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祖琳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同時工業(yè)化發(fā)展的不斷提高,使空氣質量下降比較明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該病具有發(fā)病慢、病程長的特點[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一種慢性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也是呼吸科比較常見的疾病類型[2]。并且,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程度不斷加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漸成為全球所面臨的重大公共問題之一[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殘率,該病位于全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位。而處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其肺功能常會受到一定的損害,醫(yī)生需要及時對患者展開治療,進而降低疾病對患者機體的影響[4]。臨床中醫(yī)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研究較多,同時中藥治療能夠針對該病癥起到一定的療效,降低患者的呼吸阻力[5]。
1.1 一般資料 從2019 年7 月~2020 年7 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選擇66 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3 例。對照組中男∶女為16∶17;年齡33~70 歲,平均年齡(59.34±8.78)歲。實驗組中男∶女為17∶16;年齡33~70 歲,平均年齡(59.36±8.7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知情同意,且積極參與;②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診斷標準。
1.2.2 排除標準 ①存在血液疾?。虎诖嬖趥魅静∽?。
1.3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的抗感染治療、吸氧治療、支氣管擴張以及祛痰等措施。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采用鹽酸氨溴索(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58,規(guī)格:2 ml∶15 mg)治療,將15 mg 鹽酸氨溴索加入100 ml 的0.9%生理鹽水內(nèi),對患者實施靜脈滴注,2 次/d,患者連續(xù)治療3 個月。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全身糖皮質激素治療,給予患者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新鄉(xiāng)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143,規(guī)格:2 ml∶10 mg)治療,0.5 mg/(kg·d),靜脈給藥1 次/d;同時給予醋酸潑尼松片(北京康蒂尼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375,規(guī)格:5 mg)治療,20 mg/次,1 次/d,患者連續(xù)治療3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肺功能指標。采用科室內(nèi)自制的評分標準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評價,治療效果主要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患者不存在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有效:患者存在的咳嗽以及喘息的癥狀顯著好轉;無效: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并未好轉??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MMEF 以及FVC。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MMEF、FVC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FEV1、MMEF、FVC 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致死率很高的四大慢性疾病之一,患者從患病到發(fā)病的過程十分緩慢,發(fā)病后嚴重程度由輕到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自身的通氣功能出現(xiàn)障礙,大多數(sh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者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礎疾病,病情長期發(fā)展卻未得到有效控制逐漸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對患者的肺產(chǎn)生影響,并呈現(xiàn)出反復發(fā)作的態(tài)勢,患者明顯癥狀為反復咳嗽,并且伴有咳痰現(xiàn)象[7]。當患者急性加重時,如果僅僅增加常規(guī)治療的強度,并不能顯著改善病情。因此,需要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進而緩解患者的疾病癥狀[8]?,F(xiàn)階段,臨床醫(yī)學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療比較棘手,當患者處于急性加重期時,極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的情況,進而影響患者的肺部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進而降低患者的免疫能力,嚴重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9]。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有害氣體和顆粒引起的氧化應激(外源性和內(nèi)源性)會在氣道和肺組織引發(fā)復雜的炎癥反應,所以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意義,抗生素更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主要治療藥物,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及地位[10]。抗生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療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但患者長時間使用抗生素極易增加其體內(nèi)的耐藥菌株,導致效果越來越不明顯[11]。另外,隨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廣泛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老年患者又屬于特殊人群,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時常常會出現(xiàn)菌群失調以及免疫力降低等不良反應,最終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炎癥細胞擴散較快,且黏液纖毛運行比較長,器官較為狹窄,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極易導致患者死亡或者呼吸衰竭?;颊咴诮邮芘R床診治中應用的激素藥物會對其機體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但是,臨床研究顯示,患者的激素使用劑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可以顯著降低激素對患者產(chǎn)生的影響,并緩解患者的肺部功能以及相關指標。
激素藥物干預過程中,糖皮質激素能夠阻斷患者的炎癥細胞激活以及趨化,進而抑制患者的細胞合成以及釋放,降低患者存在的氣道高反應情況,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黏液纖毛運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存在呼吸困難以及咳嗽等癥狀,均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進行改善。同時,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可以在患者出現(xiàn)全身反應之后,控制患者的炎癥反應以及應激反應,減輕患者的呼吸窘迫情況,以此改善患者的缺氧情況。這一機制可以顯著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控制患者的肺部炎癥,阻斷炎癥對患者肺部產(chǎn)生損傷,保護患者的肺部功能。另外,對患者實施全身激素治療,可以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可同時適當選擇激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減少對患者產(chǎn)生的影響。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全身糖皮質激素治療,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