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潔 劉曉玲
摘要:過程可視化技術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觀察視角,改變了傳統(tǒng)實驗的觀察視角,其中微距攝影能提供介于宏觀與微觀之間的中觀視角,有利于獲得更直觀的直接經驗,為了更細致地觀察雞蛋殼與乙酸的反應過程,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上安裝手機微距鏡頭可以實現微距攝影功能,用此方法可觀察其動態(tài)全過程,拍攝的視頻可以在教學中應用。
關鍵詞:過程可視化;微距攝影;乙酸;雞蛋殼
文章編號:1008-0546(2022)03x-0074-02???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3x.018
過程可視化是知識可視化的一個分支,知識可視化作為一種視覺表征手段,能有效促進知識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過程可視化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使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實驗過程變得清楚可見。過程可視化的化學實驗是指利用實驗可視化手段使原本看不見、看不清的化學實驗現象變化過程變得清晰可見。首先,化學實驗為真實的實驗;再次,實驗可視化手段包括改進實驗和利用先進攝影技術輔助觀察,先進攝影技術主要有顯微攝影、微距攝影、熱成像攝影、高速攝影和延時攝影。本文通過微距攝影實現過程可視化。
一、雞蛋殼的結構
雞蛋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被稱為“世界上最營養(yǎng)的早餐”,富含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鐵、鈣、鉀等營養(yǎng)素[1],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雞蛋殼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蛋白質,軟殼由內層軟殼膜、氣室、外層軟殼膜、真殼、護膜構成,真殼主要由有機質(2%)和鈣鹽(98%)組成,主要以碳酸鈣形式存在[2]。雞蛋殼的結構如圖1所示,一共由三層膜和真殼構成。
二、“雞蛋殼與乙酸反應”的可視化實驗
1.實驗原理
CaCO3+2CH3COOH→(CH3COO)2Ca+CO2↑+H2O
2.實驗儀器和藥品
儀器:智能手機、手機微距鏡頭、試管架、小試管、量筒、補光燈。
藥品:雞蛋殼、乙酸(質量分數為36%)。
3.實驗步驟
搭建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將小試管置于鐵夾上,將微距鏡頭夾在手機后置攝像頭上,打開手機錄像功能,對焦至手機屏幕出現清晰畫面,用補光燈進行補光,點擊開始錄像,用量筒量取3mL乙酸于小試管中,再加入指甲蓋大小的雞蛋殼(已剝去內層軟殼膜),至反應完全時停止錄像。
4.實驗現象描述及分析
為了便于描述,將雞蛋殼紅色一面稱為紅殼,白色一面稱為白殼,本文將反應過程人為分為4個階段,各階段的現象見圖3(a)—(n),現象描述及分析見表1。
“雞蛋殼與乙酸反應”的實驗能驗證雞蛋殼的結構以及能比較乙酸與碳酸的酸性強弱,極具生活性。雞蛋殼與乙酸反應緩慢,外層軟殼膜剝落耗時76分鐘,通過微距攝影,能捕捉到反應的動態(tài)全過程,可以觀察到氣泡產生到破裂的歷程,且能反復觀看。通過此實驗學生能自己探究雞蛋殼的結構,了解到雞蛋殼除了有兩層軟殼膜外還有一層護膜。
5.“舞動的雞蛋殼”
將拇指蓋大小的雞蛋殼掰成5小塊至于試管中,加入3 mL的乙酸,用微距攝影+延時攝影拍攝其反應過程,實驗視頻時長30秒,實際反應時間約為15分鐘,配上激昂的背景音樂,可有效調動課堂氣氛。圖4 是“舞動的雞蛋殼”教學視頻截圖,觀看視頻可用手機掃描圖5的二維碼。
三、實驗優(yōu)點
(1)本實驗通過微距攝影實現過程可視化,能捕捉到肉眼觀察不到的實驗現象,獲得更直觀的感性材料,拍攝的視頻可用于教學。
(2)實驗所用的手機微距鏡頭相對于高清攝像機、顯微鏡等設備成本低廉,操作簡便,更適合在中學推廣。
(3)此實驗可作為課外拓展實驗,不僅能比較乙酸與碳酸的酸性強弱,而且學生還可以自行探秘雞蛋殼的結構,觀察氣泡從產生到破裂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
(4)“舞動的雞蛋殼”可作為趣味實驗,配上背景音樂,能有效調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武書庚.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和對人體健康的益處[J].養(yǎng)生大世界,2020(09):80-81.
[2]唐海林.三種不同方法測定雞蛋殼中鈣含量的比較(中國職協(xié)2015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A].北京: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yè)培訓協(xié)會秘書處,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