一次知道一個人的毅力會做出什么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