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云鳳
前列腺癌在臨床上屬于高發(fā)的惡性腫瘤疾病,其致死率較高,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據(jù)統(tǒng)計,估計到2025 年,全世界確診的前列腺癌患者會達到17 萬例,而死亡率會高達30%~40%[1]。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臨床癥狀不明顯,故得不到患者的重視,等確診時已經(jīng)發(fā)展到晚期,對治療及預后均不利。所以及早診斷和治療是維持生命的基本手段。目前,血清PSA已普遍用于前列腺癌的初步診斷,其是體現(xiàn)前列腺癌的獨有腫瘤標志物[2],也可以評估預后,但是許多因素均可以影響其水平,故特異性較差,靈敏性較低。本次研究中,作者通過對80 例行前列腺全切術的患者進行血清PSA 聯(lián)合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并與前列腺全切病理檢查進行對比,評估其診斷效果,目的在于找出一個可靠合理的方法提高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和靈敏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行前列腺全切術的患者80 例,手術前接受血清PSA和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并給予術中病理診斷。通過前列腺全切術中的病理檢查結(jié)果分為前列腺癌組(27 例)和非前列腺癌組(53 例)。前列腺癌組患者年齡62~84 歲,平均年齡(73.12±6.41)歲。非前列腺癌組患者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組)42 例,前列腺炎(前列腺炎組)11 例;前列腺增生組年齡54~81 歲,平均年齡(70.21±5.75)歲;前列腺炎組年齡61~80 歲,平均年齡(73.21±6.75)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檢測血清PSA和fPSA 使用羅氏cobas e601 型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并由該公司對定標液、質(zhì)控品、試劑進行調(diào)配,所有操作都必須遵循儀器的說明書進行。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儀器使用GE 公司的Vivid-7/Volusion-730 超聲掃描儀,端掃式腔內(nèi)探頭頻率為5 MHz。采用專用穿刺架、Bard 自動活檢槍和18G 穿刺針對其進行穿刺操作。進行術前準備,開始操作手術前1 h對患者進行一次常規(guī)灌腸,以排清腸道,開始操作手術前1~2 d 預防性口服喹諾酮類藥物,防止術中及術后感染。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患者采用左側(cè)屈曲臥位,臀部朝向床邊,并且朝向術者,身體靠近術者,應用碘伏反復2 次消毒患者的肛門周邊及臀部,將耦合劑均勻涂抹在探頭的末端表面上,在外頭套上一副消毒的乳膠手套。搭建好無菌穿刺架,并調(diào)整角度,輕柔的把超聲探頭伸入直腸內(nèi),徹底完整的掃描患者的前列腺,在矢狀面確定患者的穿刺地方,將確定好的穿刺位置挪動在穿刺條中,然后緩慢伸入活檢針支架,根據(jù)超聲影像調(diào)節(jié)穿刺針的深入長度,同等階段啟動自動活檢槍的保險,打開開關,穿刺針自動瞄準穿刺位置進行穿刺,對組織進行剝離取樣后緩慢退出穿刺針。將穿刺內(nèi)的線形組織留置在活檢瓶中,其中含有4%濃度的甲醛溶液,做好標記,記錄穿刺患者姓名、穿刺的詳細地方,統(tǒng)一送到病理科進行相關病理學檢查。所有操作完成后應用無菌紗布卷曲后放入肛門內(nèi),進行壓迫止血。囑咐患者多飲水,保證排尿,繼續(xù)口服喹諾酮類藥物抗感染治療3~4 d。對患者追蹤觀察5 d,避免發(fā)生不良事件。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三組血清PSA、fPSA、fPSA/PSA 水平。②比較血清PSA、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單獨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③比較不同血清PSA 水平(≤10、11~50、>50 ng/ml)前列腺癌檢出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偏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第25 百分位數(shù),第75 百分位數(shù))[M(P25,P75)]表示,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血清PSA、fPSA、fPSA/PSA 水平比較 前列腺癌組血清PSA、fPSA 水平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組和前列腺炎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前列腺增生組fPSA/PSA 水平高于前列腺炎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前列腺癌組fPSA/PSA 水平與前列腺增生組和前列腺炎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血清PSA、fPSA、fPSA/PSA 水平比較[M(P25,P75)]
2.2 血清PSA、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單獨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的診斷準確率比較 血清PSA 聯(lián)合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88.89%高于血清PSA 單獨檢查的55.56%和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62.9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血清PSA、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單獨檢查與聯(lián)合檢查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比較(%)
2.3 不同血清PSA 水平前列腺癌檢出率比較 血清PSA 水平>50 ng/ml 前列腺癌檢出率高于≤10 ng/ml和11~50 n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血清PSA 水平前列腺癌檢出率比較(n,%)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見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增生的發(fā)病率可能逐漸增加。前列腺癌在所有腫瘤疾病中對男性泌尿生殖系統(tǒng)危害最大,而發(fā)生率對地理環(huán)境、人群種類有不同選擇性。疾病的發(fā)展會突然加速,嚴重者可導致死亡,但也有無明顯不適癥狀的患者始終未被發(fā)現(xiàn)。血清PSA 是由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產(chǎn)生的一種絲氨酸蛋白酶,臨床上普遍將其用于初步診斷前列腺癌[3]。但PSA 只能代表前列腺組織的特征,卻不能完全代表前列腺癌的特征,其血清PSA會在急性尿潴留、膀胱鏡檢查、前列腺炎、直腸指檢(DRE)或按摩等因素影響下出現(xiàn)水平明顯升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前列腺的增大,其分泌的血清PSA也會逐漸升高。所以不能單獨使用PSA 確診前列腺癌。有關研究證實[4],有14.6%~31.4%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其血清PSA 水平都>5 ng/ml,故選定0~5 ng/ml 為標準,其診斷前列腺癌的準確性不能達到一個可靠的程度。本次試驗中,以5 ng/ml 為高線時,診斷前列腺癌的敏感度較高,但特異度較低,這與其他相關研究結(jié)果[5]相同。但用10 ng/ml 為高線時,診斷前列腺癌的敏感度較低,但特異度較高。所以,用5 ng/ml 作為高線時是犧牲準確率換取敏感度的高值,這可以用在大量排除前列腺癌的工作中。PSA 在前列腺上皮細胞中生成,其分泌的濃度與前列腺疾病的種類和發(fā)展程度緊密相關,所以可以提前篩查出前列腺癌,被普遍用于初步診斷中。趙琛等[6]試驗證實,fPSA/PSA 可以更準確診斷前列腺癌,但是本次研究未體現(xiàn)出fPSA/PSA 證明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的差異性,考慮與本次研究的樣本中PSA、fPSA 水平都在上升階段,致使其數(shù)值在相關統(tǒng)計分析中未能充分體現(xiàn)出差異。但是,PSA 水平被較多因素干擾,前列腺增生也能引發(fā)PSA 水平上升,所以,如果單獨使用PSA 進行檢測無法準確診斷前列腺癌。在超聲引導下對前列腺進行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這是新的檢查手段之一,在臨床上診斷迅速,準確度較高,故在臨床上應用廣泛[7]。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通常在3 h 內(nèi)就可以得到結(jié)果,而且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微小,還可以重復檢查,所以臨床上廣受好評[8]。本次試驗中,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前列腺癌診斷準確率較高,對臨床醫(yī)生選擇合理的治療策略提供依據(jù)。根據(jù)試驗證明,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要優(yōu)于血清PSA 檢查[9]。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血清PSA 聯(lián)合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88.89%高于血清PSA 單獨檢查的55.56%和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62.9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謝立平等[10]試驗數(shù)據(jù)相近。
綜上所述,血清PSA 聯(lián)合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前列腺癌的診斷準確率較高,可作為該疾病的有效檢查方式,以此制定合理的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