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東方,陳振杰,胡玲玲,于 妍,陳貽華
(中山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情感障礙科,廣東 中山 528451)
雙相情感障礙(BD)是一種既有躁狂發(fā)作又有抑郁發(fā)作的精神疾病。作為重型精神疾病之一,BD 具有發(fā)病率高、病程長、致殘率高等特點。此病患者的終生患病率為5% ~8%。BP 患者躁狂發(fā)作時可出現(xiàn)思維奔逸、心境高漲、言語活動增多等表現(xiàn),其抑郁發(fā)作時可出現(xiàn)情緒低落、言語活動減少、思維遲緩、睡眠增加等表現(xiàn)。相關的研究顯示,BP 躁狂發(fā)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害[1]。國內外的一些學者對BD 躁狂發(fā)作患者進行腦部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其前額葉皮層、雙側杏仁核、丘腦等腦部結構均存在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是導致其出現(xiàn)認知功能損害的主要原因。經神經內分泌學研究顯示,BD 患者在發(fā)病期間會出現(xiàn)下丘腦- 垂體- 甲狀腺軸功能障礙。相關的研究指出,BD 躁狂發(fā)作患者可出現(xiàn)血清尿酸水平異常升高的情況,血清尿酸可作為評估其認知功能損害的標志物[2]。為了進一步分析BD躁狂發(fā)作患者認知功能與血清尿酸水平的相關性,本文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60 例BD 躁狂發(fā)作患者及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40 例健康人進行對比研究?,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0 例BD 躁狂發(fā)作患者及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40 例健康人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60 例BD躁狂發(fā)作患者設為觀察組,將其中40 例健康人設為對照組。兩組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3]:知曉本研究內容,明確入組的風險,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病歷資料完整;年齡≥18 歲;意識清晰、溝通能力正常;觀察組患者的病情符合《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tǒng)計分類》中關于BD 躁狂發(fā)作的診斷標準。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合并有惡性腫瘤、其他類型的精神疾病或嚴重的內科疾??;有酒精依賴史或藥物濫用史;近期服用過可能影響血清尿酸水平的藥物;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期參與其他臨床試驗。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其年齡為20 ~65 歲,平均年齡為(38.6±4.6)歲;其中,躁狂的嚴重程度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的患者分別有10 例、33 例、11 例、6 例。在對照組健康人中,有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其年齡為22 ~59 歲,平均年齡為(37.3±4.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中由1 名經過專門培訓的精神科醫(yī)生采用Yong 躁狂評定量表(YMRS)評估觀察組患者躁狂的嚴重程度。該量表包括心境高漲、活動——精力增加、性興趣、睡眠、易激惹等評分指標?;颊叩腨MRS 評分為0 ~5 分,表示其無躁狂表現(xiàn);其YMRS 評分為6 ~12 分、13 ~19 分、20 ~29 分、≥30 分,分別表示其存在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的躁狂表現(xiàn)。
收集兩組研究對象的所有臨床資料,建立詳細的檔案。由2 名具有主治醫(yī)師或主治醫(yī)師以上職稱的精神科醫(yī)生與研究對象進行面談,評估其認知功能,并檢測其血清尿酸的水平。采用精神疾病認知損害篩查量表(SCIP)中文修改版評估兩組研究對象的認知功能。該量表包括學習測試(VLT-I)、輔音重復測試(WMT)、詞語流暢性測試(VFT)、延遲回憶記憶測試(VLT-D)、視覺運動能力測試(PST)5 個子因子?;颊叩腟CIP評分越高,表示其認知功能越好。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血清尿酸檢測的方法是:采集其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肘靜脈血4 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采用全自動分析儀和氧化酶法測定血清中尿酸的水平。在檢測前告知受檢者保持清淡飲食,避免攝入高嘌呤食物。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SCIP 評分及血清尿酸的水平。比較觀察組患者中高尿酸血癥患者與血清尿酸水平正常患者的SCIP 評分。男性血清尿酸的水平>420 μmol/L,表示其罹患高尿酸血癥。女性血清尿酸的水平>360 μmol/L,表示其罹患高尿酸血癥。
用SPSS 23.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用χ2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健康人平均的SCIP 評分分別為(71.2±8.6)分與(88.6±9.8)分,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健康人血清尿酸的平均水平分別為(368.5±80.2)μmol/L 與(320.0±75.2)μmol/L,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SCIP 評分及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 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SCIP 評分及血清尿酸水平的比較(± s)
組別SCIP 評分(分)血清尿酸(μmol/L)觀察組(n=60)71.2±8.6368.5±80.2對照組(n=40)88.6±9.8320.0±75.2 t 值8.0413.417 P 值 <0.0010.001
在觀察組60 例患者中,高尿酸血癥患者有48 例,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有12 例。在觀察組患者中,高尿酸血癥患者SCIP 中的VLT-I評分、WMT 評分、VFT 評分、VLT-D 評分和PST 評分均低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中高尿酸血癥患者與血清尿酸水平正?;颊逽CIP 評分的比較(分,± s)
表2 觀察組患者中高尿酸血癥患者與血清尿酸水平正?;颊逽CIP 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SCIP VLT-I 評分WMT 評分VFT 評分VLT-D 評分PST 評分高尿酸血癥(n=48)21.1±2.816.0±3.216.8±3.45.3±2.113.0±2.0血清尿酸水平正常(n=12)24.3±2.418.3±3.619.7±2.87.5±2.315.6±2.5 t 值3.4426.4474.3694.2554.774 P 值 <0.001<0.001<0.001<0.001<0.001
BD 是一種神經發(fā)育障礙性精神疾病。此病患者會出現(xiàn)躁狂發(fā)作和抑郁發(fā)作的表現(xiàn),可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其認知功能,導致其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4]。相關的研究表明,BD 躁狂發(fā)作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可對其執(zhí)行力、記憶力和注意力等產生負面影響[5]。近年來隨著臨床上對BD 患者認知功能損害標志物研究的不斷深入,很多專家學者開始嘗試從生化指標方面尋找反映BD 患者認知功能損害的客觀指標。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SCIP 評分低于對照組健康人,其血清尿酸的水平高于對照組健康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觀察組患者中,高尿酸血癥患者SCIP 中的VLT-I 評分、WMT評分、VFT 評分、VLT-D 評分和PST 評分均低于血清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BD 躁狂發(fā)作患者的認知功能與血清尿酸的水平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中,常有將別嘌呤醇作為BD 輔助治療藥物的研究。這從側面證實了血清尿酸水平異常與BD 躁狂發(fā)作患者的認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關性[6]。一些專家學者認為血清尿酸水平的異常升高參與了BD 躁狂發(fā)作的發(fā)病過程[7]。姜海軍等[8]研究發(fā)現(xiàn),認知功能損害的發(fā)生與患者存在神經炎癥反應及大腦海馬區(qū)膠質細胞密度異常有關。血清尿酸水平的異常升高可導致炎癥反應穿透血腦屏障,抑制TRL4 信號通路,激活炎性細胞因子,促進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導致海馬膠質細胞發(fā)生病變,進而可引起認知功能障礙[9]。林小容等[10]研究指出,BD 躁狂發(fā)作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異常升高可對其大腦的海馬區(qū)造成刺激,加重其腦組織的炎癥反應,導致海馬膠質細胞發(fā)生病變,引發(fā)神經元損傷,進而可使患者出現(xiàn)較嚴重的認知功能損害。
綜上所述,BD 躁狂發(fā)作患者的認知功能與血清尿酸的水平具有顯著的相關性,其血清尿酸的水平越高,認知功能損害越嚴重。通過檢測BD躁狂發(fā)作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可評估其認知功能損害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