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繼成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催生出了“低頭族”和“久坐族”。長時間低頭和久坐會傷害頸椎,導致頸椎病,引發(fā)頭暈、惡心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這類頸椎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肩背疼痛、酸脹,肩部會有明顯的壓痛感,手指麻木無力,嚴重時無法握住物品。
這類頸椎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頭痛、惡心、耳鳴、眩暈等,嚴重情況下會出現(xiàn)肢體麻木,患者扭頭時會出現(xiàn)明顯的眩暈感。
這類頸椎病的臨床表現(xiàn)為偏頭痛、看東西模糊、心悸心慌、肢體發(fā)涼等,部分嚴重患者的血壓會異常升高。
這是最為嚴重的頸椎病類型,其臨床表現(xiàn)為抬腿困難、四肢發(fā)麻、視物困難、握物困難等,患者有可能發(fā)生癱瘓。
不同類型頸椎病的治療原則和具體治療方法并不相同,并非患者本人或家屬用手“按一按、揉一揉”就能解決,也并非任何類型的頸椎病都適用“熱敷法”。當您感覺頸椎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yī)對癥診治,避免發(fā)生更為嚴重的健康問題。
年齡的增長是誘發(fā)頸椎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像汽車零件長期使用后出現(xiàn)損耗一樣,頸椎這一骨骼組織會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磨損,骨量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頸部周圍的肌肉量的下降也會降低對頸椎的保護——這便是頸椎正常的退行性改變。
頸椎作為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承受頭部的重量,協(xié)調身體的平衡性。因此,頸椎每日都處于高負荷、高壓力狀態(tài),如果不刻意進行正確放松,緩解肌肉緊張,很容易發(fā)生問題。
不少人因為工作、家庭、學習的壓力沒有時間進行運動,這導致頸椎在長時間勞累后得不到充分放松,頸椎周圍的肌肉也會變得緊張、僵硬且無力——沒有辦法給骨骼以保護和支撐。長期如此,易導致頸椎病。
彎腰駝背、錯誤的睡眠姿勢都會提高頸椎病患病的可能性。此外,很高的枕頭或者不枕枕頭,過軟或過硬的床墊,也有可能令白天十分緊張的頸椎無法在夜間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加患病的可能性。
頸椎病患者一定要及時就醫(yī)診治,根據(jù)影像學檢查結果,由醫(yī)生確定治療方案。在遵醫(yī)囑治療的前提下,可用以下方法預防疾病、加速康復、避免復發(fā)。
可將乳香、白芷、三棱、木瓜、細辛、黃柏、大黃、赤芍、紅花、冰片等中藥材研磨成粉,加入食鹽、黃酒炒成糊狀,裝入布袋制成熱敷藥袋??蓪⑺幋湃胝翦佒屑訜帷_后蒸兩三分鐘即可。待藥袋溫度達到人體能接受的程度,將其放在頸后部進行熱敷。每次敷30分鐘,每日敷2次,藥袋可以反復使用。
不可用微波爐對藥袋直接進行加熱。微波爐加熱溫度上升快,易導致中藥燒糊,破壞藥效,降低療效。若想使用微波爐加熱,應先用水將藥袋浸濕,再用小火加熱兩三分鐘即可。通過中藥熱敷能夠將藥物的藥性滲透進皮膚,刺激血液循環(huán),減少頸椎周邊血管的壓迫感和緊繃感,以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頸椎病急性期不可使用熱敷法。
(1)點按風池穴
在我們后頸部與耳垂平齊處,左右各有一個凹陷部位,就是風池穴。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可緩解頸椎病所導致的頭暈、頭脹痛、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怕風怕冷等癥狀。每次可點按30~50次,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按摩都可以。點按時,人會有一點酸脹感。
(2)按揉大椎穴
人低頭,頸部最高的骨頭叫大椎,大椎的下方便是大椎穴。此處是督脈和手足三陽經(jīng)交會的地方,因此也叫“諸陽之會”??捎檬持富蛘咧兄缸鲋械攘Χ鹊陌慈啵认蛳聣杭s30秒,揉一揉,再壓30秒,再揉一揉。按摩可持續(xù)1~3分鐘,每天可以做1~3次。按揉時,人會有明顯的酸脹感,有助于緩解頸部酸疼不適、頸部僵硬、脖子轉側不靈活等癥狀。
(3)點揉肩井穴
此穴位于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您可以用左手搭在右側肩膀上(另一側同理),以中指使勁兒按壓,有一點酸痛感的位置就是肩井穴。如果力氣不足,可以請家人用肘關節(jié)按壓此穴。可按壓約1分鐘,然后按揉2分鐘,以患者感到酸脹為佳,以緩解頸肩疼痛、頸椎活動受限等癥狀。
(4)按壓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頭頂?shù)恼醒耄簝芍欢溥B一條線,從鼻至后腦勺連一條線,兩線交匯的正中央就是百會穴??捎檬持富蛘咧兄嘎聣?,直到患者感覺酸脹。每次按摩30秒~1分鐘,可緩解由于頸椎病引起的頭暈頭痛等癥狀。
建議選擇川芎、制川烏、乳香、葛根、紅花、赤芍、燈心草、桂枝、細辛、白芷、丹參、防風、冰片、合歡花、吳茱萸等中藥藥材,研成粗末,混合均勻后裝入大小合適的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日使用藥枕不少于6小時,連續(xù)使用3~6個月。藥枕在使用過程中如有破損可及時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