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汪曾祺先生筆下的各種美食,同學(xué)們早就已經(jīng)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瞧,一篇篇“美食作文”已經(jīng)新鮮出爐,排隊(duì)上桌啦!快來品嘗吧。
那么,這一桌“美食作文”都有哪些“菜肴”呢?我們先來翻翻“菜單”一睹為快吧!
1美食的模樣
同題解析:食物講究色香味,在吃之前,我們可以先將“色”和“香”記錄下來,就像在朋友圈曬照片一樣。
2美食的味道
同題解析:寫食物,當(dāng)然要排除“雜念”,以吃為主,寫出屬于食物獨(dú)有的味道和口感。試試看,你能不能用文字把大家的口水“逗”出來吧!
3美食怎么吃
同題解析:有些食物,不但味道鮮美,吃的過程也頗有意思。咱們可不能光顧著嘴,將手上動作和心理活動也記錄下來吧。
4美食怎么做
同題解析:學(xué)著或者幫著親人烹飪美食,不但是難得的勞動經(jīng)歷,更是非常好的寫作素材。你會烹飪哪樣美食呢?試著介紹給大家吧。
1美食的模樣
沸騰的火鍋
文/高瑞琳
火紅的干辣椒、墨綠的青花椒,黃的油、白的沫,這就是麻辣火鍋的鍋底。瞧,牛油與辣椒纏綿,油火恣意流轉(zhuǎn)。開火幾分鐘,鐵鍋就變得熱情奔放起來,就像被賦予了生命一般,鍋下火的顏色和鍋中椒的顏色相映成趣。
倒入個性鮮明的食材:毛肚、鴨腸、肥牛、魚丸、蝦餃、青菜、菌菇…應(yīng)有盡有,任君挑選。
小蝦跳下鍋洗澡,洗得渾身通紅;貢丸、魚丸、花枝丸,爭先恐后地在鍋里翻筋斗;小青菜在辣油中翻滾,菠菜在湯汁中翻騰;蝦餃、毛血旺,像游泳池中漫無目的地漂浮著的游泳圈;時不時閃現(xiàn)的方竹筍,就像探出頭來換氣的游泳者。火鍋里的小小泡泡,一個個跳上來,大口大口地呼著白氣,我的肚子也咕嚕咕嚕地跟著合唱。饑餓難耐的我不斷地問:“好了嗎?我的口水快流下
來了!”媽媽說:“開吃吧!”我的筷子像飛機(jī)一樣在鍋里穿梭,食物像炸彈一樣,炸得人全身暖乎乎。
經(jīng)過一番激烈而漫長的“戰(zhàn)斗”,我先后消滅了土豆將軍、白菜炮兵、蝦丸指揮官、紅苕粉狙擊手……像一位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英雄,悠然自得地鎧凱旋。面對重慶火鍋不可抵擋的魅力,即便辣得流鼻涕,我也決不當(dāng)舌尖上的逃兵。
重慶市大足區(qū)龍水第一小學(xué)六(4)班
指導(dǎo)老師:黃熙媛
同題視角重慶火鍋,特點(diǎn)鮮明——麻、辣、鮮、燙,寫重慶火鍋的文章,十有八九都會圍繞這幾個特,點(diǎn)落筆,本文偏偏不寫味道,而寫各種食材在火鍋中的表現(xiàn),真是有趣。
2美食的味道
芙蓉麥餅
文/江昕峻
我的家鄉(xiāng)在樂清,這里最有名的小吃就是芙蓉麥餅。它也是我最鐘情的小吃。
“芙蓉麥餅!正宗的芙蓉麥餅…”走在大街上,你總能聽到賣芙蓉麥餅的吆喝聲。一輛小車或一家店鋪,一個烤麥餅用的大桶,一個和小麥粉的難販,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麥餅制作圖。
你想知道芙蓉麥餅的做法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在小麥粉中加一些水,再用手揉幾下;每加一次水就揉幾下,直到小小麥粉變成黏稠狀;然后,取出一個適量的面團(tuán),揉成球形,放在案板上壓扁;接下來,加入焰料,包好,揉成球形,壓扁;最后把餅放入烤桶中,等待十分鐘后取出即可。
烤好的芙蓉麥餅餅皮白中帶著褐色斑點(diǎn),色香味俱全,吃起來令人回味無窮。在寒冷的冬天,如果能吃上一個熱氣騰騰的芙蓉麥餅,那簡直是一種享受。剛出爐的芙蓉麥餅是最香的,隔著很遠(yuǎn)都能聞到撲鼻而來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有一種想買下來的沖動。
芙蓉麥餅外酥里軟,里面的陷料多種多樣,有肉的、梅菜的、梅菜扣肉的,還有糖的。傳統(tǒng)梅菜扣肉麥餅越嚼越香,吃起來津津有味。糖麥餅也別有一番味道,咬一口,糖汁便流了下來,我三下五除二便將它吃了個精光。
假如你到樂清來,千萬別忘了吃上一個正宗的芙蓉麥餅,你一定會喜歡的。
浙江省樂清市虹橋鎮(zhèn)第九小學(xué)五(1)班
指導(dǎo)老師:王娟娟
同題視角芙蓉麥餅的特點(diǎn)是什么?小作者集中在“香”上面——聞起來香,吃起來更香。集中在一個,點(diǎn)上落筆,利于我們展現(xiàn)美食最突出的特點(diǎn)。
一份拉面帶來的快樂
文/張?bào)愕?/p>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對我這個吃貨來說,最讓我中意的美味是蘭州拉面。
初進(jìn)面館,一股暖氣撲面而來。挑個地兒坐下,接著便要看師傅甩拉面的嫻熟技術(shù)了。一個簡簡單單的白面團(tuán)被師傅拉長,然后仿佛有生命以的在他手中變多、變細(xì),在案板上上下跳動著,惹得面粉也紛飛起來,倒像在進(jìn)行一場氣勢磅礴的表演。
沒一會兒,面煮好了。透亮的湯表面泛著一朵朵亮閃的油花,根粗細(xì)均勻的拉面整齊地漂在湯的表面。面條吸足了香濃的牛骨湯,看上去愈發(fā)誘人。幾片現(xiàn)切牛肉薄薄的,紋理清晰,飽含著面的清香。翠綠翠綠的幾段小小蔥和幾片香菜均勻地點(diǎn)綴在表面,讓人立刻胃口大開。
此時,澆上一勺鮮亮的辣椒油,然后猛吸一口,唇齒間立刻鮮香四溢。用筷子夾起幾根面條送入口中,面條“Q彈”順滑,醇香誘人。舀一勺熱湯入口,頓時一股暖流淌過全身,讓人覺得暖烘烘的。最后來片吸足了湯汁兒的牛肉片,汁濃味厚,口齒留香。冬天吃上一碗蘭州拉面,既解饞又驅(qū)寒。吃完后,額頭冒汗,臉上泛紅,忍不住褪去厚厚的外套,別提多舒服了。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鱸鄉(xiāng)實(shí)驗(yàn)小學(xué)(仲英校區(qū))六(3)班
指導(dǎo)老師:葛芳
同題視角
拉面的特點(diǎn)是什么?小作者的描寫同樣集中在“香”上面。不同的是,拉面的香味更豐富,小作者對“香”的描寫也更有層次,每一個階段的“香”都是不一樣的。
3美食怎么吃
山竹
文/楊沛雅
每年還沒到夏天,我就想著吃山竹。夏天一到,我就少著嚷著讓媽媽買山竹。我們家買山竹,都是一筐一筐地買。一筐大約二三十個,不到兩天就吃完了,而且基本上都是我解決的。
山竹可不能隨便買,得精挑細(xì)選。首先,得看看山竹的果蒂是不是綠色的,如果帶有黑色,就說明不夠新鮮;其次,還要看看山竹整體的顏色,如果呈深紫色,外殼兒光潔,這樣的山竹就很新鮮,相反,如果是褐色或者偏黑,那么說明已經(jīng)不新鮮了。最后,你還可以用手捏捏山竹,如果外殼較軟,有彈性,說明水分較多;如果外殼較硬,就說明失水太多,吃起來不夠甘甜。
再教你一個妙招,挑選山竹的時候,還得看看它的底部。通常情況下,山竹的底部有幾個硬結(jié),就有幾瓣果肉。這些硬結(jié)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花。同樣大小的山竹,如果一個底部是五個硬結(jié),另一個底部是六個,那就買硬結(jié)多的,這樣的山竹果肉多、果核少、水分多,口感更好。
吃山竹也是需要儀式感的。
首先,捏著果蒂左右旋轉(zhuǎn),就能輕輕地把“帽子”摘掉。然后握著山竹,雙手合力,往中間一捏,捏出幾道縫來,再輕輕掰開,就能看見那白白凈凈、濕漉漉的果肉了。這時,你定要拿一個白色的盤子,把山竹白色花朵一樣的果肉放在盤子里,擺成一朵花的模樣,欣賞欣賞,再跟它們打個招呼。
吃的時候,用兩根手指捏住它們,一瓣一瓣地放進(jìn)嘴里,左邊嚼一嚼,右邊嚼一嚼,果肉就從左邊溜到右邊,又從右邊滑到左邊。山竹酸酸甜甜的味道就充滿了你的嘴巴,那種甜甜的滋味就從你的舌頭傳遍你整個身體。最后再一口吞下去,“啪”的一聲把嘴巴張開,山竹香甜的味道就從嘴巴里飄了出來。
吃山竹,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吃,那樣會少了雅致。要在人少的地方,最好是找一處風(fēng)景好的地方,擺張小桌子,放上十幾個山竹,慢慢地吃,吃上個小時。我最喜歡的是在樹間掛上吊床,舒服地躺在里面。旁邊放著一張桌子,桌子上有白色的盤子,盤子里有雪白的山竹果肉,伸手剛好可以拿到,再一瓣一瓣把果肉放進(jìn)嘴里,那才叫愜意。吃山竹和吃橘子不同。吃橘子,得一點(diǎn)一點(diǎn)把橘子皮剝掉,果肉上還有一條一條的“絲”,不如山竹的果肉光滑漂亮。如果把橘子果肉上的絲”一根一根去掉,又有些麻煩,影響了吃的心情;如果不去掉,一口吃進(jìn)嘴里,又會影響果肉的口感。勉強(qiáng)吃完橘子,看到滿桌的橘子皮,還有果核,大堆的“絲”,感覺臟臟的。山竹可不一樣,吃完了不臟手,也不臟地方。
山竹殼還可以拿來玩。我們小女孩喜歡把山竹那花朵一樣的“帽子”用線串起來,做成項(xiàng)鏈,戴在脖子上非常漂亮。我們還可以用山竹殼來畫畫,山竹殼里有紫色的汁,不深不淺,畫在白紙上很是好看。
如果你也想品味山竹獨(dú)特的魅力,趕緊掰開一個新鮮的山竹,瞧一瞧,品一品……
重慶市百安移民小學(xué)四年級
指導(dǎo)老師:五月
同題視角從買到吃,從吃到品,從品到玩,這篇文章將山竹的特,點(diǎn)描寫得淋漓盡致,更將自己對山竹的喜愛展現(xiàn)得一覽無余。山竹和橘子的比較更顯得有趣。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橘子的支持者,你該如何來反駁小作者呢?
4美食怎么做
甜甜的清蒸山藥南瓜
文/周冠冰
我是個小“吃貨”,最愛吃甜食。由于喜靜不愛動,我的體重直線上升,外婆便嚴(yán)格控制我吃甜食??稍娇刂?,我越饞!
這天,外婆不在家,我想,外婆不準(zhǔn)我買甜食,那我自己可以做??!于是,我央求外公,讓他教我做“清蒸山藥南瓜”來解饞。
我先拿出食材:一截山藥、半個南瓜(約400克)、十幾顆枸杞。
食材準(zhǔn)備好后,我拿出南瓜刨皮。唉,南瓜皮真硬??!我抱著南瓜,費(fèi)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皮刨掉。清洗干凈后,我把南瓜放到砧板上,想把它切成半圓形的塊兒。但南瓜好像跟我作對以的,總喜歡溜到一邊去,我險(xiǎn)些切到手。費(fèi)了好大的勁兒,我總算把南瓜切好了,然后把它們一層一層碼放到盤中,擺成花朵狀。
接下來將山藥切成小塊。外公讓我戴上手套,不然切完后,我的手會癢得像有無數(shù)只螞蟻在上面爬樣。切好山藥,我將它們放入南瓜之間的空隙里,最后點(diǎn)綴上若干顆浸泡好的枸杞。
接著便可以把裝有山藥、南瓜的盤子放入鍋中,蓋上蓋子蒸了。外公告訴我,等大火燒開鍋,再轉(zhuǎn)中火蒸20分鐘左右就行了。
在等待的時問里,我一會兒跑進(jìn)廚房,看看南瓜蒸好沒有,一會兒打開手機(jī),看看時間到了沒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終于,20分鐘后,一盤“清蒸山藥南瓜”出鍋了!盤中“金銀滿滿”——金黃色的南瓜搭配著雪白的山藥塊,點(diǎn)綴著紅色的枸杞。靚麗的色澤,絲絲的甜香,足以勾出我肚中的饞蟲。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南瓜丟進(jìn)嘴里——嗯,口感軟燸香甜,真是太好吃了!我忙招呼外公來品嘗,他嘗后也贊不絕口。
“耶!成功了!”我高興地跳起來,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重慶兩江新區(qū)金山小學(xué)六(9)班
指導(dǎo)老師:鄒青
同題視角
成功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對小“吃貨”來說,還有比這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嗎?小作者不但寫出了食物制作的過程,而且將自己急切的心情表達(dá)得很到位。不過,飲食健康可是第一位的喲。
酸菜魚
文/劉芷希
大頭魚和菜刀開了一家魚片加工廠,大頭魚提供原料,菜刀提供技術(shù),三下五除二,一盤白花花的魚片就生產(chǎn)出來了。
油寶寶跑進(jìn)鍋里翻跟頭?;ń泛屠苯芬蔡M(jìn)了鍋里,開始舞蹈,噼噼啪啪散發(fā)出陣陣香味。大頭魚又開始了表演,魚頭溜進(jìn)鍋里,一會兒就穿上了金黃色的衣服,漂亮極了。魚骨頭也來湊熱鬧。老抽、黃油馬上跟了進(jìn)去。高湯一看,說:“嗯!這里很需要我!”它快速滾到鍋里。大蔥和酸菜也迫不及待地一頭扎了進(jìn)去,它們像潛水艇一樣,在滾滾的濃湯里,一會兒上,一會兒下。接下來就是豆芽的表演了,它就像天女散花一樣飛進(jìn)鍋里。
魚片兄弟性子急,轟的一下,全跳進(jìn)了鍋里。勺子怕它們粘在一起,分不出你我,連忙下鍋攪了幾下,才把長得極像的它們分開。
香菜知道自己要出場了。它從鍋邊的砧板上直沖進(jìn)鍋里,一路還唱著歌兒:“香菜青,香菜長,香菜的味道就是香……”
哇!金黃的辣油上漂著一層乳白色的、晶瑩剔透的魚肉。一片片小巧整齊的魚肉鑲著烏黑的魚皮,有序地排列著。紅紅的小辣椒散落其間,伴著魚片上翠綠的蔥花,給人一種強(qiáng)烈的視覺沖擊。這些顏色交錯在一起,再配上一個古色古香的青花瓷阮,令人垂涎欲滴。
夾起一小片魚肉放進(jìn)嘴里,如豆腐般細(xì)膩“Q彈”。
還沒來得及在舌尖化開,它就飛快地滑進(jìn)了食道。
浙江省樂清市實(shí)驗(yàn)小學(xué)五(3)班
指導(dǎo)老師:陳明瑚
同題視角
美食怎么做?我們可以按部就班地將步驟記錄下來,也可以像小作者一樣,換一個視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讓食材們“活”過來。你還有更有趣的創(chuàng)意嗎?
18805005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