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適應能力較強,是中國重要的農作物。馬鈴薯晚疫病作為一種世界毀滅性病害,由疫霉菌引起[1]。近年來,隨著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中國馬鈴薯晚疫病發(fā)生概率也隨之增加,且呈發(fā)生面廣、流行期長、傳播能力強、損失嚴重等特點。馬鈴薯晚疫病屬于鞭毛菌亞門真菌,對馬鈴薯薯塊與莖葉具有侵害作用,當葉片感染病菌后,馬鈴薯葉尖、葉片邊緣會出現(xiàn)水浸狀綠褐色斑點,在病斑周邊會產生淺綠色暈圈。病斑會在外界濕度增加時迅速擴散,顏色也會轉變?yōu)楹稚“咧車霈F(xiàn)白霉。當外界干燥時,病斑變?yōu)楹指煽轄?,不僅質脆,還易裂,擴散速度減慢。當周圍條件較為適宜時,病斑蔓延速度會加快,不僅蔓延至整個葉片,還會在邊緣出現(xiàn)白色霉層,病情嚴重時,甚至導致葉片萎縮,整個植株出現(xiàn)變黑、薯塊腐爛情況[2]。為提升馬鈴薯種植水平,本文選擇4種殺菌劑進行馬鈴薯晚疫病田間試驗,現(xiàn)對試驗結果匯報如下。
1.1試驗條件
將土壤為沙壤土、肥力適中、面積為2 000 m2的生產基地作為試驗地,試驗黑色全膜壟作側種植,壟寬、高、間距分別為70、15、40 cm,每壟播種2行,行距與株距分為為55與35 cm,四周增設保護行。將小區(qū)面積控制在30 m2,使用幅寬、厚度為120 cm、0.08 mm的黑色地膜,土壤含有機質、速效磷、速效氮及速效鉀,試驗田土層深厚,地勢平坦。
1.2試驗方法
播種前先施4.5萬kg/hm2農家肥、750 kg/hm2普通過磷酸鈣、150 kg/hm2尿素與硫酸鉀。4種殺菌劑主要包括72%霜鳥·錳鋅WP、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其中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2%霜鳥·錳鋅WP均為500倍液噴霧,編號為1、2、3,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為400倍液噴霧,編號為4,清水處理(CK)編號為5。施藥前1d,做好晚疫病發(fā)病基數(shù)調查,當發(fā)現(xiàn)零星晚疫病株,在8月5號進行第1次施藥,第2次施藥時間為8月14日,施藥后7、14 d,觀察馬鈴薯病情變化,做好防效調查工作,馬鈴薯成熟時,均以小區(qū)單收計算產量。
1.3觀察指標
以5點取樣法對各小區(qū)進行取樣,各點選出2株,對其全部葉片進行調查,根據(jù)9級分級標準,計算各小區(qū)馬鈴薯病情指數(shù)與防疫效果。葉片無病斑為0級;當個別葉片上存在部分病斑,為1級;當1/3以下葉片均有病斑,為3級;當1/3至1/2葉片或莖上存在病斑,為5級;當所有葉片均存在病斑、頂部2~3葉發(fā)生霉爛,為7級;當全部葉片均發(fā)生霉爛,無綠色部分,為9級。病情指數(shù)計算公式=各級病葉數(shù)×相對級數(shù)值與9×調查總葉數(shù)之比;防疫效果=1-(CK0×PT1)/(CK1×PT0)的百分比。
2.1物候期、生育期結果
4種殺菌劑對馬鈴薯播種、出苗、開花等物候期并未發(fā)生較大影響,但對馬鈴薯收獲期與全生育期存在一定影響,4種殺菌劑與5號清水相比,均存在延遲情況。從全生育期方面看,3號處理生育期最長,為170 d,5號處理生育期最短,見表1。
2.2馬鈴薯病情指數(shù)與防疫效果
由調查結果可知,4種殺菌劑在第1次施藥7 d后病情指數(shù)最低,為13.6;防疫效果最高為51.98%,為處理3;第2次施藥7 d,處理3病情指數(shù)9.3,防疫效果69.99%;第2次施藥14 d,處理3病情指數(shù)5.7,防疫效果85.83%;各殺菌劑在病情指數(shù)、防疫效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2.3馬鈴薯產量
由產量可知,4種殺菌劑中馬鈴薯產量最高的是處理3,折合產量高達35 694.29 kg/hm2,明顯高于其他4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馬鈴薯晚疫病作為一種常見病害,具有毀滅性,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除造成減產情況外,還可能增加絕產風險,給種植戶帶來重大損失[3]。為保障馬鈴薯正常生長,向患有晚疫病的馬鈴薯噴藥,有助于保障馬鈴薯品質、提升馬鈴薯產量。
由本次田間試驗結果可知,4種殺菌劑中處理3在第1次施藥7 d、第2次施藥7、14 d后病情指數(shù)為13.6、9.3、5.7,防疫效果為51.98%、69.99%、85.83%,相較于其他3種與清水處理,病情指數(shù)最低,防疫效果也最好。4種殺菌劑對馬鈴薯晚疫病能起到防疫效果,不僅能延長生育期,還能顯著提升產量,最佳藥物為72%霜鳥·錳鋅WP。這充分說明殺菌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病斑擴散與發(fā)展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不僅能延長莖葉光合作用時間,還有助于塊莖膨大與淀粉積累,此外相較于清水處理,更能提升馬鈴薯產量與淀粉含量。
綜上所述,為達到馬鈴薯晚疫病的良好治療效果,對其使用殺菌劑治療是極為必要的,但如果長時間使用單一藥劑進行治療,極易增加病菌抗性,建議交替使用上述4種殺菌劑。
參考文獻
[1]王姝瑋,任明國,劉啟英,等.7種殺菌劑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田間試驗初報[J].農藥科學與管理,2020,41(6):33-36.
[2]陳杰新,魏敏,李麗君.4種殺菌劑防治馬鈴薯晚疫病的田間試驗初報[J].中國植保導刊,2020,40(2):66-67,79.
[3]徐雪亮,劉子榮,曾紹民,等.5種生物藥劑防治馬鈴薯主要病害田間藥效試驗[J].中國農學通報,2020,36(9):122-126.
(山東省滕州市種子公司周臻)
3791500338230