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娟
(郯城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心功能室 山東 郯城 276100)
高血壓作為臨床老年患者常見且多發(f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情發(fā)生、發(fā)展同日常生活行為習慣、飲食結構等存在直接性關聯(lián)。隨著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發(fā)病率顯示出逐年升高的趨勢,患者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哮喘,致殘率、致死率較高。對此類患者而言,及時且準確地判斷左心室肥厚伴心力衰竭,同時予以針對性的治療支持,有利于保證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心功能指標的變化以及血流動力學變化對臨床早期診斷結果影響較大,通過心臟彩超檢查的方式可明確心肌重構、血流動力學情況,為臨床診斷各類型心力衰竭提供依據(jù),且心臟超聲顯示出可重復使用、安全、高效的優(yōu)勢,備受臨床方面和廣大患者的肯定[2]。本文將本院收治的82例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同82名健康檢查者比較,詳見如下報告。
選取2017年8月—2020年9月郯城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2例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設為研究組,包括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為61~84歲,平均(72.8±3.6)歲;高血壓病程為3~17年,平均(7.8±0.4)年;NYHA分級:35例Ⅰ級,28例Ⅱ級,19例Ⅲ級;設定同期健康檢查的82名健康人為對照組,包括男性46名,女性36名,年齡為62~85歲,平均(72.9±3.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夾層動脈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原因導致的左心室肥厚或左心衰竭患者;②肝腎功能不全,患有惡性腫瘤、貧血、肺內感染等病癥者;③存在心臟發(fā)育畸形問題的患者。研究組患者全部滿足高血壓伴心力衰竭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3],心電圖檢查發(fā)現(xiàn)有左室高電壓存在,伴或不伴左束支傳導阻滯的情況;②對照組不存在任何心臟相關性疾病。排除標準:
兩組均進行心臟彩超檢查,以飛利浦EPIQ7C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作為檢查儀器,設定探頭頻率為3.5 MHz~4.0 MHz,調整患者為平臥位、左側臥位兩種體位,常規(guī)掃描心臟切面每個位置的信息,在心尖位置放置探頭,對心尖五腔心切面、心尖四腔心、胸骨左緣長軸切面進行觀察。以患者具體情況作為依據(jù),反復做出調整,以便對各項心功能指標的實際變化進行充分了解。
記錄兩組的收縮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舒張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短軸縮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左心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質量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左室重量指數(shù)(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舒張晚期峰值流速(A峰)均更高,舒張早期峰值流速(E峰),最后對E/A進行計算;分析不同心臟功能分級,心臟彩超指標的變化。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 (x-±s)表示,選擇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DBP、SBP、LVESD、LVEDD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血壓、LVEDD、LVESD指標差異(x- ± s)
研究組LVEF、LVM、LVFS、LVMI、A峰均大于對照組,E峰、E/A小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所示。
表2 兩組LVFS、LVEF、LVM、LVMI指標差異(x- ± s)
心功能分級越大的情況下,LVEF指數(shù)降低,E/Ea、LAD增大,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所示。
表3 不同心臟功能分級患者的心臟彩超指標差異(x- ± s)
表3 (續(xù))
高血壓在臨床內科可謂是具有極高發(fā)病率的病癥,其主要是指機體靜息狀態(tài)下,動脈收縮壓(或舒張壓)升至正常水平以上[4]。近年來,老年高血壓的患病數(shù)量正隨著人口老齡化逐年增加,血壓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tài)會逐漸升高循環(huán)阻力,增加左心室后負荷力,左心室主要是增加收縮頻率來對外周阻力進行改善,并將血液向主動脈射入。后負荷力長期作用下會嚴重損傷左室、左房心肌,還會導致心肌重建,發(fā)病時患者一般表現(xiàn)出左心室肥厚、心房擴張的臨床癥狀,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高血壓左室肥厚,即臨床中常說的高血壓性心臟病,倘若血壓處于持續(xù)性升高的狀態(tài),或者其他不良因素對患者產生刺激,則會導致左心心力衰竭,病情加重的情況下,老年患者存在猝死的可能[5]。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6],一旦出現(xiàn)左心衰竭合并高血壓左室肥厚的情況,當疾病向末期發(fā)展時,患者會有氣短、心悸等臨床癥狀表現(xiàn)出來,甚至會有呼吸困難的癥狀。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心衰不僅臨床預后非常差,而且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其會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有呼吸急促、氣喘癥狀出現(xiàn),需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鑒于此,對于老年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病人,需要盡早發(fā)現(xiàn)病情,早期作出明確診斷,得到精確評估結果后給予合理且科學的治療,從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7]。
當高血壓患者有早期心臟損傷的情況出現(xiàn),則會引起心室重構,左心室肥厚為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病情不斷進展的過程中開始出現(xiàn)心力衰竭的情況,這是高血壓病人之所以發(fā)生心力衰竭的原因之一。年齡增長的同時,高血壓左心室肥厚的發(fā)病率明顯升高,以上癥狀的出現(xiàn)會極大地降低心肌順應性,同時降低心肌充盈性,如此一來,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的問題隨之出現(xiàn),心臟收縮功能開始明顯減弱,增加心律失常發(fā)病的危險[8]。高血壓疾病會因為血管壓力升高導致心肌肌原纖維進一步增粗,心肌細胞厚度增加,從而造成心室肥厚;心肌細胞纖維化容易導致心臟室壁僵硬,舒張期時會升高左心室壓力,導致心臟舒張不全的情況。血壓長期升高,血液循環(huán)壓力已長期升高,左心室將收縮能力提高以后才能保證血液向主動脈泵入,最終引起左心室向心性肥厚。不斷加重的心室肥厚也直接增加了心力衰竭的發(fā)病危險。高血壓心力衰竭患者在心臟壓力負荷超過正常標準時就會降低心肌泵血能力,抑制心肌自身原本具有的收縮能力,甚至會導致這種能力退化,從而降低血液排出量;病情不斷加重時,心腔擴張明顯,極大地提高了心臟室壁張力,同時極大地降低了心臟射血指數(shù),升高心房壓力,阻礙靜脈血液回流。心力衰竭所導致的心臟氧化應激不止會加重心肌損害程度,還會加重心臟重構程度,降低心臟收縮能力[9]。
文獻報道[10],給予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病人心臟彩超檢查,所得到的結果可對心功能進行明確判斷,并將相應的依據(jù)提供給后續(xù)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心臟彩超屬于無創(chuàng)檢查儀器之一,通過這項檢查,既能夠明確病人的病情發(fā)展,又能夠對病人心臟內結構與血流信息進行直觀且動態(tài)的觀察。就當前現(xiàn)有的醫(yī)療診療技術而言,心臟彩超完全可以稱為唯一一個可以同時發(fā)揮以上作用的檢查方法。臨床實踐和相關學者已經證明[11],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病人運用心臟彩超進行臨床診斷,確診率高,誤診、漏診率低。心臟彩超不僅具有較高的清晰度,可實現(xiàn)全方位觀察,而且可以實時成像,重復性強,可對房室壁厚度、房室寬度進行明確判斷的同時了解射血分數(shù)、血流動力學。選擇心臟彩超這種無創(chuàng)性診斷技術,可以動態(tài)顯示心臟疾病的心臟搏動、血流流動、心室內結構,進而對心臟每個腔的大小、室壁厚度、血管病變、間隔缺損進行有效判斷和全面掌握,呈現(xiàn)心臟受損程度,評估心臟功能[12]。
臨床中用來檢測心臟的各種手段中最常見、最常用的就是心臟彩超,其能夠對心臟進行全面性檢測,從而準確地判斷房室間隔、心房、心包、左心房、瓣膜等是否存在病變。進行心臟彩超檢查時,無需任何造影劑、放射核素或者其他染料來配合,也不會有任何放射物質會輻射到患者與醫(yī)護人員,安全無創(chuàng)[13]。進行心臟彩超檢查過程中,心臟探頭能夠隨意轉動的特點,可在屏幕上將心腔擴大、心臟先天性畸形、心臟移位等進行清楚的展現(xiàn)。通過心臟彩超進行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檢查和診斷,可以幫助醫(yī)務人員對瓣膜厚度、開口大笑、血流速度進行動態(tài)觀察,同時了解心臟前后左右位置上有何異常改變。不僅如此,還能實現(xiàn)心功能分級,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二尖瓣舒張早期血流頻譜等各項的心功能分級,以便對病情嚴重與否進行評價[14]。心臟彩超進行臨床操作的過程中并沒有過于繁瑣的步驟,且診斷時間并不長,無論是醫(yī)務人員,還是患者與家屬,對這項檢查的信任度、青睞度都比較高[15]。
根據(jù)本次試驗結果,研究組與對照組在DBP、SBP、LVESD、LVEDD、LVFS、LVEF、LVM、LVMI、A峰均、E峰、E/A方面均有顯著差異(P<0.05);心功能分級越大,LVEF指數(shù)越低,E/Ea、LAD越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而表明,心臟彩超檢查能夠對高血壓左心室肥厚的心力衰竭癥狀進行準確評估,同時判斷病情嚴重性和心功能變化情況,為臨床開展后續(xù)治療和評估預后提供參考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