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琳
(新疆師范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7)
蚌埠位于華東南北交界處,語言上隸屬華北-東北方言。目前學界對蚌埠方言的研究較少,大多集中于其語音特點,缺少對蚌埠方言的語法、詞匯相關(guān)研究。在蚌埠方言中,“照”有副詞和應答詞兩種特殊用法。副詞“照”常用于逆反語境,表達說話人的主觀任意性,是一個典型的反預期標記。學界關(guān)于“照”的研究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對“照”的語法化進行探究,王義潔認為在普通話中“照”有副詞用法,釋“照”作副詞詞義為“表示按原件或某種標準做”[1]。在張斌的《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2]中,“照”作虛詞用只有介詞用法,并舉“照說”為例,“照”意為“照道理說”,是“照+名/代+看(說)的結(jié)構(gòu)”。檢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介詞“照”有兩種意思:(1)依照,按照;(2)對著,向著。顯而易見,“照”在普通話中并沒有副詞的用法,王義潔誤把“照”的介詞用法認作為副詞用法。二是考察方言中的“照”,邱瑞、丁家勇研究了遼寧盤錦方言中的比較標記“照”[3],方思倩[4]、王德成[5]探究了六安方言中的“照”。但方思倩和王德成都未對副詞“照”作系統(tǒng)性論述,方思倩著重描寫了副詞“照”的句法形式,王德成只對“照”的副詞用法做了簡要地介紹,重點討論“照”的應答詞用法。值得一提的是,六安方言中的“照”和蚌埠方言中的“照”都具有副詞和應答詞這兩種獨特用法。六安方言屬于江淮方言,在黃廖版的《現(xiàn)代漢語》中蚌埠方言被歸為華北-東北方言,但蚌埠方言中至今仍存部分江浙詞語,應是江淮官話和中原官話的過渡性方言。由此可見,“照”的副詞和應答詞用法是江淮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在蚌埠方言中,“照”是一個常用詞,經(jīng)常作為語氣副詞和應答詞使用,例如:
(1)我看他照走那么快,一點不像拉了三天肚子。
(2)A:今天中午去萬達找個店吃飯,照不照?
B:照。
例(1)中的“照”是副詞用法,例(2)中的“照”作應答詞使用,相當于普通話里的“可以”。分析例(1),這句話中包含了兩個命題:其一,隱含的預設(shè)命題“拉了三天的肚子,結(jié)果應是虛弱無比”;其二,當前命題“走得飛快”,與預設(shè)命題不符?!罢铡痹谶@一話語中以委婉的語氣表達了對預設(shè)命題的否定,是說話人主觀意愿的體現(xiàn)。在我們所知的語言中總有一些表達區(qū)別的方法,一是符合常規(guī)的情況,二是偏離常規(guī)的情況。在語言中,通常是對后者進行標記,這種標記就叫作反預期標記??梢钥闯隼?1)中隱含的預設(shè)命題是符合常規(guī)的,而當前命題是偏離常規(guī)的,“照”所標記的就是對預設(shè)命題的偏離。
話語信息可以分為中性信息、預期信息和反預期信息。對于一個事件,言說者對它有兩種態(tài)度,要么對事件的發(fā)展或結(jié)論有自己的預估,要么毫無任何想法,前者是有預期的,后者是無預期的。有預期的結(jié)果也分為兩種,一是符合預期,表達預期信息;二是違反預期,表達反預期信息。無預期的則是中性信息,言說者對該事件的發(fā)展沒有任何判斷。吳福祥在研究構(gòu)式“X不比Y·Z”時將反預期分為三種類型:與受話人的預期相反;與說話人的預期相反;與社會共享預期相反[6]。陸方喆、曾君[7]總結(jié)了漢語里常見的反預期標記,漢語里的反預期標記有很多,但每個標記所傳遞的信息都不同,有的只標注與受話人預期相反的信息,有的三種信息都可以標注[8]。語氣副詞“照”可以標注逆反,表達違反某種標準的信息,因此也是反預期標記。
與受話人的預期相反指的是說話人對受話人所傳達的信息進行反駁或否定,在蚌埠方言中這一類型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不照”句中,例如:
(3)A:今天降溫了,多穿點。B:我看街上的人不照穿那么多。
(4)A:這蘋果沒洗不管吃吧。B:我看我們小時候不都照吃,沒看哪個鬧肚子的。
(5)A:他擱家養(yǎng)著來。B:我看他今天不照去買菜嗎,提那么一大兜東西。
上面所舉三例都可以把“不”去掉,依然表示與受話人預期相反的語義,如:
(6)A:今天降溫了,多穿點。B:我看街上的人照穿那么多。
(7)A:這蘋果沒洗不管吃吧。B:我看我們小時候都照吃,沒看哪個鬧肚子的。
(8)A:他擱家養(yǎng)著來。B:我看他今天照去買菜,提那么一大兜東西。
在蚌埠話中,語氣副詞“照”作反預期標記時沒有“不”修飾也可以表示反預期義,但更多地用于“不照”句中,因為“不”本身為否定副詞,修飾“照”,加強了說話人想要傳遞的否定語氣。例(3)(4)中的受話人預期都是以顯性方式存在的,如天氣降溫了,出門應該增添衣物;蘋果沒洗不可以吃。例(5)是隱性預期,“擱家養(yǎng)著來”隱含意義為此人身體不好,需要休息。
對于一個已然事件,說話人對它有兩種態(tài)度,要么對事件的發(fā)展或結(jié)論有自己的預估,要么無任何想法,前者是有預期的,后者是無預期的?!芭c說話人的預期相反”即說話人說出的話是對事件發(fā)生前的自我預期的否定。
(9)我當今天多冷來,不照那樣。
(10)我以為他今天肯定不會喝酒了,呵呵,人家照喝!
(11)我滴孩,我昨天不是摔了一跤嗎,我以為我今天肯定不行了,你猜怎么著,照跑照跳的。
例(9)說話人估計是看了天氣預報,認為今天降溫肯定會很冷,結(jié)果出了門發(fā)現(xiàn)“照那樣”,即與沒降溫之前的天氣差不多,與自己之前心中所預期的完全不一樣。例(10)說話人的心理預期為“他今天不會喝酒”,結(jié)果他“照喝”,違反了說話人的預期。例(11)的說話人預期:昨天摔了一跤,今天肯定行動不便?!罢张苷仗眲t表示說話人摔了一跤后和沒摔一樣,行動敏捷。三例全是顯性預期,分別采用了間接否定預期、直接否定預期、間接否定預期的方式傳遞反預期信息。
學界目前關(guān)于方言中的副詞“照”的研究多限于共時平面,對反預期標記“照”的語法化途徑少有關(guān)注。查閱鐘兆華主編的《近代漢語虛詞詞典》[9]和張斌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2],“照”作虛詞都只有介詞用法。據(jù)《現(xiàn)代漢語虛詞詞典》知“照”作介詞用有兩種用法:(1)對著,向著;(2)依照,按照。由上文分析可知“照”作副詞用表示“逆反,違背某種預期”的語義,與表“依照”義的介詞“照”的語義正好相反。
上文已經(jīng)介紹過,普通話中“照”有四種用法。但在蚌埠方言中,“照”作為常用詞還有兩種獨特的用法,即副詞和應答詞,關(guān)于應答詞用法本文不作贅述。根據(jù)邢福義的副詞分類,凡是表示推斷、逆反、疑問等語氣的副詞都屬于語氣副詞。副詞“照”的語義為“違反某種預期”,表示了逆反語氣,帶有主觀任意性,故應將其納入語氣副詞,具體用例如下所示:
(12)東西放壞了照吃。
(13)我看他腿摔了照跑照跳的。
(14)天冷又如何,我照穿那么多。
在例(12)(13)(14)中都有一個預設(shè),例(12)是東西放壞了不能吃,例(13)是腿摔了應當臥床休養(yǎng),例(14)是天冷當加厚衣服。而例(12)(13)(14)都表達了不按常理做事的逆反心理。例(12)違背了社會共享的預期,例(13)違背了說話人的預期,例(14)雖然未將上句羅列出來,但通過說話人反駁的語氣,可推斷出違背了受話人的預期。
上述三例中的“照吃”“照跑照跳”“照穿”從結(jié)構(gòu)上看,和普通話中經(jīng)常使用的“照搬”“照辦”好像一樣。實則二者的結(jié)構(gòu)是不一樣的,“照吃”“照跑”“照穿”是“副詞+動詞”的結(jié)構(gòu),“照搬”“照辦”是“介詞+名詞(省略)+動詞”的結(jié)構(gòu)?!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將“照搬”解釋為照原樣不動地搬動,“照辦”是依照辦理??梢姡@里的“照”都是介詞,是“依照、按照某種標準”的意思。而蚌埠方言中的“照”和動詞之間不可插入名詞或代詞,“照”后面不能引入標準,強調(diào)違背預期的逆反心理,與普通話中的介詞“照”在語義上是相背離的。因此,蚌埠方言中的“照+動詞”實為語氣副詞修飾動詞,表示逆反語氣。蚌埠方言中的語氣副詞“照”相當于普通話中的副詞“照樣”。但二者并不能等同,關(guān)于“照”和“照樣”的差異,用小三角理論能更好地分析出來。邢福義曾指出“任何語法事實都存在語表形式、語里意義和語用價值三個角度”[10],筆者借助邢福義的“小三角理論”,從語表、語里、語值三個方面對“照”和“照樣”進行考察。
第一,語表形式分析。
“照樣”可以單獨成句,作句首狀語,后面的謂語動詞可省略。而蚌埠方言中的“照”不能單獨成句,后面跟的謂語動詞也不能省略。
(15)照樣, 一個人的內(nèi)心越有愛,就越自卑。(微博)
(16)第二天照樣。獨身的,工作一天回家,拿出三把鑰匙打開門——運氣不好,三把鎖也不能把小偷鎖在門外,進門后可能看到洗劫一空的公寓。(《福建日報·我的留美經(jīng)歷》1980年)
(17)來來來,你護著可是的,你看我今天可照打他。
“照樣”和“照”在被動句里的句法位置也不同,“照樣”只能出現(xiàn)在“被”字之前,“照”可以出現(xiàn)在“被”字之前,也可以出現(xiàn)在“被”字之后。
(18)童海坤說,此前,東航將2月14日A321客機換成A340-600的申請,已經(jīng)獲得民航總局的批準,但新增的100多張機票照樣被一搶而空。(《文匯報·東航上航包機機票售罄》)
(19)掖有什么用,不照被他吃掉了。
(20)她也就嘴硬,昨天我們都看著呢,被她對象照罵不誤。
第二,語里意義分析。
語里意義是隱含在內(nèi)的不可見的關(guān)系或內(nèi)容。“照”和“照樣”都可以標記反預期信息,都具有程序性。“所謂程序性,是指話語標記表達的是程序意義。程序意義是與概念意義相對的?!盵11]簡單地說,概念意義就是話語標記字面上的意義,即最基本的意義。而程序意義則是在概念意義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分析得出的。
(21)你信他說手里沒錢了嗎,天天照花那么多。
(22)我要讓亞米看看,沒有它的照看,我照樣 “豐衣足食”,沒有它叫我起床,我生活得一樣很有規(guī)律。(《“亞米”罷工了》)
例(21)、例(22)都有一個隱含的預設(shè),“手里沒錢”是例(21)預設(shè)命題的概念意義,在此基礎(chǔ)上分析出來的程序意義即“手里沒錢就該省吃儉用”?!皼]有它的照看”是例(22)的預設(shè)命題,自此基礎(chǔ)上分析出的程序意義為“沒有它的照看,我就無法像以往那樣生活了”?!罢铡薄罢諛印倍紝︻A設(shè)命題進行否定,引導受話人在概念意義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結(jié)合語境理解說話人想要表達的隱含意義,即反預期義。
第三,語用價值分析。
“照”與“照樣”的語用價值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遵循語言的禮貌性原則;二是說話人的主觀意愿表達。在第一個方面,“照”和“照樣”都遵循了語言符號所要求的禮貌性原則。“照”和“照樣”都是反預期標記,表達對預設(shè)命題的違逆。禮貌性原則要求說話人在說不好的事情時要委婉,說好的事情時要充分?!罢铡焙汀罢諛印倍伎梢詷擞浽捳Z的焦點,它們并不直接否定,而是通過標記受話人不知道的信息來達到否定的目的,遵循了語言的禮貌性原則。在第二個方面,“照”和“照樣”顯示出明顯的差異。通過上述的例句及論述可以看出,蚌埠方言中的“照”在語義上強調(diào)說話人的主觀意愿,而“照樣”強調(diào)的是社會意愿,是客觀的。而蚌埠方言中的副詞“照”更多的是說話人自己對已然事件的主觀看法、態(tài)度?!罢諛印北磉_的是對客觀標準的否定,《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舉了一個例子“天氣盡管很冷,工地上照樣熱火朝天”。這句話關(guān)涉當前命題和預設(shè)命題,“天氣冷,人便萎靡不振”,是隱含的預設(shè)命題,“工地上一反常理的熱火朝天”是當前命題。同樣是對預設(shè)命題的否定,“照”是說話人主觀意愿的否定,帶有任意性和隨意性,而“照樣”否定的是客觀的標準,并不是說話人的主觀意愿對預設(shè)進行的否定,這句話的說話人可以是任何人,因為當前命題和預設(shè)命題都是客觀的。
《說文解字》對“照”的釋義為“照,明也”?!罢铡钡谋玖x為光明、明亮,“照”在造字之初是形容詞。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照”的用法僅動詞、名詞、介詞三種,說明在普通話中“照”有四種用法,分別為形容詞、動詞、名詞和介詞。而在蚌埠方言中,“照”多了兩個獨特用法:語氣副詞、應答詞。本文不討論應答詞的用法,重點探討“照”作為語氣副詞的來源及語用功能。楊榮祥曾指出:“人們通常認為漢語中的副詞是由實詞虛化來的。應該說這已道出了漢語副詞形成的最基本的規(guī)律。”[12]學界對副詞的定義至今難有統(tǒng)一,但在副詞的詞匯意義上都認為副詞的意義是虛的。關(guān)于實詞虛化的動因、機制研究,在語言學界可謂成果豐碩,許多大家都對此作出自己的見解。王寅、嚴辰松[13]總結(jié)出四點動因:語言接觸、創(chuàng)新用法、誤解和誤用、語用理據(jù);三類機制:重新分析和類推、隱喻和轉(zhuǎn)喻、主觀性和主觀化。周樹江、王洪強[14]討論了話語標記的語法化機制,認為隱喻、推理、泛化是話語標記語義虛化過程中的機制。王明洲、張誼生[15]指出比較常用的虛化機制有以下十種,相鄰句位、泛化、隱喻、類推、和諧、語境吸收、分界改變、重新分析、更新、強化。吳福祥[16]認為語法化有五個基本的機制和四個動因。機制包括隱喻、轉(zhuǎn)喻、重新分析、類推和語法復制;動因即效率性動因、創(chuàng)新型動因、互動性動因和接觸性動因。王義潔探究了“照”的語法化過程,指出依據(jù)介詞始現(xiàn)于宋代,如《齊東野語》中“當值先罰俸半月,碟學照規(guī)行”[1]。筆者對CCL語料庫進行整合,發(fā)現(xiàn)依據(jù)介詞在宋代用例極少,且這一時期,“照”還處于動詞“比照”義向介詞“依據(jù)”義的過渡時期。所以筆者認為,“照”作為依據(jù)介詞使用的成熟期當在元代,口語性較強的文獻《老乞大》中多次出現(xiàn)“照”的依據(jù)介詞用法,如下所示:
(23)照依前例該與多少?如今怎么少了?(《老乞大》)
(24)就照價錢數(shù)目兌銀。(《老乞大》)
(25)好照數(shù)點了布去。(《老乞大》)
(26)店主人家。你可引幾個鋪家來。好商量人參價錢。這參是好的麼。拿些樣參來我看。這參是新羅參。也不過是中等的。你說甚麼話。這參狠高。怎麼照中等的看。(《老乞大》)
(27)同日將大字焦吉、十條龍苗忠、茶博士陶鐵僧押赴市曹,照條處斬。(《警世通言》)
例(27)的“照條處斬”是按照條例處斬的意思,這里的“照”作為方式原因介詞引進依據(jù),很明顯只有一解,即“依據(jù),按照”義。例(24)(25)(26)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在這一時期,還出現(xiàn)了表“按照”義的雙音節(jié)介詞“照依”,如例(23)??梢钥闯?,以上幾例中的“照”的語義皆可概括為“按照某種標準”,是一個正預期。如例(26)“照中等的看”是受話人的預期,而說話人通過疑問語氣增加了意外性意義。陳振宇、杜克華指出“疑問并不必然存在意外。典型的中性詢問,即非趨向性疑問,信疑大致各占百分之五十;詢問時也并非迫切地要求對方回答。這種疑問與意外范疇無關(guān)。但有時,說話者已有真或假的傾向性認識,或者迫切的要求對方回答,即強化疑問。這些有標記的疑問句多與意外有關(guān)”[17]。根據(jù)陳振宇、杜克華[17]所提出的語用遷移“疑問+【特征】意外→【主】語用否定+【次】說話者指向感嘆”來解析例(26)中“怎麼照中等的看”,其主要語用功能為否定,即否定了受話人的預期。而現(xiàn)如今蚌埠方言中的“照”帶有逆反語氣,無需借助疑問語氣即可表示與預期相反的語義,應是在符合預期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意外特征而產(chǎn)生的語用否定,由此可見,語氣副詞“照”是從依據(jù)介詞演變而來。
谷峰[7]指出:“反預期標記的主要成員是語氣副詞、連詞和插入語,它們形成的原因是說話者受特定語境影響對意義進行了重新解讀?!睋?jù)上述的分析知道,語氣副詞“照”是對某種標準的違背,而依據(jù)介詞“照”的語義恰好與之相反。從依據(jù)介詞到語氣副詞,“照”多了{逆反}這一語義特征,從而在語義上由“按照某種標準”變成了“違背某種標準”。沈家煊認為主觀性即說話人在進行言語交際過程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自我表現(xiàn)成分”,“‘主觀化’則是指語言為表現(xiàn)這種主觀性而采用相應的結(jié)構(gòu)形式或經(jīng)歷相應的演變過程?!盵18]本文認為詞語的主觀性增強實則為誘發(fā)“照”由介詞演變?yōu)楦痹~的語法化動因。說話人在表達命題時表現(xiàn)出自己的主觀意愿和態(tài)度,導致詞語的意義越來越依賴于說話人對命題內(nèi)容的主觀信念和態(tài)度,非語法成分由于語言主觀性的增強演變?yōu)檎Z法成分。而“照”由介詞演變?yōu)檎Z氣副詞的機制當為語境吸收。王明洲、張誼生認為“語境吸收就是指在詞語的使用過程中誘發(fā)某個成分虛化的上下文”[15]。由此觀之,“照”作為介詞義為“按照某種標準做”,但因為“照”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表逆反的語境中產(chǎn)生了與介詞相反的語義,從而進一步虛化出表示“違背某種標準義”的語氣副詞。如上文中的例(13),語氣副詞“照”在特定的語境下表達了一種意外語氣,是與說話人認知不符的,例如在說話人的認知里腿摔了會行動不便,而“他”照跑照跳,違背了說話人的認知。這里的“照”帶有說話人的自我印記,與說話人的預期是截然相反的,是典型的語氣副詞。
本文從蚌埠方言的語法入手,發(fā)現(xiàn)蚌埠方言中的“照”具有普通話中所沒有的語氣副詞用法,是一個典型的反預期標記。“照”最初為形容詞,后引申出動詞,于元代產(chǎn)生依據(jù)介詞的用法,后因說話人主觀性增強虛化為語氣副詞?!罢铡弊鳛檎Z氣副詞,可以標示反預期信息,表示對預期的違逆。因為“照”做介詞是“按照某種標準做”的意思,而副詞“照”又總是出現(xiàn)在表逆反的語境中,本文認為“照”從介詞演變?yōu)檎Z氣副詞的語法化機制為語境吸收。正是由于“照”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逆反語境中,才產(chǎn)生了與介詞相反的語義,即違背了某種標準或預期,從這個角度看,蚌埠方言中的語氣副詞“照”同時還是反預期標記。通過對“照”的方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照”兼顧反預期標記的三種分類:(1)與說話人預期相反;(2)與受話人預期相反;(3)與社會共享的預期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