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超,紀 丹
渤海船舶職業(yè)學院,遼寧興城 125105
2020年教育部出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遼寧省高等學校采用線上教學進行授課,發(fā)揮在線教育平臺和學院混合課程優(yōu)勢,在線完成授課、輔導、批改作業(yè)、平時測驗、期末考試等教學任務。高職學生群體相對其他學習群體,自主學習能力、方法相對薄弱,學習阻力略大。如何保證高職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本調研組對遼寧省高職學生進行了調查,對疫情期間學生的在線教學方式、學習態(tài)度、學習資源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問題原因,探討對應的策略,為今后在線教學提供很好的依據(jù)。
調查問卷內容是在咨詢專家、教師和學生的基礎上,擬定了疫情期間高職學生在線學習狀況調查問卷[1]。問卷內容分三部分:問卷調查說明、基本信息情況和調查問卷的核心內容,從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平臺、學習效果等方面設計客觀題和主觀題。以線上問卷形式對遼寧省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調查,共收回問卷4 217份,利用SPSS軟件的篩選和分析,有效問卷4 011份,有效率為95.12%。采用抽樣、統(tǒng)計和分析等方法,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并制作圖表。
對學生在線學習結果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學生每天線上學習時間約為6小時左右,線上學習過程中,46.23%的學生認為“學習較為方便”;40.32%的學生認為“缺乏學習指導”;14.01%的學生認為“學習環(huán)境不佳”;28.63%的學生認為“較為自主”;34.21%的學生認為“無任何影響”??梢?,高職學生居家在線學習由于教師監(jiān)督少、環(huán)境約束小,自覺性差,學習位置隨意。教師上課過程中,一部分學生終端不開視頻,因隔空教學,出現(xiàn)假上課、假投入、假互動等現(xiàn)象,對學生教學指導和管理大打折扣。高職學生學習基礎不等,理論性較弱,動手能力較強,基礎差的學生提問較少,教師學生互動、學生之間互動減少,影響學生學習投入。學生個人在家獨自學習,沒有平時教室上課集體學習的氛圍,難免會走神溜號,網絡學習易造成視覺疲勞,很容易被手機或電腦上彈出的熱點新聞和消息吸引,注意力很難集中。
高職學生在疫情期間和特定環(huán)境下學習,保持較好的學習效率是線上教學的一個重要問題。調查結果顯示,64.53%的學生認為“非?!焙汀氨容^”能保證學習效率,但24.91%的學生持不認同的態(tài)度。在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認為網絡學習有很多不可控因素,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2]。主要原因是線上學習要求學生自覺性高、主動性強,然而師生互動少、學習氛圍不濃、缺少教材等因素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大部分的學生家住鄉(xiāng)村,網絡條件稍差甚至個別地方沒有網絡、數(shù)據(jù)流量不夠、出門蹭網。由于視頻文件信息量大,會出現(xiàn)延遲、掉線、卡塞、崩潰等問題影響學生聽課效果。
在線課程存在教學設計質量不高、講解不深入等問題,僅對知識技能講解,教師成為教學主體,講授較為單一,影響學生的教學體驗,而且學生在家對課程的重點、難點等內容很難把握,學習場所居家,易受手機、游戲、熱點新聞、視頻等各種外界因素干擾。居家學習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自律性和自主性,但自主學習需要學習目標定向、方法策略和習慣牽引形成,所以很難實現(xiàn)。調查結果表明,一方面學生學習較被動迷茫,缺乏學習動力、學業(yè)目標和就業(yè)方向。另一方面學生習慣于傳統(tǒng)教學中互幫互助學習氛圍,不善于合理利用時間、制訂學習計劃,自主學習的學生很少。
在線教學滿意度分為教學方式滿意度、教學內容滿意度、教學過程滿意度等,大多數(shù)的學生表示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因疫情突發(fā),教師和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未做好充分準備,這對師生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一方面多數(shù)高職院校缺乏詳細的網絡教學監(jiān)督和管理措施,僅靠網絡平臺線上后臺統(tǒng)計,查看教學情況。另一方面,學生在家學習宣傳和網絡學習思想教育不深入,多數(shù)教師以通知形式告知學生網絡線上學習,沒能深入地進行網絡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對學生網絡學習方法的指導,導致學生對網絡學習理解不足,間接影響了學生對在線課程的滿意度。
針對上述的調查結果與數(shù)據(jù)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建議。
各高職院校線上教學主要以直播課堂為主,進一步完善混合課程建設,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大量、內容豐富的數(shù)字化優(yōu)質學習資源庫,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實際情況制訂能夠幫助學生學習的學習資源。高職教學主要強化實踐技能,對于實踐操作類課程,教師通過模擬仿真實驗平臺等為學生進行實操技能的講解。同時,要關注偏遠地區(qū)學生,確保每名學生都能接收到教學資源。
深入學生調查,了解學習狀況,聽取師生建議,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首先,學校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摸底,了解在線課堂的教學情況,分析學情,評估網絡學習質量,合理制訂課程的學習時間、方案和策略。優(yōu)化網絡教學資源,強化在線教學督導,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能力,做好線上教學的技術支持,確保在線教學質量[3]。其次,組織召開教師線上教研會議,集體備課,討論交流教學方法、經驗,分享教學成果。各專業(yè)根據(jù)疫情期間學生學習情況,適當修改教學計劃,以課程教學、資源和作業(yè)的簡便性、易掌握為主,規(guī)避復雜、任務多等問題。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和在線課堂的實際情況,改變線下教學方法和教學風格,使用合適的語言風格,使網絡課更生動形象、更吸引學生。
在疫情特殊時期,輔導員和班主任應盡心盡力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定期向學生傳達習近平總書記防控疫情講話精神,將黨中央和國務院最權威、最前沿的聲音傳遞給學生,讓其思想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國家。傳播抗疫英雄感人事跡,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向英雄學習、向榜樣看齊,以此增強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掌握每名學生的身體狀況,堅持每天健康打卡,重點關注特殊學生群體,用溫暖愛心幫扶有困難的學生。最后,掌握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做好線上學習情況摸底、提醒、反饋工作。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觀看教學視頻,精選作業(yè)量和交流學習成果,增加在線答疑時間,制訂課堂考勤和學習質量評價方法。學生以明確的學習目標為導向,量身定制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步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tài),遵循線上課程教師教學方案,運用網絡技術協(xié)助學習,確保學習效果和質量。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通過反思學習目標和方法,分析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根據(jù)自己未來職業(yè)發(fā)展需求,制訂合適的學習目標[4-5]。增強自身學習的意志品質和專注力,集中精力做好網絡學習任務和作業(yè)。
通過對遼寧省高職學生在線學習狀況進行調查,深刻分析了在線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建議。雖然疫情對傳統(tǒng)教學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在學校的教學理論、教師的信息能力素養(yǎng)、學生的理解配合、教學平臺的使用等方面促進了在線教學的快速進步。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在線學習仍然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各方面的條件需要進一步完善。以疫情期間的在線學習為起點,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和人們理念的不斷進步,在線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將更加明顯,它終將成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必將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又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