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勇強
(暨南大學 古籍研究所,廣州 510632)
中華書局于2004年出版的《全明詞》,共收錄作者一千三百余家,詞作約兩萬首,搜討之勤、網羅之富,均遠遠超過了清人王昶編纂的《明詞綜》和近人趙尊岳輯刻的《明詞匯刊》,為研治明詞乃至明代文學提供了極為可靠的資料。當然,該書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疏失,如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跡缺考,在小傳中或漏著其字號、里籍,或不載其科第、仕履、生卒年等,甚至有因不明行年事跡而誤將清人作明人者。而斷代詩文總集中的作者小傳,對知人論世、解讀作品均極為重要。緣此,筆者不揣淺陋,爰據(jù)爬剔文獻所得的材料,對一些詞人的事跡略作訂補如次,希望有助于《全明詞》的修訂。
姚一元見第3冊,作者小傳云:“姚一元,字惟貞,長興人。嘉靖二十三年(1545)進士,授行人。選山東道御史。隆慶四年(1571)由太仆卿轉順天府尹,以忤時宰致仕,閉門讀書,與同郡諸老結社山湖間,自號書溪居士。年七十終?!?/p>
按,據(jù)《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灣地區(qū)圖書館編,中華書局1987年版),姚一元的生卒年為:1509—1578。依據(jù)是董份《泌園集》卷三十六《明故正議大夫順天府尹畫溪姚公暨配淑人錢氏墓志銘》的記載:
公諱一元,字維貞,別號畫溪。生正德己巳五月十日,卒萬歷戊寅九月十七日,壽七十。[1]
“正德己巳”即正德四年(1509),“萬歷戊寅”即萬歷六年(1578)。據(jù)此,姚一元的生卒年可以定讞。
王世貞的《正議大夫順天府尹畫溪姚公神道碑》記述了姚一元致仕之后的事跡:
公亦病,請得致仕。既歸,而薦者剡相接,然公絕口不復言宦時事。與同郡諸老先生結社湖山間,尚羊自快。時撫臺后先蒲圻謝公鵬舉、西安李公世達故與公有連,移書求會。公謝曰:“身隱矣,安敢以野服見達官?!弊洳粦?。而間過所謂畫溪者,召其宗人飲食之,問所愿,必使?jié)M。公徘徊桑梓間而嘆曰:“此吾家所由起也。”蓋自號畫溪居士云。[2]
據(jù)此,“書溪居士”應作“畫溪居士”。此外,據(jù)《中國歷史紀年表》,嘉靖二十三年應為1544年,隆慶四年應為1570年。
霍與瑕見第3冊,作者小傳云:“霍與瑕,字勉齋,霍韜之子,廣東南海人。生卒年不詳。明嘉靖進士,任慈溪知縣。鄢懋卿巡鹽行部,與瑕不禮,劾罷。起知鄞縣,終廣西僉事。有《霍勉齋集》?!睹魇贰肪硪话倬攀哂袀??!卑矗妒^霍氏族譜》卷一載:
七世祖與瑕,字勉衷,號勉齋,渭厓次子。生嘉靖壬午十月初八日戊時。由廣州府學附生,以《易經》應嘉靖庚子科鄉(xiāng)試,中式第九名舉人,時年十九歲。戊午,赴京,夢桂洲呂相公送卷。己未,會試,登進士第?!跏谡憬认h知縣,與海剛峰不肯阿事巡鹽鄢懋卿。壬戌,同被劾罷職。隆慶丁卯,起用,補鄞縣知縣,升南京太仆寺寺丞,轉兵部職方司員外郎,欽差整飭廣西左江按察司僉事,創(chuàng)立南寧府?!D江西提刑按察司僉事,奉敕督理屯田。萬歷丁丑,致仕。家居二十三載,堡內事無大小,悉向處分公平悅服,迄今思慕不衰。著有文集十卷行世。終萬歷戊戌十月初一日未時,壽七十七,崇祀慈溪、新寧西粵名宦祠、郡邑鄉(xiāng)賢祠。”[3]
據(jù)此記述,霍與瑕的科第、仕履、生卒年可明確為: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進士,官至江西提刑按察司僉事;生于嘉靖元年壬午(1522),卒于萬歷二十六年戊戌(1598)。
許樂善見第3冊,作者小傳云:“許樂善,江蘇華亭人。生卒年不詳。明隆慶五年(1571)進士。有《適志齋詞》?!蔽瓷婕捌渥痔?、仕履等?!叮ㄇ。淇h志》卷二十三《人物四》載:
許樂善,字修之。隆慶五年進士,知郟縣,入為御史,掌河南道,典甲辰大計。晉南光祿卿,改南通政使,請告歸。樂善在郟,蠲除酒稅,修筑邑城,郟民賴焉。在臺,值張居正奪情,都御史率諸御史上公疏慰留,諸御史皆署名,樂善為居正門下士,獨不署。按畿南,有棗強令倚門第為不法,劾治其罪。主計時,條上六事,遂著為令甲。又疏請停礦稅,救建言得罪御史曹學程,舉朝稱之。其后兩起卿秩,旋赴旋歸。所著有《適志齋稿》。卒年八十,賜祭葬。[4]
據(jù)此,可知許樂善舉進士后,授郟縣知縣,歷河南道御史、南京光祿卿,官至南京通政使,此其一。作者小傳稱許樂善為“江蘇華亭人”也不妥當。許樂善的生存時期,尚無江蘇省的設置。清順治二年(1646),以南京改置江南省,轄境相當于今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和江西婺源縣地,康熙六年(1667)分置為江蘇省和安徽省,此其二。順治十三年(1656),分華亭縣的西北部建婁縣,隸屬松江府,初設治所于府城西,后移入府城,與華亭同為附郭縣。因此,許樂善的傳記可從《(乾隆)婁縣志》檢得,此其三。
許樂善的著作,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二十四載:“許樂善,《適志齋稿》十卷。”[5]該書今存天啟刊本,藏上海圖書館。據(jù)崔建英《明別集版本志》(中華書局2006年版),該書卷端題“云間許樂山修之父著,小友胡紹寅稚明甫較?!辈⒂凶饔谔靻⑽迥辏?625)的徐光啟、錢龍錫《適志齋藳序》。此外,黃體仁也著有《適志齋詩稿敘》,可據(jù)此了解許樂善的品性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
余同郡惺初許先生,少薄世味,謝豸冠而歸沐于鶴城者十馀年?!壬惫?,喜持大禮,未嘗毛舉鷹擊,博強項名。旋晉冏卿,愈斂鋒氣,秉淵塞心,有執(zhí)策數(shù)馬風。居恒與人交,破械忘機,可孚豚魚,可狎鷗鳥,而飲人以醇,終不效嗇夫喋喋。先生蓋今之人也,而非今人也。皮相者直意以悃愊勝己耳,而孰知其能詩?又孰知其詩而能工?不作人間細響,感憤則攄忠,贈送則慕義,吊古懷今則吐露肝膈。因物而付,肖衷而出,不欲枉性委蛇,以投時好,亦不欲隨時變幻,以拂性靈。大致如天籟,唱于唱喁,不假系會,天然合節(jié)。[6]
“惺初許先生”即許樂善。《(光緒)重修華亭縣志》卷十五《人物》載:“許樂善,字修之,號惺初?!盵7]
郭子直見第3冊,作者小傳云:“郭子直,字舜舉,海寧人。明隆慶五年(1571)進士?!蔽从浭銎涫寺募爸?。《(光緒)石門縣志》卷八《政績列傳·明》載:
郭子直,字舜舉。祖皜,由海寧徙崇德。父鼎,負清望,任福建運副。子直幼善疾,十六始學《易》,補諸生。隆慶初,貢北雍,登進士,官祠曹。坐事謫懷仁尉,檄主云中書院,拔馮宗伯琦于童子中。起補南兵部郎,督學嶺南,攝南韶道僉事。值虔寇猬集,時議用兵,子直力主撫,后得盜魁,不戰(zhàn)而平。轉山西冀寧道參議。太行礦脈露跡,盜采聚眾,巡撫議剿之,子直謂貧民竊半镮以自活,奈何置之死地,力爭得寢。調福建按察副使。同安民訛言日本將入寇,民洶洶奔避,子直為畫民守計。事甫定,以被謫歸。歸,招文士為殳山社,郵筒唱和無虛日。著有《二京》、《三浙》、《中林》諸集。祀鄉(xiāng)賢。[8]
據(jù)此記述,可知郭子直出仕為官的經歷。“崇德”指崇德縣,五代晉天福三年(938),吳越設置。元代元貞元年(1295),升為崇德州。明洪武二年(1369),復為崇德縣。清康熙元年(1662)改名石門縣?!榜T宗伯琦”即馮琦。馮琦(1558—1603),字用韞,一字琢庵,山東臨朐人。萬歷五年(1577)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累遷至禮部尚書。蒞政勤肅,學有根柢。帝欲用為相,未果而卒,謚文敏。著有《北海集》《宗伯集》等。郭子直的著述,《(萬歷)崇德縣志》卷六的記述略有不同:
郭子直,字舜舉。……其詩自成一家。臨卒,偈有“風定水澄,天空月出。撒手而歸,適無不適”語,又似深于禪者。所《二京三游》、《中林》諸集行世。[9]
《海昌藝文志》卷三認為當以《(萬歷)崇德縣志》的著錄為是:
郭子直,字舜舉,號汾源,入崇德籍。隆慶辛未進士,任禮部主事。以忤奄人謫懷仁尉,復遷至廣東提學僉事。以招服虔寇功,再遷福建副使。乞歸?!吨辛旨罚姟度f歷崇德縣志》及許志。《二京三游草》,同上?!肚ы曁脮俊纷鳌叭尾荨薄!妒T縣新志》作“二京集”、“三浙集”,誤。[10]
邢云路見第3冊,作者小傳云:“邢云路,安肅人。明萬歷八年進士?!毙魈喡裕渥痔?、科第、仕履等,均未記述。按,安肅縣,北宋景德元年(1064),改靜戎縣置。元廢,入安肅州。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為安肅縣。1914年,改名徐水縣?!叮駠┬焖h新志》卷十二《藝文記下》有孫承宗所撰《陜西按察使邢公墓銘》,記述其字號及行年事跡甚清楚:
公邢姓,諱云路,字士登,號澤宇,世為安肅龍山里人?!傩逎嵱袃x度,脫哺侍食,必待先箸。五歲,授句讀,每過不忘。八歲,就塾師,日記數(shù)百言。十八歲,里選茂材第一人,試輒高等。二十八,舉于鄉(xiāng)。又四年庚辰,成進士。初授山西之繁峙。城以滹水苦溺,公議遷筑水之陽。去后以公議,民乃靖。無何,丁外艱,歸。起補河南之汲縣。無何,丁內艱,歸。再起,補山西之臨汾?!日魅耄魑溥x事,按牒澄敘,不以吏手。其清黃計日程,書吏無復得竄點。無何,出僉河北事,備兵磁州。裁冗費,革火耗,恤驛遞。有令以賄及,遂以上聞,罷之,部下以肅。無何,以邊略遷遼左,備兵開原。隨以功升延鄜道,加俸賜金,贈封如秩,公乃以病歸。又四年,特起隴西,隨調臨鞏,駐皋蘭?!瓱o何,以病告,隨中察忌,歸。[11]
據(jù)此文,可知邢云路字士登,號澤宇,舉進士后,授山西繁峙知縣,官至陜西按察司副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邢云路精通天文、地理,積極參與歷法修訂與改革。阮元《疇人傳》卷三十一《明三》載:
邢云路,字士登,安肅人也。神宗庚辰進士,二十三年,官河南僉事。上言:“治歷之事,無逾觀象、測景、候時、籌策四事。今丙申年日至,臣測得乙未日未正一刻,而《大統(tǒng)》推在申正二刻,相差九刻。且今年立春、夏至、立冬皆適直子半之交。臣推立春乙亥,而《大統(tǒng)》推丙子;夏至壬辰,而《大統(tǒng)》推癸巳;立冬己酉,而《大統(tǒng)》推庚戌,相隔皆一日?!?,云路官陜西按察司副使。是年,監(jiān)推十二月二十一日己卯子正立春。云路推之,當在二十日戊寅亥初,因作《戊申立春考證》一卷。三十八年,召至京參預歷事。四十四年,獻《七政真數(shù)》。……天啟元年,復詳述古今日月交食數(shù)事,以明《授時》之疏,證古法之密。章下禮部?!?,云路與魏文魁相善,因著《古今律歷考》七十二卷。[12]
文中提及的“魏文魁”,自號玉山布衣,河北滿城縣人,曾與徐光啟論歷法,著有《歷元》《歷測》二書。邢云路的著述,除上文已提及的外,據(jù)《(民國)徐水縣新志》卷十二《藝文記下》、《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五,尚有《庚申冬至正訛》、《太一書》、《歷元元》、《邢澤宇詩集》十卷、《山塞吟》□卷。
邢云路的生年可推算得知。《墓銘》稱“二十八舉于鄉(xiāng)”,據(jù)《(民國)徐水縣新志》卷七《選舉志·舉人》,邢云路于萬歷四年(1576)中舉人,是年二十八歲,逆推之,邢云路當生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
劉應賓見第3冊(《人名索引》誤為“劉應寶”),作者小傳云:“劉應賓,字思皇,沂水人。明天啟進士。官安徽巡撫,又轉他省,漸擢都察院僉都御史。著《平山堂集》,詞附,惜陰堂裁為《平山堂詩馀》?!?/p>
按,這一小傳有疏誤,劉應賓曾在明、清兩朝政府中任職。《清史列傳》卷七十九《貳臣傳乙》載:
劉應賓,山東沂水人。明進士,官吏部郎中。流賊李自成陷京師,應賓子珙與高珍、高鏐等乘亂聚眾,聞我朝大兵將至,珙南投明總兵劉澤清,后被殺。應賓亦南逃,明福王授以通政使。本朝順治二年五月,大兵下江南,應賓投誠。七月,擢安廬池太巡撫。時明僉都御史金聲據(jù)徽州,應賓同總兵卜從善、張?zhí)斓摰绕魄苤?。三年三月,以太平、涇縣土賊殺官劫印,應賓近駐寧國,失防。招撫大學士洪承疇疏劾以聞,上以應賓有整理殘疆勞,免究。……十月,疏奏青陽、石埭土賊王印伯、高近之結眾謀亂,遣知府馬弘長、推官彭清興分兵緝捕,斬之,及賊黨曹一揚等。又奏江西彭澤、鄱陽等處賊了悟和尚等肆行劫掠,檄池州參將折桂往剿,俘獲甚眾。俱報聞。尋洪承疇復劾應賓衰頹不職,不能為地方興利除害,濫給武職札付,致奸人藉作護符,假公肆擾。下部議,革職。尋卒。[13]
據(jù)此可知,劉應賓乃一名“貳臣”。在明朝舉進士后,官吏部郎中。南明福王時,任通政使。但明清鼎革、清兵下江南后,他并沒有遁跡山林或抗清殉國,而是很快出仕新朝?!肚迨雷鎸嶄洝肪硎乓噍d:
(順治二年七月)乙卯,允吏部議,和碩豫親王多鐸委署江南,官職三百七十三員,準其實授。以故明通政使劉應賓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安廬池太,兼理軍務。[14]
可見,“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乃新朝授予的職務。清代著名詩人盧見曾編纂《國朝山左詩鈔》時,將劉應賓入清,卷四選錄了他的三首詩,小傳云:
劉應賓,字元楨,號思皇,沂水人。明萬歷癸丑進士。本朝歷官副都御史,安徽巡撫。有《平山堂集》?!陡尽罚簯e成進士,任南宮令,舉最。為吏部文選郎,值魏珰用事,引疾歸。國朝初,以通政使巡撫安徽,發(fā)太平倉以賑饑民,省姑溪橋等關稅,民懷其德焉。[15]
“萬歷癸丑”即萬歷四十一年(1613),檢《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劉應賓為該科三甲第一百九十名進士?!度髟~》作者小傳稱他為“明天啟進士”,不確。
錢繼登見第3冊,作者小傳云:“錢繼登,字爾先,又字龍門,嘉善人。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進士,累官僉都御史,巡撫淮陽。致仕。有《壑專堂集》?!?/p>
按,錢繼登的侄孫錢棻著有《中丞龍門公暨元配魏恭人行狀》,清晰地記述了錢繼登的仕履、退隱生活及生卒年:
公諱繼登,字爾先,號龍門,晚別號簣山老人。生而穎敏,童時詠龍舟,即有“乘風天上”之句。年十八,補邑庠生。二十二,乙卯舉浙江鄉(xiāng)試。丙辰,成進士,奉差頒餉宣鎮(zhèn)。歸,除刑部貴州司主事,轉員外,生本司郎中。庚申,出知江西饒州府。壬戌,大計舉卓異。癸亥,升江西督學。丁姚恭人憂。服闋,補江西糧道。復丁中憲公憂。崇正己巳,備兵蘇松,與撫臣相左,被誣謫戍建陽。壬午,起京東興屯道。又丁沈恭人憂。甲申,補福建水利道,旋召為光祿少卿,尋升總理江淮鹽法、江防右僉都御史。甫拜命,而淮陽已失,舊京隨陷,遂不及履任,歸?!Ω镆詠?,浙撫蕭公薦舉遺逸,以公為首,而高臥不起,卒全其志?!砉?jié)投林,益深韜晦,自倡義賑荒、減口贍貧外,不營一業(yè),不蓋一椽,惟筑客園于東郊之外?!瘴┎袤陶葦y茗粥逍遙島溆間,雖寒暑不少輟。……公生萬歷甲午二月初十日,歿康熙壬子十二月初五日,享年七十有九。[16]76-83
“萬歷甲午”即萬歷二十二年(1594);“康熙壬子”即康熙十一年(1672),是年十二月初五日,轉換成公歷,則是1673年1月22日。錢繼登的著述,《行狀》云:
生平所著有《經世環(huán)應編》、《壑專堂集》、《南遷紀勝》及《孫繹》、《戰(zhàn)略》、《訓實》諸書。晚年復有《壑專堂后集》、《自定年譜》、《易窺》、《南華拈笑》、《孔經外編》,藏于家。[16]82
盛楓的《嘉禾徵獻錄》卷一也有記載:
(錢)繼登,字爾先,……有《壑專堂集》、《東皋問耕錄》、《易窺》、《孫武子繹》、《南華拈笑》、《經世環(huán)應編》行世。[17]
上列著述中,《經世環(huán)應編》今存明楊瞿崍刊本,凡八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即據(jù)此本影?。R魯書社1997年版)。卷端題“武水錢繼登爾先輯”,卷首有楊瞿崍序?!端膸烊珪偰俊贩Q“是書所采,皆史籍權變之術,亦省括編之流也?!盵18]
《壑專堂集》為詩文集,現(xiàn)存康熙六年(1667)自刻本,凡十四卷,極罕見,據(jù)李靈年等《清人別集總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只國家圖書館一家有藏,《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即據(jù)此本影?。▏覉D書館2017年版),卷端題“武水錢繼登龍門著”,卷首有吳偉業(yè)序,作于康熙六年(1667)。該書卷一收詩,卷二亦收詩詞,詞凡7首,《全明詞》據(jù)《明詞綜》《古今詞匯》《歷代詩馀》收錄了《浣溪沙·村居》《浣溪沙·初夏園林》《昭君怨》《滿江紅·拜岳武穆墓》《菩薩蠻·索笑軒送梅》5首;《菩薩蠻·移情檻中雨中獨坐》為《順康卷補編》第1冊收錄。二書均失收《滿江紅·題移情檻》一首。卷三至卷十收各體文,卷十一至卷十三為《東郊問耕錄》,卷十四為《南遷雜志》。
黃埈見第3冊,作者小傳云:“黃埈,字智生,黃維韞之女。有《初蓉集》?!?/p>
按,顧若璞的《黃夫人臥月軒稿·續(xù)刻》有《孫女埈兒往生紀實》,詳細記載了黃埈的生平:
女孫名埈,予次子諸生煒長女。母曰鮑氏,侍御馀杭赤城鮑公女也,受仁和陸仲子文學鈁聘。女以崇禎乙亥十月廿一日午時生,生而端凝頎碩,具滿月相?!晔?,母鮑去世,女益靜重不佻,日有恒課。經則《金剛》《藥師》《心經》《普門品》,咒則《大悲》《準提》,不以庶務稍問?!瓪q癸巳,病在臟腑,呻吟床第間,非扶掖不能轉側。一日忽告我曰:“女決意出家矣,幸為謝陸氏?!薄髱熣?,予母弟也。二十日,石大師飛錫至,因舁之中堂,如法說戒,命名智生?!【?,氣息微弱。至開示法語,及念佛持經,則清朗哀憿,唳鶴啼猿,感心脾也。日將午,急求披剃。石師金刀三剪,女即大稱清涼。合掌三謝,囑以用龕火化,翛然坐脫?!瓡r癸巳十一月廿一日午時也,得年一十有九。[19]176-177
“崇禎乙亥”即崇禎八年(1635),“癸巳”即順治十年(1653)。順治十年(1653)十一月廿一日,換算成公歷,則是1654年1月9日。根據(jù)生年,黃埈似不應排在第3冊。另外,“智生”也不是黃埈的字,而是法名。陳維崧《婦人集》云:“武林顧若璞,黃少參子婦也?!瓕O女埈兒,法名智生。生而端麗,能詩歌小令?!盵20]
《初蓉集》今未見傳本,顧若璞的《黃夫人臥月軒稿》附錄《黃埈遺草》載有顧若群的《武林黃氏童女智生發(fā)塔記》一文,記述了黃埈遺稿的刻印流傳:“智生者,余甥黃仲維韞煒女子子也,名埈。……埈生而雋慧,長失恃,依王母顧夫人,余姊也,讀書學詩兼禪誦?!瓝爝z篋,得詩數(shù)篇,雖初學語,亦見才致。伯維含氏呈吏部吳先生鑒定,刻附王母《臥月軒稿》以行?!盵19]185-186
關鍵見第6冊,作者小傳云:“關鍵,字六鈐,錢塘人。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庇谑寺?、入清后的表現(xiàn)、著述等,均未記載。吳振棫《國朝杭郡詩續(xù)輯》卷一載:
關鍵,字六鈐,號蕉鹿,錢唐人。有《送老詩鈔》十二卷。六鈐少與錢希聲肅樂讀書勝果寺,錢為文務引繩墨,六鈐則馳騁上下,汪洋恣肆,各樹壁壘不相下。崇禎癸未,六鈐成進士。甲申,除丹徒令,時明鼎已覆,南中擁立。六鈐請設沿江水柵,誅客將之劫商舶者。又以計禽勍賊鄧七。不半年,遽棄官歸。歸隱四十四年,以名德自重,絕口不言世事。尚書宛平王公、相國真定梁公皆同年交契,欲推挽之,卒不答。兩公語督撫曰:君部中有吾故人,梅子真、嚴君平之流也,為我善視之,然六鈐竟謝病不往謁。卒年七十有九。[21]84
文中提及的“錢希聲肅樂”,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縣區(qū))人,名肅樂,字希聲,號止亭。崇禎十年(1637)成進士,歷官太倉知州、刑部員外郎。明亡后,魯王朱以海監(jiān)國,召其為右僉都御史,尋進右副都御史,繼任兵部尚書,拜東閣大學士。清順治五年(1648),聞福建連江失守,憂憤至極,病逝于舟中。謚忠介?!吧袝鹌酵豕奔赐醭绾?。王崇簡(1602—1678),字敬哉,直隸宛平(今北京市豐臺區(qū))人。崇禎十六年(1643)成進士,選庶吉士。明室覆滅,挈家南游。順治二年(1645),入都補官,歷官至禮部尚書。著有《青箱堂集》?!跋鄧娑汗奔戳呵鍢?。梁清標(1620—1691),字玉立,一字蒼巖,號蕉林,又號棠村,直隸正定(今屬河北)人。崇禎十六年(1643)成進士,選庶吉士。入清,官禮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等,累官至保和殿大學士。著有《蕉林文集》《棠村詞》等。
關鍵在任丹徒知縣時的政績,《(乾?。┖贾莞尽肪戆耸恕度宋镏尽ぱ簟酚休^詳細的記述:
關鍵,字六鈐,錢塘人。少與錢肅樂讀書勝果寺,肅樂引繩墨、合規(guī)矩,而鍵馳騁上下,汪洋恣肆,使讀者心悸。兩人同學相善,鍵思為有用之學以自見。癸未成進士,除知丹徒縣??h有桃花洲,村民所保聚也,怨家指為盜藪,大吏將發(fā)兵襲之。鍵上謁曰:“京口彈丸地,所恃以無恐者,內亂不作耳。今信細人之言,誅鋤善類,是驅使亂也?!贝罄裟酥埂>薇I鄧七潛結寨濞浦,鍵遣吏招降,鄧七偽約降期而陰欲渡江遁。鍵默戒吏卒馳至濞浦,鼓行入其寨,鄧七倉猝出迎,遂就縛。其操縱合宜類此。繼以母老乞養(yǎng)歸,閉門著書,不交外事。[22]
朱茂晭見第6冊,作者小傳云:“朱茂晭,字子蓉,嘉興人。有《東溪詞》?!比陛d其生卒年,其著述名目亦可補充。朱融的《秀水朱氏家譜·世系表三·少保公長房南門第五支》載:
朱茂晭,字子蓉,號東溪。戚孺人出。邑庠生,遷居真如寺西曰東溪草堂。著有《鏡云亭詩集》、《松溪唱和詩》、《東溪草堂詩馀》。天啟甲子九月十五日生,康熙庚午三月初九日歿,壽六十七。[23]
“天啟甲子”即天啟四年(1624),“康熙庚午”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據(jù)此,朱茂晭的生卒年可以定讞。
《東溪草堂詩馀》即《東溪詞》,今存康熙刊本,藏上海圖書館,《全清詞·順康卷》第8冊據(jù)此錄詞95闋?!度髟~》據(jù)蔣景祁的《瑤華集》只錄詞5闋?!剁R云亭詩集》一作《鏡云亭集》,《靜志居詩話》卷二十二載:“朱茂晭,字子蓉,秀水縣學生。有《鏡云亭集》?!盵24]檢《明別集版本志》、《清人別集總目》、柯愈春的《清代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均未見此書,或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