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彥
(隴南市武都區(qū)東江中心小學 甘肅 隴南 746000)
小學時期的學生相比于其他階段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缺乏主動學習意識,枯燥乏味的課堂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學習體驗。教師作為教學管理者和思想指引者,應該具備創(chuàng)新的意識,根據(jù)班級學情和教材內容設計出更加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案,從多個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探究意識,因此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展開分析,提出幾點激發(fā)學生興趣,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以供參閱。
想要從多個角度把握學生思想,完善其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該分析此時的教學不足之處,結合現(xiàn)狀提出更多具備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教師的教學理念缺乏創(chuàng)新。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語文教學氛圍較為沉悶。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用于講解文學常識、寫作技巧、答題策略等概念性的知識之上,缺乏分析、推理的過程,使得學生只是死記硬背學科知識,難以激發(fā)學習興趣,甚至產生抵觸的情緒和厭煩的心理。其次,課程教學模式一成不變?!敖處熤v,學生聽”的模式具有一定的教學實踐價值,但是如果每個學科知識都采用同樣的講解方式進行教學,難免使得學生產生倦怠情緒,無法感受到語文內容的豐富多彩。小學時期正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此時培養(yǎng)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認知對于其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其對語文知識認知的較為片面,無法樹立立體化的思維模式,阻礙教學進度。再者,現(xiàn)階段的教學范圍有待拓展。語文知識在日常生活當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僅將教學重心放在課堂之上難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拓展教學范圍,合理利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等環(huán)節(jié)能夠使得語文教學形成完整閉環(huán),更豐富小學生的文化視野,為其更深層次地學習打好基礎[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支持學生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重要因素。想要打造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應該從多個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產生學習動力,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具備持久的探究熱情。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缺乏探究環(huán)節(jié),使得各個主體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加,各個教學目標落實的并不到位,教學效果浮于表面。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設計多種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帶著探究的意識走進課堂當中,與他人展開互動交流,從而得出學習結論,提升綜合能力。其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效率,為創(chuàng)造學科高效課堂打好基礎。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無需教師督促便可自主融入到學習的氛圍當中,不僅積極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還可以在課后主動了解更多學科知識,不斷豐富個人知識儲備,全方位把握文章主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再者,濃厚的學習興趣更可以促使學生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語文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到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多種語文內容,在學習興趣的指引下,學生保持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并將其轉化為更多的學習動力,以此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逐步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2]。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導地位并不明顯,教師常常沿用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講解學科知識,使得語文課堂缺乏活力。想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結合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需求設計教學方案,全方位滿足他們的探究心理。同時,教學的范圍不應該僅局限于課堂之上,優(yōu)化課前預習更能使其提前了解學科內容,標記疑問點,從而減小學習壓力,在正式的學習過程中更加輕松。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學習時,首先,教師可以設計趣味預習環(huán)節(jié),根據(jù)課本內容提出問題:“是誰到牛肚子里旅行了呢?它們?yōu)槭裁磿脚6亲永锫眯??你知道牛肚子的樣子嗎?”以這樣的探究性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帶著疑問深入了解文本內容,找到答案。其次,在正課開始時,教師應該先處理預習問題,引導大家概括總結文章內容,說出自己的回答,知道了本文主要講的是“紅頭”和“青頭”這兩個蟋蟀不小心進入到牛肚子當中,從而開展一場“奇妙旅行”的故事,由于牛有四個胃,兩個蟋蟀想要逃出牛肚子也費盡周折,最終僥幸逃脫。大家都以各自的方式總結本文內容,并且進一步提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貯藏”“細嚼慢咽”等詞語的含義?這樣的逐步問答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和教師之間逐漸縮短距離,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優(yōu)化預習環(huán)節(jié)十分必要[3]。
小學時期的學生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周圍的環(huán)境對其具有重要的影響,由于缺乏良好的辯知能力,此時的他們易于養(yǎng)成錯誤的學習習慣,阻礙自身健康成長。因此教師應該意識到環(huán)境的重要性,積極創(chuàng)設良好的文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其在氛圍的熏染下逐步完成知識探索,潛移默化地完善個人素養(yǎng),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識。
比如,在進行《七律·長征》的學習時,本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展示了紅軍長征的艱難,帶領大家走進崢嶸歲月,感受到先輩們的大無畏精神。現(xiàn)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經濟條件也在逐漸提升,學生很難想像到當時的艱難,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文學情境,以分句朗讀、齊聲朗讀的形式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分析詩歌含義,注意標點符號的作用,在抑揚頓挫當中感受到長征之長,深度體會長征精神。如:“紅軍不怕遠征難...更喜岷山千里雪?!边@幾句詩句,可以引導學生單獨朗誦,注意提前展示有關“五嶺”“烏蒙”等地點的照片,使其更加體會到翻越這兩座山的難,進而齊讀“三軍過后盡開顏”,說明歷經艱險之后偉大的紅軍將士也將迎來勝利的曙光,在不同的情境當中運用不同的情感和方式朗讀,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4]。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也被廣泛應用于教學課堂之上,這種新穎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滿足他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從而轉換知識的表現(xiàn)形式,借助多個角度完成學習任務。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意義重大,在合適的時機使用合適的策略能夠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習質量。
比如,在進行《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的學習時,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為淺顯,對于“速度”這一概念還不具備清晰的認知,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會不同事物的不同速度,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完成有關“人的速度”“汽車的速度”“獵豹的速度”“火箭的速度”等資料搜集,將書本當中的文字轉化為動態(tài)的影像,幫助學生感知速度差異,知道“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樹立探究科學的正確認知,也進一步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同時,借助信息技術也可以開展微課教學,微課內容短小精悍,結合具體需要將其應用于課前、課中、課后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可以得到不同的教學效果。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豐厚的學習成果。如,教師可以制作微課用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復習,將本文的寫作順序、寫作手法和列舉的事物通通展示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完成知識回顧,認識到科學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促進教學水平提升[5]。
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意識到學生自身能力差異性對教學效果的影響。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知識儲備和思維發(fā)展不同,對于同一文章的理解角度和深度也會存在差異。為了減少這種差異性對教學的影響,教師可以引導合作學習,將學生按照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合作的氛圍當中互相督促,互相學習,不斷彌補自身的思維發(fā)展不足之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借助多個角度激發(fā)其學習主觀能動性。
比如,在進行“猜猜他是誰”主題寫作教學時,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帶領學生掌握人物類文章的寫作要點,用最簡練的語句描述出人物的性格、外貌特點,提升自身寫作水平。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可以設計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大家小組之間進行“猜猜他是誰”的游戲,由一名同學介紹另一名班級上的同學,通過描述外貌如“長長的頭發(fā),大大的眼睛”,描述性格如“他(她)總是很安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等等,讓小組內的其他成員猜猜他是誰,回答正確的同學也要分析一下自己確定這個答案的原因,是哪一特點引發(fā)其深度思考。借助這樣的游戲,小組之間的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會在描述的過程中不斷掌握人物描寫的要點,豐富個人語言,使得人物特點更加鮮明,以此帶著樂趣順利完成寫作任務,提升課堂教學質量[6]。
綜上所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可以通過多個角度實現(xiàn),良好的語文理解思維和豐富的文學視野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共同發(fā)展,教師應該意識到興趣對教學的影響,結合班級學情深度分析,尋求多種轉變教學現(xiàn)狀的策略,從拓展教學范圍、引進信息技術、開展實踐活動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探討,反復實踐,以此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為今后的教學改革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