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甄
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書記、社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zhàn)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zhàn)略任務。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面對新的輿論生態(tài)和傳播格局,黨報等傳統(tǒng)主流媒體受到嚴峻挑戰(zhàn),與黨和人民的要求期待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不負新時代,當有新作為。建設新型主流媒體,黨報必須始終毫不動搖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堅定站穩(wěn)政治立場,忠實履行職責使命,重塑黨報發(fā)展優(yōu)勢,以提升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新成效,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新版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在哪兒,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就在哪兒。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空間,那就也應該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要堅持移動優(yōu)先策略,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jù)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傳播力是基礎。只有擁有較強的傳播力,主流思想輿論的鞏固壯大才有堅實根基。移動互聯(lián)網已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媒體融合程度有多深,傳播力量就有多大。緊跟時代步伐,黨報唯有加速推進融合傳播,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才能有效提升新聞輿論傳播效能。
重塑黨報傳播力優(yōu)勢,首要的是牢牢把握新聞輿論的主導權,順應互聯(lián)網發(fā)展大勢,勇于創(chuàng)新變革,推進理念、內容、手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創(chuàng)新,加速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要精準把握現(xiàn)代新聞傳播規(guī)律和新興媒體發(fā)展規(guī)律,強化一體化發(fā)展理念和移動優(yōu)先策略,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推動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促進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共享融通,不斷提升黨報傳播力。
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黨委貫徹落實《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的意見》,堅持一體化發(fā)展方向,加強制度設計,結合集團“十四五”規(guī)劃,通過流程優(yōu)化、平臺再造,實施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工程。以“安徽黨媒云”為基礎運行和保障平臺,以集團融媒發(fā)展中心為總調度,以移動端、PC端、報刊端為全媒體傳播系統(tǒng),著力打造一張上連黨心、下接民心的“精品黨報”,讓“一張紙”拓展成為一個一體化傳播的平臺,將“集團媒體集群、平臺矩陣”打造成適應時代要求的新型主流媒體。
2021年,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開展“走向復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全媒體報道。全媒體報道小組從大別山出發(fā),赴上海、浙江嘉興一大會址等地,與解放日報、浙江日報等媒體合作,尋訪紅色故事,開展聯(lián)動報道。全媒體報道活動被學習強國、中國記協(xié)網以《突出四個“融合”講好黨史故事》為題推介。中央有關部門《每日要情》重要信息欄目刊發(fā)《安徽日報組織骨干記者探訪紅色革命舊址》。
□ 2021年4月12日,安徽日報報業(yè)集團“走向復興——慶祝建黨100周年”大型全媒體報道小分隊,來到金寨縣沙河鄉(xiāng)樓房村下樓房周氏老宅,這里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舊址。
安徽日報微信公眾號推出《總書記點贊黨史上的安徽》系列融合報道,選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肯定、贊揚的百年黨史中安徽發(fā)生的重要事件和重大變革,推出《小車這樣“推”動歷史車輪》《鄂豫皖蘇區(qū)“二十八年紅旗不倒”》等融合作品,聚焦黨史學習教育,推出《從“三個第一”到星火燎原》《在黨50年永遠跟黨走》《徽之華光》等系列融合報道,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鮮明時代感,被學習強國、新華網等轉發(fā),凸顯了黨報融合傳播的巨大優(yōu)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輿論導向正確,就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事業(yè)發(fā)展;輿論導向錯誤,就會動搖人心、瓦解斗志,危害黨和人民事業(yè)。
引導力是關鍵。實踐證明,越是眾聲喧嘩、信息紛雜,越是要求主流媒體勇敢發(fā)聲,凝聚共識,引導輿論,以強大的引導力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動事業(yè)發(fā)展。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一些熱點話題和事件往往很快發(fā)酵、走偏,這就迫切需要主流媒體開展導向正確、有力有效的輿論引導。
重塑黨報引導力優(yōu)勢,重要的是提高輿論引導的質量和水平,把握好時度效,創(chuàng)新手段和載體,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始終強化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增強戰(zhàn)略定力、站穩(wěn)政治立場,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干擾面前,保持“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讓正確輿論成為發(fā)展的“推進器”、民意的“晴雨表”、社會的“粘合劑”、道德的“風向標”。
安徽日報圍繞熱點事件和熱點輿情,及時介入、科學回應,善于設置議程、注重傳播技巧,取得較好的引導效果。開設“黨報幫你忙”專欄,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開展建設性輿論監(jiān)督,做到件件有回音,切實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2020年高考期間,歙縣遭遇暴雨,原定語文、數(shù)學科目考試延期舉行,安徽日報記者及時報道權威信息,持續(xù)傳遞當?shù)攸h委政府的應對舉措,穩(wěn)定社會情緒,有力引導了輿論走向。全媒體端口常年推出“百姓問政”“熱點透視”等專題,回應社會關切,引領輿論導向,贏得黨委政府、基層群眾“兩個滿意”,以不斷提升的受眾滿意度、點贊率,彰顯黨報引導力優(yōu)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輿論歷來是影響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要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影響力是核心。沒有影響力,建設新型主流媒體、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就無從談起。新聞輿論吸引公眾、動員公眾,其強大的影響力是通過新聞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來實現(xiàn)的。在互聯(lián)網海量信息中,質量一般的新聞產品會迅速被淹沒;只有那些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精品力作才能成功走進公眾視野、贏得公眾認同、喚起公眾熱情,產生強大影響力。
重塑黨報影響力優(yōu)勢,內容永遠是根本,擁有內容優(yōu)勢才能最終贏得影響力優(yōu)勢。主流媒體要贏得影響力競爭,決定性的因素在于作品敘述的事實真實過硬、塑造的形象生動鮮活、蘊含的道理嚴謹精辟、傳遞的感情真摯溫暖。新聞精品久久為功、不斷刷屏,媒體就會擁有用戶黏性,獲得受眾認同。因此,必須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tǒng)一,找準黨和政府關注、人民群眾關心的結合點,找準宣傳主題與新聞元素的契合點,更好地把宣傳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呼聲有機結合起來,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安徽日報緊緊圍繞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目標,一方面加大主題宣傳策劃力度,壯大主流輿論,唱響時代主旋律,推出一批有分量的新聞精品,反映中央及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加強評論和理論闡釋力度,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推出慶祝建黨百年百版大型主題特刊《走向復興》,從江淮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印證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系列理論宣傳微視頻《跟著總書記振興鄉(xiāng)村》,聚合思想性、藝術性和寫實性,全景呈現(xiàn)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成功實踐。2021年10月下旬,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期間,省委委托黨報開展“走好趕考路、奮進新征程”迎接黨代會建言獻策活動。報業(yè)集團所屬各媒體在報、網、微、端等平臺共計22個渠道顯要位置全媒體、多維度發(fā)布消息。安徽日報充分發(fā)揮“開門辦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放大“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效應,安徽日報客戶端開設“拳拳之心系江淮 一計一策總關情——我為省黨代會建言獻策”專題,分“奮力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打造生態(tài)文明建設安徽樣板”等十個篇目,刊載精心整理的精彩留言。參與者不僅有省內干部群眾,還有不少關注安徽發(fā)展的外地讀者,建言質量高、受眾參與度高、民生話題占比高,活動共收到建言獻策千余條,為省委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有力提升了黨報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者要增強黨的意識,盡職盡責為黨和人民事業(yè)服務。堅持什么、反對什么,說什么話、做什么事,都要符合黨的要求,過得硬、靠得住,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公信力是根本。有了公信力,黨報就有號召力。媒體公信力的形成須日積月累、長期努力、持之以恒。在人民群眾心目中,黨報聲音代表黨和政府的聲音,這種信任彌足珍貴。推進黨報公信力建設,是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必然要求。
重塑黨報公信力優(yōu)勢,必須堅持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堅持政治家辦報原則,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到坐標、找準定位,做到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大局不錯位、黨和人民需要時不缺位,不斷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以權威立公信,以客觀立公信,以公正立公信。只有這樣,黨報的公信力才能與日俱增,真正發(fā)揮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紐帶作用。
面對世紀疫情,安徽日報勇?lián)h報職責,發(fā)出權威聲音,全媒體聯(lián)動,準確報道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各部門應對疫情的有效舉措,營造眾志成城戰(zhàn)疫情的強大聲勢,消除群眾恐慌心理,提振人們戰(zhàn)勝疫情的堅定信心,很好地起到了“定盤星”“壓艙石”的作用。
安徽日報走好全媒體時代群眾路線,堅持“開門辦報”,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以帶著泥土氣息的新聞精品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喜愛。近期正在開展的全媒體大練兵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現(xiàn)場短新聞、短視頻大賽和“進基層察民情辦實事”蹲點調研采訪為載體,進一步拉近黨報與群眾的距離,用黨報為群眾服務的真心真情,換來受眾的點贊和認可。安徽日報文化新聞中心等單位倡議成立的安徽向日葵公益助學服務中心,先后開展陽光計劃、科學之旅、開心閱讀、點亮“微心愿”等公益活動,直接幫助中小學生超過2000名,獲得安徽省直機關學雷鋒活動示范點等多項榮譽。新安晚報開展“大皖陽光助學”行動,每年資助100名品學兼優(yōu)但家庭困難的準大學生,至今已經持續(xù)14年,許多“陽光學子”參與助學行動,反哺社會,接力黨報公益事業(yè)。
今天,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牢記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職責使命,重塑黨報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優(yōu)勢,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xiàn)新氣象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