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卡爾維諾這個名字,或許有的同學會很熟悉,尤其是上過《外國小說欣賞》這本老選修教材的同學,肯定會對《牲畜林》這篇頗有些“動畫感”的小說印象深刻。
這位出生于古巴、經(jīng)歷過二戰(zhàn)的意大利作家,似乎總能讓自己筆下的主人公,用一種頗為輕盈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曾經(jīng)編纂過《意大利童話》的他,頗有些與眾不同的奇幻想象力。他的“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以及《不存在的騎士》,敘事風格奇特,人物形象獨特。
老實說,我剛開始看他的小說時,甚至感覺《指環(huán)王》的電影編劇一定讀過卡爾維諾的文字才對——那種深邃的思考,那種舉重若輕的調(diào)性,那種在壓抑的現(xiàn)實中始終渴求自由的執(zhí)著,他們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明顯的精神傳承。
據(jù)說,寫出《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和《沉默的大多數(shù)》的王小波,其摯愛的作家就是卡爾維諾。對于這一點,我倒不需特地去考證就深以為然。而且我還感覺寫出“青春三部曲”的村上春樹也應該是超愛卡爾維諾的。
哈哈!好吧,蘭姐并不是在這里跟大家秀自己讀了哪些書,而是想告訴你們——如果沒有看過上面這些書,你可以趕緊去找來看看。因為這些書不僅智性,而且有趣、好讀,這些書里的文字都非常具有“電影感”(生動,形象,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你還能發(fā)現(xiàn),這些作家似乎在用他們的作品進行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這樣好玩的書,讀下來還能讓自己找到開啟智性之旅的鑰匙,錯過了豈不可惜?
另外,不知道你們是否聽過一個詞叫“小資”?比方說,這個地方的裝修格調(diào)很“小資”;這個人生活得很“小資”;在慵懶的午后喝杯咖啡,很“小資”;專門去哪個網(wǎng)紅書店打卡,很“小資”……歸總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人們常常對那種在物質(zhì)生活情調(diào)和精神生活格調(diào)上,有超出“瑣屑”“庸俗”或是“老土”水平的要求,通稱為“小資”。那么可以這樣說,喜歡讀卡爾維諾、王小波以及村上春樹的人,多少都有點“小資”調(diào)調(diào)。
放到當下的社會情境里來看,既不想給自己過分注射雞血,又不想“躺平”了任社會揉捏,多多少少有點“個性化追求”的人,其實都可以在卡爾維諾他們那里尋找到另外一條精神出路。我們甚至可以把“卡爾維諾們”看成有著西方文化傾向的現(xiàn)代“莊子”——這些人在沉重而倍感壓抑的生活里,找到了一片浩渺的天空任自己飛翔,從而開啟了自己的“逍遙游”模式。
應該說,“自由”就是《樹上的男爵》最核心的主題,整本小說可以說是在用文學的方式來思考人追求自由必然經(jīng)歷的五層境界。
第一層境界:脫離父母的轄制,能夠自食其力的自由。
主人公柯希莫的父親是一名男爵,柯希莫是家里的長子,12歲的時候離家出走,住到了樹上。本來家人都以為他只是鬧鬧脾氣,沒想到他這一上樹就待了一輩子,直到死的時候都沒再落回地面。
柯希莫叛逃的原因很簡單。他討厭家里裝模作樣的氛圍,討厭凝重板滯的貴族生活方式,討厭對人生充滿怨怒情緒的姐姐做的“死亡料理”。更重要的是,他12歲了,有“資格”上桌吃飯,而不能再像小朋友那樣在自己的房間里“自由發(fā)揮”不受約束。
父母不停地對我們嘮叨,要用刀叉吃雞啦,身體要坐直啦,胳臂肘不要靠在桌子上啦,簡直沒完沒了!
在我們家里過日子總像是在進行應邀上訪朝廷的大演習,我不知道是奧地利女皇的宮廷還是路易國王的皇宮或者都靈的那些山民的宮殿。一只火雞端上桌,父親就緊盯著我們,看我們是否按照宮廷里的規(guī)矩切割和剔骨,而神父連味道也不敢嘗,以免當場出乖露丑,他還得在父親訓斥我們時幫腔。
我們的母親女將軍不管這一套,因為她在進餐時也使用生硬的軍人方式:“就是這樣,還有一點!好!”我們誰也不覺得好笑。她對我們不太講究那些繁文縟節(jié),但講究紀律,她用練兵場上的口令助男爵一臂之力:“擦臉!擦鼻子!”
對一個孩童來說,在這樣的氛圍里就餐,幾乎就是在忍受最殘忍的刑罰。
最要命的是,柯希莫的父母都活在“過去”中:
他們兩人同屬于王位繼承戰(zhàn)爭時代的遺老。她滿腦子里想的是大炮,他念念不忘的是家譜、世系;她夢想我們這些兒子將來能在不論什么軍隊里得到軍銜,他則希望我們能娶某位有選帝資格的公爵家的小姐……
而對于跨入了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打破循規(guī)蹈矩、平庸無奇的生活,是他們的本能;尋找“與人們設計好的軌跡不同的出路”,是他們的天性。可是在這樣的家庭里,任何發(fā)乎天然的行為都是被禁止的,都有可能招致“沒完沒了的責罵、鞭打、額外作業(yè)、只給面包冷湯的禁閉”。
于是柯希莫叛逃了,叛逃的時候他還穿著用餐時的那套華貴整齊的宮廷裝——
頭發(fā)撲上粉,用帶子扎起辮子,三角帽,針織領帶,綠色燕尾服,淺紫色的短褲,佩劍,白皮長護腿套,護套只包半截……
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柯希莫的影子。所謂的青春叛逆期,其實都是對成人世界以及成人規(guī)則的一種抗爭和叛逃。在十二三歲的時候,我們是否都曾經(jīng)幻想過自己背起行囊走出門去,走到一個沒有嘮叨和約束的遠方,走到一個沒有精神襁褓綁縛的所在?只是我們雖然有著柯希莫式的野心,卻沒有他那樣的行動力。是的,我們渴望自由,但我們不愿意付出爭取自由所需要的代價。
我們的叛逆常常是為了贏得父母的妥協(xié),只要父母妥協(xié)了,我們心里很可能就心花怒放、得意洋洋,然后心安理得地回到原來的生活軌跡。
然而柯希莫不,他的目標不在于別人是否讓步,而在于他要親身實踐他的追求,同時他愿意為他所追求的自由付出一切。為了自由,他寧愿不再擁有舒適綿軟的床、精致美味的食物,不再擁有家人的寵愛,必須受凍挨餓,必須承擔危險,必須自己忍受孤獨寂寞。
但是必須獨自扛下這一切的柯希莫,也在與每一個困境的糾纏里學會了紛繁多樣的技能——他可以在樹上行走奔跑如履平地,他可以在樹上打獵,自己制作吃食、衣服,他甚至還給自己蓋了在弟弟眼里“如同宮殿一樣的”樹屋(包括臥室、圖書室和儲藏室),他發(fā)明了一眼懸空的泉水用來盥洗沐浴,他熟悉森林中的每一種動植物……
除此之外,他還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他走出了貴族森嚴的城堡,開始認識那些四處流浪的窮人,并向他們學習農(nóng)事以及生活的智慧。
有沒有覺得柯希莫很酷?
一個愿意為自己的追求付出代價、絕不抱怨且從不炫耀的人,真的很酷。光是這一點,我就認為柯希莫足以擔得起“貴族”這個封號。一個仰賴仆從和家人的侍奉才能維持體面的人,是寄生蟲族而不是貴族;一個勇于在困境中錘煉自己的人,才算得上是貴族。
能自食其力,才能有資格談“自由”;能自食其力,才能被承認“獨立”。而無法“獨立”的人,所謂的“自由”只是一場空談。
第二層境界:通過飽覽群書掌握大量知識,從而讓自己不被生活難題束縛的自由。
如果說柯希莫只是簡單地在樹上日復一日地生活,那他就和猴子、山雞無異。讓柯希莫成為“樹上的男爵”而非“樹上的猴子”的,是他的好學。
柯希莫的父親在勸柯希莫下地的時候質(zhì)問他:“您打算像一個美洲的野人那樣長大嗎?”柯希莫回答:“在高幾米的地方,您以為我就不能獲得良好教育嗎?”
然而父母為他請的拉丁文老師被他活生生地晾在了樹上,因為他為自己找到了更牛的老師——書籍。
應該說,真正愛自由的人一定會愛智慧,因為智慧能幫助他得到更多的、更大的自由,而書籍則可以給人帶來最深刻廣博的智慧。
柯希莫愛上讀書的由頭很偶然。
他因為幫助一個叫賈恩的強盜頭目躲避了警察的追捕,而后與這個強盜結(jié)成了莫逆之交。這位江洋大盜想用閱讀來打發(fā)漫長的白天,于是柯希莫就開始給他供應書籍—— 一面唆使弟弟從自己家的圖書室偷書,一面從猶太書商那里買書。
強盜頭目對圖書的內(nèi)容異常挑剔,拒絕看那些粗制濫造的書??孪D獮榱藥退Y選出滿意的書,不得不把讀書變成自己的主要日常工作。由此——
柯希莫對書本和一切人類的知識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從清晨到黃昏的時間不夠他用來讀那些他想讀的書,他還點起了燈籠在夜里繼續(xù)讀下去。
這段故事的結(jié)局有點悲壯—— 熱愛讀書的強盜放棄了搶掠,沉浸在書本的世界里無法自拔,甚至在被逮捕、被審判以及被執(zhí)行死刑前,都要求柯希莫給他念書。
用今天的眼光來瞧,我們可以說,賈恩和柯希莫形成了一個學習互助小組——賈恩帶領柯希莫進入了由文字搭建的廣袤奇妙的世界,而柯希莫則因為向賈恩提供書籍,使得賈恩在不自覺中放棄了作惡,回歸成一個質(zhì)樸善良的人。
這個故事或者還有另外的隱喻值得挖掘——賈恩在作惡的時候,警察無法抓住他,大家都很敬畏他;而賈恩放棄作惡的時候,警察抓他輕而易舉,大家卻又對他表示了輕蔑。這個邏輯看似荒誕,但是在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里,不能不說,這就是殘酷的真相。
雖然賈恩死了,但是柯希莫對閱讀和學習的興趣卻保持了一輩子。
愛上閱讀之后,由于求知欲的“慫恿”,柯希莫不再放老師鴿子了,而是會追著老師提問,直問得老師慌亂不堪。到后來——
兩人之間的師生關系便顛倒過來:柯希莫當老師,福施拉弗勒爾當學生。我哥哥獲得相當大的權(quán)威,竟然能夠拖著那個顫顫巍巍的老頭子跟著他在樹上流浪,能讓他吊著兩條瘦骨嶙峋的腿在翁達利瓦家花園里的一棵白皮栗樹上坐上整整一個下午,凝視著園中的奇花異木和斜照在睡蓮池中的夕陽,陪他高談闊論,講專制與共和,講諸種宗教中的真與善,談中國的禮儀、里斯本的地震、萊頓瓶,談感覺主義。
這時候的柯希莫,會用一半的時間讀書,用一半的時間打獵。而打獵也是為了用獵物換取金錢來買書。因為讀書,即使是生活在樹上,他依舊跟這個世界保持著熱烈而緊密的聯(lián)系。
從那時開始他同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和科學家們有了書信聯(lián)系,他寫信給他們,請他們解答自己的疑問和異議?;蛘邇H僅是為了喜歡同優(yōu)秀人物進行討論,而且同時又練習了外文。
如果說離家出走,生活在樹上,是柯希莫對成人世界繁文縟節(jié)、虛情假意、落后衰朽的逃離,閱讀則是他對成人世界文明成果、思想精粹、智慧結(jié)晶的繼承。
愛上閱讀的柯希莫不只是擁有了強大的想象力和認知力,他的實踐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拔高。
如果說前一陣他由于廝守在書堆里而變得有點想入非非、不關心自己周圍的世界的話,現(xiàn)在閱讀大百科全書,有些極好的條目比如蜜蜂、樹、木、花園,使他對周圍的一切東西都有了新鮮的認識。在他要求寄來的書中,還開始出現(xiàn)了有關專業(yè)知識和技術(shù)的教材,例如樹木栽培學。
他學會了修剪樹枝的技術(shù)。冬季,當樹木雜亂地伸張著互相糾纏在一起的枝條,仿佛不愿意變得形狀更整齊一些以便開花、長葉和結(jié)果時,他就替果園的種植主整枝??孪D藜舻煤芎?,而要的報酬少,因此沒有哪個小莊園主或佃戶不請他去干活。
結(jié)果是他用自己的手藝使他原來就覺得相當良好的翁布羅薩的自然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對他有利。他那時愛鄰人、愛自然并且也愛自己。
而且,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防止山林著火,他開始設計和修筑蓄水池,更組織起了一支消防隊。是的,思路清晰、具有強大號召力的他,開始顯現(xiàn)出非凡的組織和領導才能??孪D庾R到了——
我知道當我比他人有更多的主意時,我把這些主意貢獻給他人。如果他們接受了,這就是指揮。
同時,他對“集體”也開始有了明確的認識——
集體會使人更強大,能突出每個人的長處,使人得到替自己辦事時極難以獲得的那種快樂,會為看到那么多正直、勇敢而能干的人而喜悅,為了他們值得去爭取美好的東西(而在為自己而生活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是相反的情形,看到的是人們的另一副面孔,使你必須永遠用手握住劍柄)。
不知道你發(fā)現(xiàn)沒有,在追求第一層境界時,柯希莫可以被稱為一個獨特而有個性的人;而在進入自由的第二層境界的時候,柯希莫蛻變成了一個高尚、高貴的人。
這樣的柯希莫終于得到了父親的認同。
他的父親騎著馬出門尋他,并與他有了下面這段對話——
“你記得你是迪·隆多男爵嗎?”
“記得,父親大人,我記得我的姓氏?!?/p>
“你希望自己配得上你擁有的姓氏和爵位嗎?”
“我將盡一切努力以更配得上‘人’這個稱號,我將具備他的一切品質(zhì)?!?/p>
“你接過這把劍吧!我的劍?!彼驹隈R鐙上向上伸臂,柯希莫站在樹枝上俯身。男爵夠著把劍給他系上。
“謝謝,父親大人……我向您保證我將好好使用它。”
“再見,我的兒子?!蹦芯粽{(diào)轉(zhuǎn)馬頭,輕提韁繩,緩緩地離去。
我不知道你在讀到這段話的時候,心里會不會與我一樣涌起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憂傷。喜悅的是,我們會為這樣的柯希莫而驕傲(我們大概會感覺柯希莫就是理想中的自己),這時候的他不再只是自立門戶的少年,更成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同時我們又為我們的父輩感到悲傷,我們會突然理解他們之前所有嚴厲的指責,會突然接納他們種種落伍的保守,會突然體會到他們漸漸跟不上時代的無奈和悲涼,覺察到他們很多不可理喻的言行背后不過都是一種笨拙的愛。
然后我們就開始與這個世界和解——
是的,我們叛逃了這個世界,然后我們開始走回來。
我們出走的時候只帶著一腔孤勇,我們回來的時候會帶著一身的本領。
這時候我們追求的不再是第一層境界中那個自由的口號,而是象征能力的、有分量的自由勛章。
這次我才跟你講到第二層自由境界,接下來的三層境界是什么呢?我很期待你趕緊讀完這本書而后來回復我哦!
我們下一次再見!
115350170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