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冠軍
(安徽華成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生活質量提升,人們對于糧食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玉米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jù)了重要地位。玉米栽培實現(xiàn)高產高效,成為了現(xiàn)如今農業(yè)生產的重中之重。在進行玉米種植時,由于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針對玉米的品種、質量展開相關管理工作,經常會出現(xiàn)玉米種植產量較低的問題。對此,應根據(jù)現(xiàn)有的實際情況探究玉米高產高效栽培模式,確保玉米的整體品質,以此滿足社會的相關需求。要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創(chuàng)新技術及管理模式,提高玉米的產量,進而促進國內玉米產業(yè)的發(fā)展[1]。
從當下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地區(qū)相關部門沒有加大對玉米種植技術的研究力度,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不能夠靈活地運用當下先進的技術。在現(xiàn)如今城鎮(zhèn)化和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將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工業(yè)以及城鎮(zhèn)的新興行業(yè),并沒有過多關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生產,這使得在玉米種植層面上的資金投入相對較少,使玉米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層面沒有得到及時完善與革新[2]。
在開展玉米種植的過程中,由于相應的管理模式落后,不能有效提高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效益。以往種植玉米時,在管理方式上采用人力管理方式?,F(xiàn)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各行各業(yè)開始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信息化成為了管理方式發(fā)展的方向。
一些玉米種植戶在玉米生長的過程沒有采用相應的機械化設備和信息化管理技術,不注重經營管理,使當下玉米種植遇到了諸多問題[3]。
玉米種植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不能夠有效保證品種質量。玉米的品種質量相對較低,使玉米種植不能實現(xiàn)高產。玉米的品種質量不高,通常情況下是在種植過程當中受到了病蟲害的侵襲,使玉米出現(xiàn)顆粒不飽滿、玉米苗死亡等現(xiàn)象[4]。對此,要想在玉米的種植過程當中實現(xiàn)高產高效,就要保障玉米品種的整體質量。
在進行玉米種植之前,要開展相應的土地準備工作,這是實現(xiàn)玉米種植高產高效的一項重要工作。如果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土地肥力相對較低,會對玉米后期的長勢造成一定影響。如果在種植玉米時不關注土地肥力,會導致在種植玉米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由于土地肥力不足,嚴重影響玉米長勢的情況。除此之外,不同季節(jié)播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在春季進行耕種的,要在收獲玉米時適當處理玉米秸稈,為后續(xù)秋耕做好準備工作。如果選擇夏季播種,隨播隨種即可,這樣使土壤能夠適應不同的季節(jié)變化[5]。
完成播種工作之后,要對所種植的區(qū)域進行施肥,在對土壤進行施肥的過程中要有效探究種植區(qū)域的實際情況,在施肥前做好科學、合理的預案。除此之外,要根據(jù)玉米的品種以及肥料的種類針對性施肥。在施肥時,主要選擇有機肥、磷鉀肥以及微肥等。通常情況下,將家用肥、復合肥、鋅肥均勻混合攪拌,然后開展相應的施肥工作即可。
在進行玉米高產高效栽培的過程當中,選取良種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對于玉米的種植工作能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要想提高玉米種植過程當中的品質和產量,就要選擇優(yōu)良的玉米品種。因此在進行玉米種子選擇的過程當中,要選擇成活率較高、具有一定適應能力并且抗病蟲害的玉米種子,這樣在后期生長過程當中就能夠使玉米免受病蟲害侵襲,進而在保證玉米品種質量的同時,能夠有效提高玉米產量。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當中,絕大多數(shù)種植戶選擇的種子較為普通,應在種植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從實際情況來看,要先將玉米種子放到陽光下翻曬3 d 左右,這樣能夠有效提高種子的成活率和發(fā)芽率。之后要將玉米種子放在藥水中浸泡,能夠讓玉米種子具有一定的抗病蟲性,提高其在種植過程中的成活率。在挑選玉米種子的過程當中,要先對玉米種子的抗病蟲性進行測試,選擇具有抗病蟲性的玉米品種。在進行玉米高產高效栽培的過程當中,選擇優(yōu)良的玉米品種是一項重要工作[6]。
在選擇好優(yōu)質的玉米種子后就要開展播種工作,在播種前一定要了解相應的注意事項。要計算好播種時間,在播種玉米的過程中要詳細了解玉米種子的生長溫度,明確播種時間。在春天開展玉米的播種工作時,要在前一年完成作物收獲之后開展相應的整地工作,并且確保在整地時深耕大約30 cm,這樣在冬季會使土壤被覆蓋的積雪充分滋潤,確保在春季進行玉米種植的過程當中土壤具有一定的松軟度。還要滿足地表溫度達到10 ℃以上,這樣能夠有效地保護玉米種子,使玉米種子生長有充足的熱量和光照。如果選擇夏季播種玉米,要在5 月末至6 月中旬進行。在開展玉米播種的過程當中,要深入探究季節(jié)變化,不僅要規(guī)劃好播種時間,還要在播種過程當中計算好玉米的播種量。玉米的播種量在后期能夠對玉米的長勢造成嚴重影響。在進行播種的過程中,要確保玉米種子之間的疏密程度,種子與種子之間的距離要適中,不能夠出現(xiàn)過密或過松的現(xiàn)象,這樣才能夠便于后期種子健康生長。除此之外,在播種過程中還要開展相應的除草工作。玉米種子的生長溫度和濕度有助于雜草生長,因此雜草會對播種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在進行玉米播種的過程中,要采用化學方式開展相應的除草工作,將化學試劑均勻地噴灑在種植區(qū)域內,或者可以采用人工拔草的方式。總之,在播種時不僅要詳細規(guī)劃好播種時間,還要詳細計算播種過程中的播種量,開展相應的除草工作,給玉米營造優(yōu)良、合適的生長環(huán)境。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要注重田間管理工作的開展。從當下來看,在開展田間管理工作時,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綜合分析當?shù)氐臍夂颦h(huán)境以及相應的玉米生長條件,進而探索出一條適合當?shù)赜衩追N植的管理模式。在玉米種植和生長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病蟲害,采用針對性的田間管理模式進行處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玉米整體品質,同時提高玉米的產量[7]。
2.4.1 施肥與灌溉
在玉米進行播種前后都要開展相應的施肥工作。在施肥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早施、少施、偏施”原則,要根據(jù)玉米的不同階段開展針對性施肥工作,例如春季對玉米進行施肥要在播種后1 個月左右進行。除此之外,在完成施肥工作之后還要對所播種的區(qū)域進行相應的灌溉,這樣才能夠滿足玉米種子在后期生長過程當中的水分需求。
要想在玉米播種后提高出芽率,需要充足的水分。在玉米生長的過程當中不能過度灌溉。要針對玉米的不同時期合理分配水量,避免玉米出現(xiàn)旱澇現(xiàn)象。拔節(jié)期和灌漿期是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要加強灌溉工作,要讓種植區(qū)域內的土壤具有充足的水分;當玉米抽穗開花時,依舊要保持充足的水分,避免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當玉米生長到拔節(jié)期至蠟熟期,如果土壤中的水含量低于70%,需要及時補水。
與此同時,氣候和環(huán)境對玉米生長的影響也相對較大。如果在玉米生長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了暴雨或接連下雨的天氣,會導致種植區(qū)域內部的土壤濕度相對較高,嚴重時甚至會使種植區(qū)域出現(xiàn)積水現(xiàn)象,需要開展排水工作,有效避免由于雨季導致玉米種植區(qū)域出現(xiàn)洪澇災害的現(xiàn)象。
2.4.2 前期的管理工作
在完成玉米種子的播種工作之后,要開展相應的田間管理工作。在開展玉米田間管理工作的前期,主要是探究玉米種子根、莖、葉的生長情況,并進行有效管理。要在田間管理工作的前期確保出苗期內種子根部能夠正常生長。一旦出現(xiàn)種子死亡的現(xiàn)象,要立即開展相應的放苗和補苗工作。在此期間,要定期對玉米種子的生長情況展開針對性檢查。
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受到降水、溫度、光照等不同條件的影響,因此在玉米苗生長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進而造成了缺苗和少苗現(xiàn)象。為了提高玉米的整體產量,應該在進行田間管理的過程當中開展相應的檢苗和補苗工作。要分析和調查玉米幼苗葉片的實際生長情況,保證玉米苗移植時連帶泥塊同時進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玉米苗的存活率,提高補苗工作效率。在補苗工作完成后,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澆水,避免由于玉米幼苗缺乏水分而死亡。補苗工作通常是在玉米幼苗相對較小的階段開展。玉米幼苗的根部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在此期間開展相應的移植工作能夠最大限度確保根系完整,進而有效降低移植后幼苗的死亡率[8]。
2.4.3 中期的管理工作
當玉米種子生長一段時間后,玉米的葉面開始逐漸增大,特別是玉米的中、上部葉片,并且在玉米完成拔節(jié)后莖節(jié)之間會快速增長,要確保玉米的莖稈粗壯、筆直。在田間管理中期,應注重玉米病蟲害防治。當玉米進入到大喇叭口時期,要針對玉米壯稈開展相關的施肥工作。在肥料的選擇方面可以選擇維他靈2 號來保證玉米的整體長勢。
為了確保玉米苗的種植距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應采用相應的間苗管理技術。當玉米幼苗生長出3 個葉片左右時,可以開展相應的間苗工作。當生長出5 個葉片時,可以進行定苗工作。在開展間苗和定苗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是剔除種植區(qū)域中患有病害的玉米幼苗,保留葉片顏色相對較好的玉米幼苗,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產量。不僅如此,還要注意玉米幼苗生長過程當中較大的幼苗。為了提高定苗效率,避免由于玉米苗長勢過大而出現(xiàn)后期倒伏的現(xiàn)象,要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
2.4.4 后期的管理工作
在完成玉米播種后,田間管理工作后期的重點主要是提高玉米粒的整體重量,避免玉米種子出現(xiàn)早衰以及受到病蟲害侵襲的現(xiàn)象。與此同時,要加強對玉米葉的保護工作,這樣有利于玉米葉有效進行光合作用。通過延長光照時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玉米粒更加飽滿、充實。如果在田間管理的后期玉米出現(xiàn)葉黃現(xiàn)象,應多施入肥料[9]。
2.4.5 收獲
當玉米的葉片開始變黃,玉米粒開始變硬并且表面富有光澤時,可以開展相應的收獲工作。有效提升玉米產量是現(xiàn)階段相關種植戶一直高度關注的問題。使用玉米機械化技術,可以使摘穗、剝皮、脫粒等作業(yè)在一套完整的流程下完成。使用這種技術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后期節(jié)約時間,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提高玉米的整體產量,降低相關種植戶的勞動強度。使用機械化技術完成收獲工作之后,要及時晾曬收獲的玉米,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在后期由于潮濕的環(huán)境和氣候使玉米受潮、導致玉米粒出現(xiàn)發(fā)霉的情況。在晾曬的同時要及時檢測玉米當中的水分,水分<15%時可以進行儲存或者銷售。當完成玉米的收割之后,留下來的玉米秸稈可以用作肥料,并且在此期間還要開展玉米殘膜的回收工作。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采用高產高效的栽培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的整體產量。
在種植玉米時要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種植模式,通過借鑒現(xiàn)如今國外優(yōu)秀的管理方法來提高玉米種植效率。在對玉米進行種植的過程中,要注重玉米品種的選擇,這樣能夠在后期減少玉米生長過程中的病蟲害,進而保障玉米的整體品質,給相關種植戶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10]。
在玉米的種植過程當中采用高產高效的栽培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在種植過程中的整體質量。
要在種植玉米前詳細挑選種植區(qū)域的土壤,保障種植過程中的土壤肥力。選擇事先挑選好的優(yōu)良品種,能夠避免在栽培過程中出現(xiàn)過多劣質的種子。在開展玉米栽培工作前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在保證玉米品質的同時,促進玉米種植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11-12]。
在進行玉米種植時,有時會由于玉米的品種以及田間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玉米的產量相對較低。對此,在玉米栽培與種植過程中,要先詳細篩選土地,挑選優(yōu)良的種子,在種植期間加強施肥和灌溉工作,還要注重玉米的田間管理工作。玉米種植是一項長期的技術性工作,相關種植戶要具備一定的玉米種植知識,采用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在提高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使我國農業(yè)經濟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